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呼聲再起
2023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70個(ge) 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jia) 格環比上漲城市個(ge) 數減少,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jia) 格環比持平或略降、二手住宅環比下降。圖為(wei) 2023年6月21日,太原,民眾(zhong) 在售樓部查看商品房戶型。中新社記者 韋亮/攝
在房貸利率下行的情況下,一些早期選擇固定利率的購房者開始想方設法提前還貸,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呼聲越來越高。近期央行也表示支持和鼓勵商業(ye) 銀行與(yu) 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但目前來看,還沒有銀行明確宣布同意下調存量房貸利率。
房貸利率的一升一降牽動著老百姓的神經。在央行支持和鼓勵商業(ye) 銀行與(yu) 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或者是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後,存量房貸利率是否會(hui) 下調成了購房者最關(guan) 心的話題之一。
近日,有媒體(ti) 報道稱常州市部分銀行同意下調存量房貸利率,此事引發市場廣泛關(guan) 注。然而,隨後,該媒體(ti) 將“也有銀行同意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等關(guan) 鍵詞從(cong) 報道中刪除。
7月21日,記者就存量房貸利率能否協商一事致電常州幾家商業(ye) 銀行,其中一家商業(ye) 銀行的工作人員回應:“我們(men) 隻有商轉公(住房商業(ye) 貸款轉公積金貸款),但沒有聽說過可以商量房貸利率的。”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chan) 研究院院長、北京市房地產(chan) 法學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趙秀池表示,在房貸利率下行的情況之下,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是必然的。
她說,一些早期選擇固定利率的購房者苦高房貸利率久矣,銀行主動有所作為(wei) ,更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
利差持續擴大 提前還貸潮仍在持續
隨著我國新發個(ge) 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持續下降,存量房貸與(yu) 新發放房貸的利差不斷擴大。
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新發放個(ge) 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4.18%,比上年同期低107個(ge) 基點。僅(jin) 從(cong) 6月來看,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為(wei) 4.11%,同比下降0.51個(ge) 百分點。
貝殼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7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貸利率平均為(wei) 3.90%,觸及曆史低位,二套主流房貸利率平均為(wei) 4.81%,均較上月下降10個(ge) 基點。
然而,相較於(yu) 當下較低的房貸利率,前些年購房者的房貸利率相對處於(yu) 高位,其中一些人的房貸利率甚至超過6%,不少購房者選擇提前還貸來應對較大的利差。
前幾年,90後女生張冉(化名)在江蘇昆山購房時房貸利率是6.4%。如今,每月2500多元的還款額中隻有幾百元是本金,利息超過了2000元。為(wei) 了盡快還清貸款,她平時會(hui) 做一些兼職。張冉計劃用兩(liang) 三年時間提前還清貸款,算下來,可以省30多萬(wan) 元。
提前還貸潮仍在持續。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解釋,這主要是因為(wei) 理財收益率、房貸利率等價(jia) 格關(guan) 係已經發生了變化,居民使用存款或者減少其他投資,提前償(chang) 還存量貸款的現象大幅增加。他指出,這種現象對住房需求並不構成影響,是居民資產(chan) 配置的調整。
在理財方麵,居民存款意願持續增加。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存款增加20.1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3萬(wan) 億(yi) 元。並且隨著理財打破“剛兌(dui) ”,以及去年年底一些理財產(chan) 品甚至出現“破淨”現象,居民選擇提前還款的意願也在增加。
按揭貸款存量資源“爭(zheng) 奪戰”或將打響
在發布會(hui) 上,鄒瀾表示,“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我們(men) 支持和鼓勵商業(ye) 銀行與(yu) 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或者是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
這被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看作是存量房貸利率下行的信號。目前來看,還沒有銀行明確宣布同意下調存量房貸利率。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難在哪兒(er) ?趙秀池指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銀行的收益會(hui) 降低。銀行是一個(ge) 特殊的企業(ye) ,一定程度上靠存貸款的利差維持生存,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於(yu) 減少了利差收入。
但是,購房者提前還貸以降低貸款成本,銀行是攔不住的。趙秀池說,允許在存量房貸利率高處“站崗”的借款人與(yu) 銀行協商降低利率是必然的。她建議,銀行統一將之前存量房貸固定利率轉化為(wei) 基於(yu) LPR(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的浮動利率。
而此前在發布會(hui) 上,鄒瀾介紹,上半年,從(cong) 銀行房地產(chan) 信貸結構看,房地產(chan) 貸款餘(yu) 額一共是50多萬(wan) 億(yi) 元,其中個(ge) 人住房貸款餘(yu) 額接近40萬(wan) 億(yi) 元。“個(ge) 人住房貸款餘(yu) 額總體(ti) 略微減少。”
