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靠技術,增收有保障”(幫扶縣駐村手記)
“‘穀子三千麥六十,豌豆豐(feng) 收粒八顆’,但你看,我們(men) 這麥穗兒(er) ,一麵53粒,兩(liang) 麵106粒。”在河南省虞城縣鎮裏固鄉(xiang) 丁馬莊村,比正常的大了一圈的麥穗吸引了記者目光。
拿起一株麥穗,丁馬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卞振強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men) 和河南農(nong) 科院試點種的富硒冬小麥,每畝(mu) 至少能多收400斤麥子。這幾株顆粒飽滿的麥穗,是專(zhuan) 門拿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看的,以便在村裏更好地推廣種植富硒冬小麥。”
河南是糧食大省。春節以來,丁馬莊村委會(hui) 兩(liang) 次專(zhuan) 門邀請河南省農(nong) 科院專(zhuan) 家薛保國進村指導,希望通過引入小麥新品種帶來更高的產(chan) 量。
對麥子種植非常熟悉的卞振強,其實之前並不是農(nong) 民。2017年,他放棄了在外麵小有成就的事業(ye) ,返回丁馬莊村服務鄉(xiang) 親(qin) ,被選為(w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卞振強返鄉(xiang) 時,村裏基礎設施十分落後,連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而現在的丁馬莊村,硬化路修到每家每戶門口。整潔的村文化廣場上,孩子們(men) 歡快地奔跑玩耍。穿村而過的洪河,兩(liang) 岸楊柳依依,河裏水流清澈,一幅宜居宜業(ye) 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畫卷鋪展眼前……
麥收結束沒幾天,地裏新種下的玉米便在一場雨水後躥出了苗。地塊上有一個(ge) 寫(xie) 有“高標準農(nong) 田”字樣的玻璃鋼出水口保護裝置,丁馬莊村黨(dang) 支部委員李金付介紹:“這是高標準農(nong) 田配套設施,需要用水澆地時,直接插上管子就行。旁邊那個(ge) 是引水井,有了它可方便多了。高標準農(nong) 田就是好,種地靠技術,增收有保障。”現如今,丁馬莊村已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1050畝(mu) 。
放眼望去,高聳的風力發電機隨風運轉,收獲後留下的麥茬、翠綠的玉米苗鋪滿田野,微風吹過,泛起泥土的氣息,仿佛醞釀著新的豐(feng) 收。
除了在糧食種植上提質增效,村裏也種了不少經濟作物。“陽光玫瑰園”大棚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藤架,自動化澆灌設備為(wei) 葡萄降溫、施水肥。這些陽光玫瑰葡萄,是5年前村集體(ti) 引種的,麵積已達50畝(mu) 。
“七妹1980”“小吳1910”……寫(xie) 在大棚鋼架上的數字,記錄了農(nong) 技師在大棚裏修剪葡萄的串數。前不久,從(cong) 外地來的宗雲(yun) 龍帶了9個(ge) 人專(zhuan) 程趕來,為(wei) 這裏的葡萄修剪果型。記者不禁疑惑,為(wei) 什麽(me) 要從(cong) 外邊找人?
負責為(wei) 村集體(ti) 打理這50畝(mu) 葡萄園的村民卞紅振解釋:“請專(zhuan) 業(ye) 的人幹專(zhuan) 業(ye) 的事,這樣才能把品質搞上去。如果不把多餘(yu) 的果粒剪掉,葡萄長大後就擠裂了,甜度也上不來。修剪一串果型要1.2元,但這錢花得值!”卞紅振自豪地說,“我們(men) 的葡萄長成後,每粒能有礦泉水瓶蓋那麽(me) 大。”
在村集體(ti) 帶動下,村民周小紅也跟著種了3畝(mu) 多葡萄,到現在已經3年了,“去年每畝(mu) 淨賺兩(liang) 萬(wan) 多元。今年進入豐(feng) 產(chan) 期,結的果子更多,你看這果子多喜人!”像周小紅這樣的村民,在丁馬莊村以及周邊的村子還有很多。
“今年我們(men) 又去連雲(yun) 港考察了,計劃引進新葡萄品種——冰葡玉,讓村民們(men) 種上冰葡玉,肯定能賣個(ge) 好價(jia) 錢。”李金付說。
駐村期間,趕上商丘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前來調研庭院經濟。原來,丁馬莊村每家每戶房前屋後和道路兩(liang) 旁的綠化帶都種上了軟籽石榴。年初,村集體(ti) 統一購買(mai) 樹苗,每戶平均能種上3棵。
商丘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副局長牛子健說,丁馬莊村發展庭院經濟,既增加了農(nong) 民收入,壯大了村集體(ti) 經濟,又美化了鄉(xiang) 村環境,有利於(yu)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
“俺村的石榴品種好,來年一棵樹就能收幾十斤,一斤能賣10塊錢。每家每戶留夠自己吃的,多餘(yu) 的由村集體(ti) 統一收購外銷。等到樹長大後,一棵能收一二百斤,每戶又能增收1000多塊錢。”卞振強掰著手指頭算起了賬,“人不負地,地就不會(hui) 負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