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樊錦詩為敦煌文物事業再捐1000萬

發布時間:2023-07-10 17:4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敦煌7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7月10日上午,樊錦詩從(cong) 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hui) 在敦煌舉(ju) 行,會(hui) 上正式宣布“樊錦詩基金”正式成立。記者獲悉,繼向北京大學捐資1000萬(wan) 元支持敦煌學研究後,樊錦詩再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hui) 捐資1000萬(wan) 元,用於(yu) 敦煌文物事業(ye) 發展。

  “在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hui) 專(zhuan) 門成立‘樊錦詩基金’,用於(yu) 推動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典範和敦煌學研究高地建設,充分展現出一位老莫高窟人對敦煌研究院未來發展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福。”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說。

  據介紹,20世紀90年代,在樊錦詩的推動下,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hui) 成立,樊錦詩始終關(guan) 心基金會(hui) 發展,不僅(jin) 四處奔走為(wei) 基金會(hui) 籌措資金,還每年拿出自己的部分收入捐給基金會(hui) ,並持續把她獲得各種榮譽的獎金也都捐給基金會(hui) 。基金會(hui) 在樊錦詩和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和支持下,為(wei) 助力敦煌文物事業(ye) 繁榮發展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樊錦詩又把所獲“呂誌和-正能量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yu) 技術成就獎”獎金並多年積蓄2000萬(wan) 元悉數捐出,一半捐贈給母校北京大學,一半捐贈給敦煌研究院,用於(yu) 敦煌文物事業(ye) 發展和急需人才培養(yang) 。

  據介紹,樊錦詩自1963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經整整60年,60年間樊錦詩先生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事業(ye) ,不僅(jin) 在敦煌石窟考古和文化遺產(chan) 管理方麵取得了重大學術成就,而且率領莫高窟人在文化遺產(chan) 科學保護、有效管理利用方麵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促使敦煌石窟保護從(cong) 搶救性階段邁向科學保護新階段,敦煌學研究從(cong) 奮起直追國外到如今的碩果累累。

  樊錦詩為(wei) 敦煌乃至國家文物科學事業(ye) 作出了卓越貢獻,得到黨(dang) 和國家的高度認可,特別近幾年先後榮獲“改革先鋒”“國家榮譽”等稱號,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yu) 技術成就獎”“呂誌和獎”等各項獎勵。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