“按揭市場正從(cong) ‘賣方市場’進入‘買(mai) 方市場’。”在廣東(dong) 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一季度存量房貸餘(yu) 額開始減少,這或將成為(wei) 一個(ge) 大趨勢,意味著按揭貸款的“蛋糕”在變小。對於(yu) 銀行來講,房貸作為(wei) 優(you) 質資產(chan) ,是各個(ge) 銀行爭(zheng) 奪的重點。
李宇嘉認為(wei) ,未來,住房信貸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後,除了自上而下的“降利率”,也將出現自下而上的存量房貸“降利率”,住房信貸存量資源的“爭(zheng) 奪戰”預計很快就會(hui) 打響。隨之而來的是,銀行的經營行為(wei) 也將發生很大變化。例如,銀行“跳”出來降低LPR的加點水平,以爭(zheng) 奪客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既包括以低利率爭(zheng) 取新客戶辦理按揭,也包括以低利率吸引其他銀行的客戶來辦理“轉按揭”以置換舊的貸款等。
此外,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yan) 躍進還指出,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有兩(liang) 個(ge) 路徑:協商或“償(chang) 還舊貸款辦理新貸款”,然而,如何操作以及相關(guan) 細節並未明確,是全部下調還是擇優(you) 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至少需要明確規則。他指出,針對還貸壓力大或信用分高的客戶,建議落實差異化政策。
房價(jia) 不具備大幅下跌的基礎
除了房貸利率,老百姓最關(guan) 心的問題還有房價(jia) 以及房地產(chan) 的走勢。
上周,房地產(chan) 市場交出了“半年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一季度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集中釋放,帶動房地產(chan) 市場有所改善,二季度房地產(chan) 市場逐步回歸常態化運行,上半年,房地產(chan) 市場總體(ti) 呈現企穩態勢。
從(cong) 房地產(chan) 主要指標來看,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麵積同比下降5.3%,銷售額增長1.1%,均明顯好於(yu) 去年全年。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9%。
值得關(guan) 注的是,上半年保交樓成果顯著,上半年,房屋竣工麵積33904萬(wan) 平方米,增長19.0%。
“上半年樓市‘先揚後抑’,後續仍然需要耐心、信心、政策支持。”趙秀池表示,上半年住宅的銷售量雖然下降,但是住宅的銷售額在增長。而開發投資、房屋及新開工麵積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開發商對市場預期較悲觀,投資意願較低。
從(cong) 房價(jia) 來看,6月,新房銷售價(jia) 格環比“止漲”。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70個(ge) 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jia) 格環比上漲城市有31個(ge) ,比上月減少15個(ge) 。
同時,二手住宅價(jia) 格跌幅擴大。70個(ge) 大中城市中有63城二手房價(jia) 環比下降,僅(jin) 有7個(ge) 城市上漲,打破近期下調城市數量的紀錄。一線城市上海二手住宅價(jia) 格“領跌”。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le) 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的節奏從(cong) 一季度的恢複性反彈回到常態。並且買(mai) 方市場的特征越來越強,房源供應充足,房源去化周期拉長,業(ye) 主售價(jia) 預期下調,因此,房價(jia) 短期處於(yu) 回落階段。
“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住房房價(jia) 回調的步子也不一致”,許小樂(le) 表示,從(cong) 城市看,經濟、人口等基本麵較好的城市,市場需求充足,這類城市房價(jia) 調整幅度較小;從(cong) 產(chan) 品看,一些“老破小”因為(wei) 不能很好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去化困難,價(jia) 格下調幅度較為(wei) 明顯。
李宇嘉則認為(wei) ,這是由於(yu) 一季度積壓的需求釋放完畢後,需求出現斷層、接續不上。新房環比“由漲轉跌”,二手房價(jia) 環比跌幅擴大,是二季度市場交易情緒較弱、成交量下滑的必然結果。同時,疊加近期債(zhai) 務到期、保交樓力度加大對資金需求增加,開發商重回降價(jia) 促銷通道。
關(guan) 於(yu) 二手房房價(jia) ,李宇嘉認為(wei) ,隨著市場預期下滑,部分投資者、預期悲觀的業(ye) 主開始降價(jia) 出售,近期,一線城市二手房掛牌量迅速攀升。而一線城市新市民、年輕人較多,疫後就業(ye) 複蘇不及預期,他們(men) 對房價(jia) 支付能力有所下降。並且隨著一線城市近期保租房、長租房、人才房供應多,租購並舉(ju) 取得進展,房價(jia) 預期轉弱、支付能力下降後,購房人群開始轉向租房。
“目前,房地產(chan) 還麵臨(lin) 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消費者預期不足,陷入觀望,經過一段時間的常態化運行之後,市場預期將逐步趨於(yu) 平穩。”許小樂(le) 說。
針對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形勢,近期,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將“金融16條”中兩(liang) 項有適用期限的政策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企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同時結合保交樓工作需要,將2000億(yi) 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期限延長至明年5月底。
同時,許小樂(le) 也談到,我國住房金融“安全墊”較高,居民房貸債(zhai) 務壓力總體(ti) 穩定,房價(jia) 不具備大幅下跌的基礎。而且我國城鎮化正處於(yu) 從(cong) 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過渡的關(guan) 鍵階段,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強烈,這類住房需求是房價(jia) 恢複平穩健康的堅實基礎。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趙麗(li) 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