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
核心閱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廣西昭平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實現茶葉規模化種植、綠色化發展,以科技賦能全產(chan) 業(ye) 鏈開發、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挖掘文化價(jia) 值、促進茶旅融合,讓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力量。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位於(yu) 廣西東(dong) 部,山地麵積廣闊,氣候溫和濕潤,種植茶葉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昭平縣聚焦打造百億(yi) 元茶產(chan) 業(ye) 目標,在規模種植、機械加工、品牌建設、科技示範、融合發展等方麵持續發力,推動茶葉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
規模化種植、培育新品種,茶葉品質上台階
雨後初霽,昭平縣仙回瑤族鄉(xiang) 大兀山生態有機茶園基地內(nei) ,層層疊疊的茶葉梯田間,茶農(nong) 梁振菊正在采茶。隻見她食指與(yu) 拇指合攏,捏住嫩芽,輕輕一掐,放進肩上的茶簍裏。
“采茶時選一芽一葉的,收購價(jia) 錢高。”梁振菊說。
茶葉品質好才能賣出好價(jia) 錢。“不施化肥,不打農(nong) 藥,確保茶葉品質上乘。”大兀山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其東(dong) 介紹,茶園基地共種植有機茶1000畝(mu) ,茶園內(nei) 安裝了太陽能驅蚊燈、水肥一體(ti) 化設施,並定期施用有機肥。
大兀山生態有機茶園基地是昭平縣茶葉規模化種植、綠色化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昭平縣大力建設有機茶園,按照綠色食品生產(chan) 技術規程和有機食品技術規範對茶園進行種植和管理。2022年,昭平縣茶園麵積達25萬(wan) 畝(mu) ,年產(chan) 幹茶1.84萬(wan) 噸,年產(chan) 值20.5億(yi) 元,茶葉種植覆蓋全縣10個(ge) 鄉(xiang) 鎮113個(ge) 行政村,茶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10萬(wan) 人,全縣人均茶葉單項收入達4425元。“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百姓”的效益正加速顯現。
除種植階段的精心養(yang) 護外,研發、引進茶樹新品種也是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的一道必答題。
此前,昭平縣存在茶樹結構單一,單產(chan) 不高的問題。如何破局?在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的幫扶下,2022年12月,昭平縣龍頭茶企——廣西將軍(jun) 峰茶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在走馬鎮福行村建設了50畝(mu) 的茶產(chan) 業(ye) 科研基地。“基地與(yu) 多家科研單位進行合作,開展優(you) 良茶樹品種繁育、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多項研究工作。”將軍(jun) 峰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美鎮介紹。
基地裏,碧香早、黃觀音、金牡丹、桂青等茶樹幼苗的品種多到讓人目不暇接。“我們(men) 希望培育出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優(you) 質茶樹品種,進一步提高昭平縣綠茶、紅茶和六堡茶等加工茶類的品質。”劉美鎮告訴記者,基地建成後,預計每年可繁育茶樹良種苗木1000萬(wan) 株,年銷售收入將達到350萬(wan) 元。
機械化加工、延長產(chan) 業(ye) 鏈,品牌優(you) 勢逐步凸顯
夜幕降臨(lin) ,廣西將軍(jun) 峰茶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加工車間裏依然忙碌。一袋袋茶青經過稱重後,在自動化生產(chan) 線上進行攤青、殺青、揉撚、分篩等後續工序。“茶農(nong) 們(men) 白天采茶,我們(men) 晚上加工,一刻不耽誤。”車間主任盤守貴說。
