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伏天要來了!網友:啊,明天才入伏......

發布時間:2023-07-10 17:48: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一早

  #明天才入伏# 衝(chong) 上熱搜

  7月11日將正式入伏

  標誌著我們(men) 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

  對於(yu) 這一“噩耗”

  網友表示:“服了”“我不信”“五雷轟頂”

  入伏後要注意什麽(me) ?

  一文了解↓↓

  01

  今年三伏又是40天!

  為(wei) 何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

  “伏”指天氣太熱、宜伏不宜動

  今年“三伏”又是40天

  這也是從(cong) 2015年以來

  連續九年“三伏”長達40天

  三伏天“火辣辣”是多重因素所導致:

  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地麵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幹空氣要大得多,這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加強控製中原大部分地區。高壓內(nei) 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yun) ,有利於(yu) 陽光照射,地麵輻射增溫,天氣也就更熱。

  02

  南北三伏不同“模式”

  高溫天氣,預防中暑!

  南北方的三伏天是不一樣的熱

  你是“炙烤”模式還是“桑拿”模式?

  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

  老年人、冠心病人、體(ti) 弱者

  長時間戶外高溫環境或強體(ti) 力活動者

  非常容易中暑

  同樣的溫度

  南方的濕熱比北方的幹熱更容易中暑

  輕者,頭暈、嘔吐、無力

  重者,痙攣、暈厥、休克

  如何有效預防中暑?

  常備藥物:夏季家中可準備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片)

  正確飲水:少量多次補水,千萬(wan) 不要一次補充大量水(大於(yu) 500毫升);建議先喝一兩(liang) 杯水,隔半個(ge) 小時再繼續補充。

  室內(nei) 降溫:室內(nei) 要注意通風降溫,適當使用電風扇或扇子;空調溫度不要低於(yu) 26°C,以免出門時難以適應。

  室外避熱:穿透氣性、吸濕性較好的服裝;晴天外出時要戴上遮陽帽或打遮陽傘(san) ,避免陽光直射。

  科學衝(chong) 涼:不要在劇烈運動後或大汗淋漓時立即洗涼水澡,先休息15~30分鍾,等體(ti) 溫恢複、汗液幹透或微微出汗時再洗澡。

  中暑了,怎麽(me) 辦?

  輕症:迅速脫離高溫、高濕、日曬環境至陰涼處、通風處靜臥;及時補充含鹽清涼飲料,如淡鹽水冷西瓜水、綠豆湯等。

  重症:迅速降低核心體(ti) 溫,爭(zheng) 取在半小時左右將核心溫度降至39℃以下;及時就醫,注意生命體(ti) 征、神誌變化及各髒器功能狀況。

  除了身體(ti) 中暑

  還要預防“情緒中暑”

  高溫天氣不僅(jin) 會(hui) 使人感到身體(ti) 疲勞、食欲下降,還易引起肝火妄動,表現為(wei) 心煩意亂(luan) 、無精打采、思維紊亂(luan) 、食欲不振、焦躁易怒等。

  由於(yu) 人的神經係統對氣溫、氣壓和濕度等自然要素的變化比較敏感,高溫氣候會(hui) 影響人體(ti) 情緒調節中樞,繼而影響大腦的神經活動和內(nei) 分泌水平,於(yu) 是產(chan) 生“情緒中暑”症狀。

  預防“情緒中暑”,可以通過調節心情、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睡眠等方式,從(cong) 而避免不良情緒影響。

  03

  這些養(yang) 生謠言,不要信!

  俗話說“冬養(yang) 三九,夏養(yang) 三伏”

  意思是伏天養(yang) 生做好了

  一整年都會(hui) 少生病

  但有些養(yang) 生謠言,不可信!

  謠言一:伏天不能碰冰鎮飲料

  三伏天能不能碰冷飲,要看體(ti) 質

  熱性體(ti) 質,可以適量地喝冰水或涼性飲料

  虛寒體(ti) 質,熱天應盡量喝溫水或涼白開

  但是過分喝冷飲都會(hui) 影響脾胃健康

  喝冷飲也需要小口慢喝

  謠言二:伏天養(yang) 生應以熱製熱

  三伏天的“以熱製熱”指夏季養(yang) 陽

  在陽氣最盛的節氣裏乘勝追擊補養(yang) 陽氣

  但“以熱製熱”並不是一味熱著

  可以把冰鎮飲品換成溫或常溫涼茶

  用溫水洗澡而不衝(chong) 涼水澡

  謠言三: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防中暑

  藿香正氣水並不用於(yu) 防中暑

  而是用於(yu) 治療暑濕感冒

  因熱天夾雜濕氣而引起的

  發熱、胸悶、腹脹、吐瀉等

  謠言四:“夏練三伏”適合所有人

  夏練三伏指在夏季最熱之時

  通過適當運動增強身體(ti) 的耐熱性,預防中暑等

  但“夏練三伏”需要技巧:

  選擇清晨或傍晚溫度相對涼爽時最好

  地點選擇在有遮陽的地方

  運動持續時間不宜過長

  以30分鍾到1小時為(wei) 宜

  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10天

  江南、華南等地多35℃以上高溫天氣

  高溫日數一般有7~9天

  且濕度較大,體(ti) 感悶熱

  注意防暑降溫!

  (央視新聞綜合生命時報、健康中國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