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大視聽|《文物裏的北京》用數字鏈接曆史,解碼首都故事

發布時間:2023-07-14 16:18:00來源: 光明網

  日前,作為(wei)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2023年“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精品項目,由北京市文物局聯合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策劃推出的《文物裏的北京》,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用數字技術與(yu) 文物結合的方式豐(feng) 富首都曆史故事的呈現,讓優(you) 秀曆史文化再次熠熠生輝。

  多樣解析曆史 趣味與(yu) 科普並存

  在解碼首都曆史的過程中,《文物裏的北京》增添音頻節目,內(nei) 容匯集專(zhuan) 家與(yu) 文博工作者的科普精華,以單元主題的形式分集播放。從(cong) 古文物到古人,橫跨內(nei) 容廣泛製作精良,在秉持嚴(yan) 謹科普的原則的同時也加入趣味解說。如《第七集《追尋2500年前的生猛“北京土著”——山戎》,采取情景再現的形式構建曆史場景,激發大眾(zhong) 想象力,降低文物知識的理解難度。又如,憑借在路縣遺址中發掘出的五穀,推測出純正“老北京人”的食譜。在嚴(yan) 謹的科普中穿插生活氣息更強的文物知識,也讓大眾(zhong) 更樂(le) 於(yu) 走近曆史、沉浸曆史。

  數字鏈接生活 提高文物表現力

  文物隻有走入人民的生活,鏈接大眾(zhong) 生活,增強與(yu) 大眾(zhong) 間的共鳴,才能發揮其作用。在《文物裏的北京》中,觀眾(zhong) 可以看到數字技術和文物的結合,在聽取音頻講解的同時,能夠通過360度的拍攝成像獲悉文物的立體(ti) 外貌。此外,文物呈現的全景環境均可無縫切換,為(wei) 大眾(zhong) 提供沉浸式場景,讓人在身臨(lin) 其境中感受文化共鳴。

  《文物裏的北京》第一集從(cong) 幾塊陶片出發,回到古燕國都城,緊接著跟隨古跡尋找脈絡開啟走向古都的尋根之旅。嚴(yan) 肅如路縣舊址的發掘討論,輕鬆如漢代北京人食譜的探討,隨著重要文物一一登場,在首都的地下,不同朝代的故事通過這片土地被訴說。

  據悉,《文物裏的北京》已登陸北京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新聞廣播、文藝廣播、體(ti) 育廣播、城市廣播、京津冀之聲七大頻率的早、中、晚各時段,聽眾(zhong) 在通勤路上打開收音機便能接收科普信息,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拉近文物與(yu) 大眾(zhong) 距離。(果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