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濁山荒到水綠山青 生態紅利不斷釋放
央視網消息:稻浪金滿地,夏收好豐(feng) 景。眼下,福建省長汀縣河田鎮的萬(wan) 畝(mu) 優(you) 質稻基地又迎來豐(feng) 收。長汀縣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經過3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當地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yu) 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萬(wan) 畝(mu) 優(you) 質稻基地裏,水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層層疊疊的稻田一片金黃,稻穗粒粒飽滿。農(nong) 戶們(men) 抓住晴好天氣駕駛收割機穿梭在田裏,一次性完成稻穀脫粒、秸稈粉碎。
福建長汀,曾經是我國南方水土流失最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是當時生態惡化的真實寫(xie) 照。經過3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的水土流失率從(cong) 1985年的31.5%下降到2022年底的6.57%。
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主任 嶽輝:長汀人民幾十年如一日持續奮鬥,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及生態修複,森林覆蓋率從(cong) 1985年的59.4%上升到2022年底的79.55%,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不斷釋放出生態紅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