2020年,在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和粵桂協作的資金幫扶下,廣西將軍(jun) 峰茶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引進茶葉數字化自動控製生產(chan) 技術,建成全自動茶葉加工生產(chan) 線,日高峰可加工茶葉鮮葉5.6萬(wan) 公斤,年加工鮮葉220萬(wan) 公斤左右,覆蓋茶園5000多畝(mu) ,帶動昭平縣10個(ge) 鄉(xiang) 鎮75個(ge) 村集體(ti) 經濟平均增收5萬(wan) 元以上。
生產(chan) 效能提升,“昭平茶”銷路更廣。“現在我們(men) 已經培育出將軍(jun) 峰、億(yi) 健、故鄉(xiang) 三大茶業(ye) 品牌。”劉美鎮介紹,加工後的成品茶不僅(jin) 銷往安徽、福建、四川等地,還出口至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推開廣西將軍(jun) 峰茶廠第二包裝車間大門,一陣甜香撲麵而來。尋香而去,隻見配料間裏一袋袋茶葉碼放整齊。“這是有機茉莉伯爵綠茶,這是有機芒果綠茶……”車間主任申健麗(li) 介紹,隨著市場需求不斷變化,公司還推出了冷泡茶、薑糖茶等一係列新產(chan) 品。
除了銷售成品茶,如何進一步提升茶葉附加值?今年2月20日,廣西昭平茶科技小院揭牌成立。北京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等科研院所入駐其中,聚焦茶葉全產(chan) 業(ye) 鏈開發,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有了專(zhuan) 家團隊的助力,含有昭平茶成分的護手霜、洗麵奶、漱口水、牙膏、麵膜、奶茶等產(chan) 品陸續被研製出來。
目前,昭平縣共有茶葉企業(ye) 140餘(yu) 家,其中包括自治區級龍頭企業(ye) 2家、市級龍頭企業(ye) 4家。昭平茶連續6年入選中國品牌價(jia) 值評價(jia) 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百強榜,2023年位列第八十七名,品牌價(jia) 值達到40.69億(yi) 元。
“我們(men)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ye) 的輻射帶動作用,力爭(zheng) 打造茶葉規模生產(chan) 、加工轉化、品牌營銷、科技示範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昭平縣茶葉辦副主任郭壯心說。
挖掘茶文化、貫通茶文旅,融合發展見成效
昭平縣產(chan) 茶曆史悠久,2018年,象棋山茶(昭平茶)製作技藝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象棋山茶(昭平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劉宗釗家族世代製茶,2012年創辦了昭平縣象棋山茶葉有限公司。近年來,公司設立了昭平茶製作技藝體(ti) 驗館,除陳列、銷售成品茶外,還可讓遊客體(ti) 驗手工製茶技藝。
“我們(men) 希望通過體(ti) 驗手工製茶技藝,讓更多人感受昭平茶文化的魅力。”劉宗釗介紹,“三炒三揉”是昭平茶手工製作的亮點與(yu) 特色,包含鮮葉攤青、高溫殺青、過篩散熱等8道工序。“遊客可以在公司自營的1000畝(mu) 茶園中采摘茶青,再拿到體(ti) 驗館製作成茶葉伴手禮,送給親(qin) 朋好友或自己留作紀念。”劉宗釗說。
在昭平縣故鄉(xiang) 茶博園景區,文旅項目種類豐(feng) 富。“我們(men) 在600多畝(mu) 有機茶園中套種了桃花和紫荊花,並提供特色民族服裝、飾品供遊客穿戴。今年春天,前來遊覽打卡的遊客累計有4萬(wan) 餘(yu) 人次。”廣西昭平縣故鄉(xiang) 茶業(ye) 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永英說。
采茶觀光歸來,還可以欣賞舒緩曼妙的茶藝表演。遊客可親(qin) 自體(ti) 驗投茶、泡茶等環節。除了“沉浸式”體(ti) 驗的樂(le) 趣,還有茶香雞、茶香東(dong) 坡肉等景區特色美食。采訪過程中,旅遊團隊訂餐電話不斷打來,吳永英介紹,公司經營的民宿去年入住率達到80%。
昭平縣按照“茶園景區化、茶旅一體(ti) 化”思路,大力促進茶旅融合發展。今年5月,昭平茶旅線路入選全國茶鄉(xiang) 旅遊精品線路。昭平縣故鄉(xiang) 茶博園、南山茶海景區被評為(wei) 廣西壯族自治區休閑農(nong) 業(ye) 與(yu) 鄉(xiang) 村旅遊示範點,桂江茶海旅遊度假區被評為(wei) 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旅遊度假區。
“目前,我們(men) 正加快建設廣西昭平茶(六堡茶)小鎮、昭平縣六堡茶農(nong) 旅示範園和昭平縣六堡茶集中存儲(chu) 陳化基地等茶旅融合項目,大力促進茶葉全產(chan) 業(ye) 鏈融合發展。”昭平縣委書(shu) 記劉飛國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