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網《光明雲說法》欄目入選2022年度全國網信係統網絡普法優秀案例

發布時間:2023-07-14 16:26:00來源: 光明網

  近日,中央網信辦“網信中國”刊登了全國網信係統2022年網絡普法優(you) 秀案例,光明網案例《光明雲(yun) 說法》“用百姓視角為(wei) 百姓普法”入選。

光明網《光明雲(yun) 說法》欄目入選2022年度全國網信係統網絡普法優(you) 秀案例

  2023年3月,中央網信辦對外通報了全國網信係統2022年網絡普法優(you) 秀案例及入圍案例名單,光明網《光明雲(yun) 說法》入選優(you) 秀案例。此次優(you) 秀網絡普法案例推選活動共確定優(you) 秀案例48件、入圍案例12件,其中優(you) 秀案例涵蓋各省市委網信辦推薦的案例37件、中央網站及互聯網平台案例11件,相關(guan) 做法、特色、經驗等材料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匯編成書(shu) 。

  《光明雲(yun) 說法》欄目圍繞熱點事件、民生話題,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活潑幽默的展現形式,主持人現身講述案例,法學專(zhuan) 家、律師等針對案件進行“雲(yun) ”說法,開欄兩(liang) 年來共推出普法係列短視頻百餘(yu) 期,在多平台同步推送後累計閱讀量達到14億(yi) 次,獲得業(ye) 內(nei) 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媒體(ti) 人的點讚,取得了良好的傳(chuan) 播效果。(廖慧 陳暢 孫滿桃)

  以下為(wei) 案例全文:

  光明網:用百姓視角為(wei) 百姓普法

  ——以《光明雲(yun) 說法》普法欄目為(wei) 例

  【摘 要】2021年以來,光明網《光明雲(yun) 說法》欄目以習(xi) 近平法治思想為(wei) 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積極履行職責,參與(yu) 網絡空間治理,深化以“為(wei) 老百姓普法”為(wei) 理念的欄目宗旨,聚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數據安全、個(ge) 人信息保護、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辟謠等重大事件、重要法規、熱點話題,邀請資深專(zhuan) 家學者,法官、檢察官、民警、律師等一線法律從(cong) 業(ye) 者現身說法,運用可視化、雲(yun) 采訪手段,推出係列普法短視頻、情景劇等,通過多渠道、全方位、廣覆蓋的立體(ti) 式宣傳(chuan) ,助推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本欄目主題鮮明、嘉賓觀點明晰、表現形式豐(feng) 富多樣,內(nei) 容詳實實用、通俗易懂。欄目頁麵設計大氣美觀,達到了形式、內(nei) 容與(yu) 主題思想的高度統一。

  一、主要做法

  近幾年,一個(ge) 個(ge) 網絡熱點話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如網絡暴力愈演愈烈,給人身心造成一定的傷(shang) 害;一些平台專(zhuan) 挑老客戶“漲價(jia) ”,“大數據殺熟”如此猖狂;大學生為(wei) 牟利而販賣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號、微信號、支付寶賬號等身份信息事件屢見不鮮;“吳某凡事件”再度引發人們(men) 對女性安全話題的關(guan) 注……

  針對上述熱點話題,光明網《光明雲(yun) 說法》欄目充分運用短視頻新媒體(ti) 手段,通過全媒體(ti) 傳(chuan) 播渠道,打造了一批網報端傳(chuan) 播的全媒體(ti) 作品,充分發揮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策劃、製作、傳(chuan) 播優(you) 勢,對網絡熱點話題多次召開“頭腦風暴”選題會(hui) 、聯係嘉賓、延續品牌欄目詼諧幽默,貼近網民日常訴求的特點,推出一期期《光明雲(yun) 說法》“以案說法”短視頻,邀請專(zhuan) 家學者、法官、律師、民警等,聚焦隱私和個(ge) 人信息保護、未成年人保護、大數據分析、校園和職場性騷擾、婦女兒(er) 童權益保護等一係列熱點話題,以生活案例切入,講述法律知識,為(wei) 網友普法。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為(wei) 了加大民法典網上普法宣傳(chuan) ,《光明雲(yun) 說法》專(zhuan) 欄推出《問答民法典·以案說法》7期短視頻作品,通過報網端積極協同聯動,將生硬文字轉化為(wei) 可視化作品,邀請專(zhuan) 家學者就網絡熱點案例進行解讀,重點闡釋民法典對民事權利的保護和民事生活的規範,以及法條背後的法理意蘊。作品在全媒體(ti) 矩陣同步推介,凸顯融合成效。

