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以研促學尋脈中華傳統 根植文化自信
“甘肅就像一本神秘而精彩的百科全書(shu) ,想要讀懂這本書(shu) ,行走在路上便是最好的閱讀方式。行走在路上,將學問做在甘肅這片渾厚而絢麗(li) 的大地上,你才能真正感知中國文化的魅力、感觸中國人的情懷,感悟中國的深度。”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何效祖曾這樣描述甘肅。
提起甘肅,人們(men) 首先想到的就是綿延千裏、跨越千年的古絲(si) 綢之路。而作為(wei) 世界四大文明交匯地的敦煌,則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族文化資源寶庫。
近年來,敦煌市借助敦煌文化旅遊品牌,大力開發研學旅遊體(ti) 驗項目,讓遊客們(men) 能夠近距離深度感受和體(ti) 驗敦煌博大精深的傳(chuan) 統文化,帶給各地遊客飽含絲(si) 路文化的“敦煌記憶”。敦煌研究院依托敦煌石窟資源和學術資源,打造“莫高學堂”研學品牌,結合敦煌壁畫的結構、岩彩、圖案等內(nei) 容和元素,研發了“莫高夢·泥胚典藏”“遇見敦煌·色彩”等10餘(yu) 個(ge) 獨具特色的研學課程,傳(chuan) 承弘揚敦煌文化。莫高學堂自2019年創辦以來,累計有5萬(wan) 餘(yu) 人次參加敦煌文化研學體(ti) 驗。
在木槿茂盛、綠樹陰濃的7月,莫高學堂再一次迎來北京、山東(dong) 、浙江等地的中學生研學團隊。在莫高學堂的課堂上,敦煌研究院資深講解老師首先從(cong) 曆史溯源、地理形勝、文明遺跡、文物保護等角度詳細介紹了敦煌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帶領師生穿越中華文明的時空隧道,沿著數千年的曆史文化長河,探尋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脈。隨後,學員們(men) 在資深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先後參觀36個(ge) 洞窟,走進石窟藝術世界,回顧一段段曆史,盡情沉浸於(yu) 光影交錯、衣袂飄飄的塑像和壁畫藝術中。
敦煌壁畫古法臨(lin) 摹體(ti) 驗課上,老師為(wei) 學員詳細講解演示泥坯製作過程,探究敦煌壁畫中礦物質顏料的色彩奧秘所在,講述壁畫藝術的發展曆史,了解壁畫麵臨(lin) 的病害,指導學生們(men) 在泥坯上體(ti) 驗繪製壁畫,同時幫助學生親(qin) 自修複壁畫試塊。課上,大家靜下心嚐試塗色描線,了解敦煌壁畫製作環節以及素材來源、色彩來源、取材來源,用自己的理解讓曆經千年風雨的壁畫重現光彩。
焦暘是蘭(lan) 州市的一名中學生,談到這次研學之旅,他收獲滿滿:“敦煌文化是如此深厚而精彩,蘊含著古代先民的無窮智慧,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和故事等待我們(men) 去挖掘和發現。”
從(cong) 小課堂到走到大課堂,漫步在古老的絲(si) 綢之路,孩子們(men) 在這裏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感悟文化自信。
“行走的課堂”持續升溫,研學遊亮點紛呈。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前來研學的孩子們(men) 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穿越時空,親(qin) 臨(lin) 曆史場景,了解莫高窟的開鑿過程及莫高窟數字石窟。一場場藝術戲劇、光影表演,讓學生們(men) 感受到傳(chuan) 統文化的創新魅力。(人民網記者 黃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