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河北邢台出土距今400餘年石碑 見證遍野蓮花盛景

發布時間:2023-07-25 10: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石家莊7月24日電(趙丹媚 張鵬翔)河北省邢台市文物保護和研究中心24日消息,邢台經濟開發區沙河城鎮近日出土一通明朝蓮花池碑,碑文重點描述的蓮花綻放盛景,從(cong) 側(ce) 麵反映出當時此間水資源豐(feng) 沛,生態環境優(you) 良,對後續研究當地水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曆史價(jia) 值。

  該碑通體(ti) 青石質地,保存基本完好,出土的僅(jin) 為(wei) 碑身和碑座,碑額尚未出土。碑文為(wei) 楷書(shu) ,落款為(wei) 明萬(wan) 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據此推算該碑距今已有414年曆史。碑文右下部分略有模糊,但依舊能辨認出所刻內(nei) 容為(wei) 明萬(wan) 曆年間李廷修的《題蓮花池》。

  “數畝(mu) 芳池萬(wan) 柄蓮,不知開鑿是何年。紅花出水渾如錦,翠葉浮波恰似盤。綠柳黃蘆依岸長,紫鴦白鳥向沙眠。漁歌疑令聲聞處,菡萏香中泛釣舡。”短短56個(ge) 字,精準再現當年遍野蓮花,水鳥棲息,荷葉如盤,漁歌聲聲的盛景。

  “據史料記載,沙河一帶有種植蓮藕的悠久曆史。元代時,沙河兩(liang) 岸就有荷花池,明清時期更是大片種植蓮藕。”邢台市文物保護和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張國勇說,此碑佐證了明朝時期此間蓮藕種植的曆史,為(wei) 研究當地蓮藕種植相關(guan) 情況提供了罕見的實物史料,具有重要的補史價(jia) 值。

  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hui) 理事、邢台市民間文藝家協會(hui) 副主席趙孟魁認為(wei) ,該碑的出土對於(yu) 研究明萬(wan) 曆年間人文景觀、書(shu) 法雕刻、蓮藕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yi) 。(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