  針對人格權保護,欄目推出短視頻《被網上造謠誹謗,該如何保護名譽權?》;聚焦買(mai) 房中的“坑”,邀請專(zhuan) 家解讀購房合同中的霸王條款;以老人打羽毛球被砸傷(shang) ,球友是否該賠償(chang) 為(wei) 例,聚焦“自甘冒險”條款,邀請法官為(wei) 網友以案釋法;通過民法典新規定審結的全國首例婚姻關(guan) 係解除案,邀請專(zhuan) 家普法;取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的“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邀請專(zhuan) 家就侵犯名譽權問題進行了解讀等。

  二、成效特色

  1.緊扣時事熱點,力求生動通俗。2021年以來,民法典備受關(guan) 注,光明網策劃了10期《光明雲(yun) 說法·以案說法》專(zhuan) 輯,邀請參與(yu) 編纂民法典工作的專(zhuan) 家,來詳談民法典如何影響老百姓的生活。為(wei) 使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有趣,欄目團隊重點優(you) 化作品形式,前半部分主持人幽默講故事,後半部分專(zhuan) 家生動解答,讓網友既能輕鬆欣賞“短劇”,又能達到宣傳(chuan) 普法的效果。為(wei) 認真貫徹中央對製止餐飲浪費行為(wei) 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專(zhuan) 欄策劃2期以“勤儉(jian) 節約”為(wei) 主題的節目,通過主持人“小鑫”演繹對直播的喜愛和吐槽,引出當下“吃播”中剪輯、催吐等不良現象,並邀請專(zhuan) 家以案釋法,提醒網友謹慎吃播,倡導勤儉(jian) 節約。節目播出後,引發一片好評。

  2.緊扣民生話題,力求“為(wei) 民解憂”。欄目上線以來,始終緊扣“為(wei) 老百姓普法”這一宗旨,推出多期切合老百姓生活的法律話題。如推出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中商家的“坑”該怎麽(me) 預防,遇到“校園貸”怎麽(me) 辦,美容陷阱怎麽(me) 防,秋招季招聘的勞動合同怎麽(me) 簽,假期旅遊咋避“坑”,快遞被偷怎麽(me) 辦,老年人投資理財如何防騙等等。

  3.緊扣重大節日,力求切合主題。在國際禁毒日,專(zhuan) 欄推出4期介紹新型毒品危害的特輯;在“七夕”節,為(wei) 網友解答“情侶(lv) 間分手後的財務糾紛如何解決(jue) ”等法律問題,契合節日主題和受眾(zhong) 心理,獲得較高關(guan) 注度。

  4.緊扣熱點話題,力求時效有料。圍繞人臉識別濫用問題,邀請專(zhuan) 家探討臉能不能隨便“刷”、小區物業(ye) 是否有權搜集人臉信息等;關(guan) 注短視頻平台違法廣告,推出《違法廣告“登陸”短視頻平台,誰負責?》;關(guan) 注陳凱歌節目引發的熱議,邀請專(zhuan) 家就非法代孕等問題推出4期短視頻節目。

  三、推廣價(jia) 值

  光明網首檔普法短視頻欄目《光明雲(yun) 說法》突出宣傳(chuan) “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普法定位,以“為(wei) 老百姓普法”為(wei) 宗旨,開欄2年來,已成為(wei) 一檔“網紅”普法節目。專(zhuan) 欄選取社會(hui) 熱點事件、民生等話題,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活潑幽默的展現形式,主持人現身講述案例,邀請法學專(zhuan) 家、律師等針對案件進行“雲(yun) ”說法,向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普及法律知識。《光明雲(yun) 說法》專(zhuan) 欄係列作品充分運用全媒體(ti) 手段,在光明網、光明日報客戶端、光明網微博、抖音、快手、西瓜視頻、企鵝號等全媒體(ti) 平台同步推送。截至目前,係列產(chan) 品累計閱讀量達到14億(yi) 次,全國200餘(yu) 家網站和新媒體(ti) 平台進行了推送和轉載。數期作品得到中央網信辦全網轉發,同時獲得業(ye) 內(nei) 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媒體(ti) 人的點讚,取得了良好的傳(chuan) 播效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