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這裏的環境讓人安心”——台商大陸“紮根”記

發布時間:2023-07-26 10:55: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7月24日電(記者佟璐)滇西怒江之畔,雲(yun) 南八方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汪誌哲正在自己的牛油果種植基地觀察牛油果長勢。經過三年的試種期,今年9月,這批牛油果即將正式采摘。

  時間回溯到1990年,27歲的汪誌哲第一次踏足大陸。主修工廠管理專(zhuan) 業(ye) 的他,此行專(zhuan) 程到表哥的公司幫忙,從(cong) 此埋下了“紮根”大陸的種子。

  隨著大陸的發展,汪誌哲慢慢做起了水果貿易,多年的行業(ye) 經驗讓他看到了商機,“在大陸,牛油果是一個(ge) 較為(wei) 新興(xing) 的水果品類”。2016年,汪誌哲萌生了向實體(ti) 農(nong) 業(ye) 轉型的念頭,便開始尋找適宜的土地。

  到新西蘭(lan) 、墨西哥等地轉了一圈後,汪誌哲最終下定決(jue) 心回到中國大陸深耕。在雲(yun) 南省保山市龍陵縣猛糯鎮,幹熱河穀氣候的江中山年降雨量達800至900毫米,同時有著良好的排水條件。

  “更重要的是,這裏的人文、語言等各個(ge) 方麵的環境都更適合自己,‘紮根’在大陸,會(hui) 更安心。”汪誌哲說。

  2020年3月,汪誌哲和墨西哥、日本等多個(ge) 國家的股東(dong) 共同注冊(ce) 成立了雲(yun) 南八方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種植麵積達2337畝(mu) ,計劃在猛糯鎮及周邊區域擴展種植麵積約15000畝(mu) ,並建設鮮果加工工廠、冷庫及苗圃基地。

  “今年是最後一年試種期,品質穩定下來,就可以開始批量種植了。”汪誌哲說,“我們(men) 的種植和經營情況越來越好,這很大程度上受益於(yu) 當地政府部門和台辦的積極協助。”

  三年前,汪誌哲和合作夥(huo) 伴來到了未經開發的江中山,要在不通電不通水的山上種植果樹,灌溉成了難題。“那時我們(men) 不得不從(cong) 山下抽水,甚至有時直接從(cong) 農(nong) 戶處買(mai) 水灌溉。”公司總經理張偉(wei) 回憶道,在龍陵縣政府積極協調下,從(cong) 十幾公裏外的水庫架了一條水管,一直通到山上,用水問題才得以逐步解決(jue) 。

  張偉(wei) 說,前往種植基地的道路崎嶇難行,彎路較多,大型發電設備無法運到山上,“當地政府部門為(wei) 江中山的道路修繕撥款200多萬(wan) 元,目前已完成項目招標”。

  保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楊紅梅介紹,截至今年4月,保山市台辦已累計為(wei) 台資企業(ye) 爭(zheng) 取各類項目資金2000餘(yu) 萬(wan) 元。

  牛油果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為(wei) 當地提供更多機遇。據猛糯鎮鎮長熊正濤介紹,目前企業(ye) 已招收30多名工人,采摘季可帶動周邊農(nong) 戶140人左右,隨著企業(ye) 規模擴大,可持續助力當地農(nong) 戶實現增收就業(ye) 。

  “我們(men) 享受單人宿舍、五險一金等諸多福利保障。”基地生產(chan) 主管王在周說,2019年進入公司以前,他靠種植玉米和甘蔗為(wei) 生,年收入約2萬(wan) 元,如今年收入已超過5萬(wan) 元。

  雲(yun) 南八方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營條件的改善,是大陸惠台政策有效落實的縮影。近年來,大陸接連出台“31條”“26條”“11條”“農(nong) 林22條”等惠台利民政策措施。2020年起,雲(yun) 南省保山市製定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保山與(yu) 台灣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幹措施》《保山市外台僑(qiao) 協同投資促進工作機製》等惠台政策。

  雲(yun) 南省台辦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台企超1140家,到位資金逾20億(yi) 美元。

  如今,見證了大陸30餘(yu) 年巨變的汪誌哲已融入大陸生活。“現在,我在大陸生活的時間比在台灣還要長。兒(er) 子大學畢業(ye) 後,也在我的建議下來到大陸尋找機遇。”他說,“希望能有更多台胞在這裏抓住機遇,開拓市場。”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