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恭王府博物館與景德鎮禦窯博物院共同舉辦明代禦窯出土瓷器特展

發布時間:2023-08-03 10: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 (記者 應妮)“四時花開——景德鎮禦窯遺址出土明代瓷器恭王府博物館特展”從(cong) 8月1日起在恭王府博物館樂(le) 道堂展廳與(yu) 觀眾(zhong) 見麵。

  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與(yu) 景德鎮禦窯博物院聯合主辦,展出景德鎮禦窯遺址發掘出土並修複的明代花卉主題瓷器99件(套),其中不乏孤品和珍品,極具曆史、文化和藝術價(jia) 值。不同於(yu) 以往從(cong) 製度、工藝、品種等層麵對禦窯出土瓷器的解讀,本次展覽另辟蹊徑,以恭王府四季景象為(wei) 背景,從(cong) 瓷器上的花卉植物紋樣和茶、酒、花、香等器用的角度,在古與(yu) 今、恭王府與(yu) 景德鎮禦窯之間展開一場關(guan) 於(yu) 美好精雅生活的“對話”。

  展覽所在的恭王府樂(le) 道堂,曾經居住過乾隆皇帝最寵愛的幼女和孝公主,也曾長期作為(wei) 道光皇帝六子恭親(qin) 王奕的起居之所,後因被多家機構使用,原有內(nei) 部裝飾已不存。為(wei) 滿足博物館事業(ye) 發展的需求,恭王府博物館於(yu) 近期將其改造成為(wei) 館內(nei) 第一座具備恒溫恒濕條件的文物展廳,未來將與(yu) 多家博物館合作,不斷推出與(yu) 恭王府自身曆史文化內(nei) 涵相契合的珍貴文物展覽。

  作為(wei) 此項改造工程的竣工揭幕展,恭王府博物館與(yu) 剛剛榮獲“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的景德鎮禦窯博物院合作,將景德鎮禦窯遺址出土的明代瓷器置入恭王府的古典建築園林之中,進行了創新性的情境式解讀。展覽以“四時充美”“花氣襲人”“賞心樂(le) 事”為(wei) 題在樂(le) 道堂院落的三間殿宇依次拉開帷幕,分別展示了禦窯出土的四季花卉組合紋樣器物,包括洪武時期獨有的春牡丹、夏石榴、秋菊花、冬茶花的組合樣式;形製各異、釉色豐(feng) 富的花器;以及與(yu) 賞花相關(guan) 的各類雅玩瓷器,其中不乏宣德朝各式蟋蟀罐、成化朝鬥彩雞缸杯等一代名品。

  景德鎮是譽滿天下的瓷都。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朝廷在景德鎮設陶廠。建文四年(1402年)更名“禦器廠”,清代名為(wei) “禦窯廠”,延燒至清代最後一朝宣統止。六百年間,技藝最精湛的工匠聚集於(yu) 此,使用最優(you) 質的原料和燃料,燒造出難以計數、至精至美的瓷中嘉品。然而窯燒的複雜性難以估計,變形、開裂、偏色、窯粘等瑕疵時有發生。在極為(wei) 嚴(yan) 苛的揀選製度下,符合要求的完整器被解運至京城,而落選者則被就地砸碎、掩埋。1911年清朝覆亡,禦窯廠隨之被廢棄。20世紀80年代,禦窯廠遺址考古工作開啟,在數十年發掘過程中,收集到數以噸計的明清禦用瓷器落選品殘片,並修複出一千四百多件明代禦窯瓷器。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27日。(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