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金觀平:唱衰中國經濟者注定失望

發布時間:2023-07-20 10:08: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半年報發布以後,唱衰聲音又有卷土重來之勢。

  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5%,不僅(jin) 高於(yu) 去年全年3%的增速,也高於(yu) 一季度4.5%的增速。對比來看,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也是最快的。

  然而,這樣一份在全球範圍內(nei) 可圈可點的“成績單”,落在某些西方媒體(ti) 眼裏,卻得出了“中國經濟見頂”“中國經濟失去動力”等怪論。這些論調,有違邏輯、有悖事實,不過是唱衰中國經濟的老調重彈。

  改革開放以來,國際上唱衰中國的輿論一直不絕於(yu) 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cong) 未中斷。不過,中國經濟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yu) 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hui) 長期穩定兩(liang) 大奇跡。過去10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速達到6.2%,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11.3%提升到18%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一直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即便是疫情3年,中國經濟依舊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長,明顯高於(yu) 世界平均水平。

  觀察中國經濟,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社會(hui) 全麵恢複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在經濟恢複過程中,一些領域出現暫時性波動是正常的。中國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僅(jin) 半年左右,經濟循環和居民收入、消費等已出現積極好轉,而且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上半年,內(nei) 需潛力進一步釋放,餐飲、旅遊等領域消費已超疫情前水平,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明顯高於(yu) 去年。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不斷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跨國公司高管密集來華。創新成果接連湧現,新動能加快發展壯大。近期,主要國際組織上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一個(ge) 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經濟恢複向好。

  屢屢“唱空”,次次落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階段,但一些人還停留在過去,用老眼光來看中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明確提出不再簡單以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堅持新發展理念,立足提高質量和效益來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堅持以質取勝,在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經濟數據一時的高低起落,不會(hui) 改變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jue) 心。

  當前,中國經濟確實麵臨(lin) 一些風險挑戰,對此我們(men) 有清醒認識。從(cong) 國際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全球經濟麵臨(lin) 較大下行壓力,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中國經濟不可能獨善其身。從(cong) 國內(nei) 看,經濟運行正處於(yu) 恢複發展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關(guan) 鍵期,經濟持續恢複發展仍麵臨(lin) 需求不足、信心偏弱和一些領域風險累積等問題,經濟持續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從(cong) 中長期來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在就業(ye) 、教育、醫療、托育、養(yang) 老、住房、生態環保等方麵仍麵臨(lin) 不少難題。但是,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我們(men) 正在采取措施積極加以解決(jue) ,成效已經或正在顯現。

  正確看待中國經濟形勢,關(guan) 鍵是要用全麵、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問題。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和創新完善宏觀經濟治理的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善的配套能力和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網絡,擁有14億(yi) 多人口、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是全球超大規模且最有增長潛力的市場,特別是億(yi) 萬(wan) 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創業(ye) 創新的巨大潛能、共克時艱的堅定意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餘(yu) 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也不會(hui) 改變。

  中國經濟發展從(cong) 來不是一帆風順,但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能阻擋前進的步伐。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我們(men) 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任務,推動中國經濟巨輪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並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