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文化和旅遊合作研究中心在北二外揭牌成立
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 8月1日下午,中阿文化和旅遊合作研究中心成立儀(yi) 式於(yu)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北二外”)舉(ju) 行。阿拉伯國家聯盟助理秘書(shu) 長、社會(hui) 事務部部長海法·阿布·加紮萊,文旅部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局局長高政,北二外黨(dang) 委書(shu) 記常宇,北二外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計金標參加成立儀(yi) 式並為(wei) 中心揭牌,成立儀(yi) 式由北二外黨(dang) 委常委、副院長鄭承軍(jun) 主持。
阿拉伯國家聯盟助理秘書(shu) 長海法(左二),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局局長高政(左一),北二外黨(dang) 委書(shu) 記常宇(右二),北二外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計金標(右一)共同為(wei) 中阿文化和旅遊合作研究中心揭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供圖
儀(yi) 式開始前,現場播放的“中阿新聲”競演季《少年》歌曲(阿語版)MV唱響中阿青年友誼之歌,唱出年輕人勇往直前、不懼困難的青春與(yu) 活力。
在成立儀(yi) 式上,北二外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院長、研究中心執行理事長計金標就中心概況做了簡要介紹。他強調,中阿文化和旅遊合作研究中心作為(wei) 落實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hui) 的成果,旨在推動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力爭(zheng) 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ang) 、研修培訓、智庫研究和產(chan) 業(ye) 促進這五個(ge) 方麵將中心建設成為(wei) 世界一流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服務平台,推動中阿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築牢中阿友好關(guan) 係發展基石。
阿拉伯國家聯盟助理秘書(shu) 長、社會(hui) 事務部部長海法在致辭中表示,新時代全球化浪潮下,團結是最有力的武器,大家需要在一個(ge) 強大而有凝聚力的實體(ti) 內(nei) 團結與(yu) 合作,共同麵對挑戰。希望中心的成立能夠加強雙方合作,促進雙方拓展政治、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發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wei) 雙方文旅事業(ye) 提供支撐。同時,努力保護雙方的曆史和遺產(chan) ,進而鞏固文明交流的橋梁,利用當前科技熱潮拉近阿拉伯世界與(yu) 中國之間的距離,促進阿拉伯世界與(yu) 中國之間的文化及文明交融。
北二外黨(dang) 委書(shu) 記、研究中心理事長常宇表示,文化和旅遊合作是中阿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他強調,中阿文化和旅遊合作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推進中阿文旅合作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wei) 中阿人文交流機製化的重要平台,為(wei) 中阿人文交流合作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動能。圍繞如何創新發展中阿文旅事業(ye) ,常宇提出,中心將高質量開展中阿文旅“交流、培訓、研究”三項業(ye) 務;立足北二外及首都高等教育優(you) 勢特色,打造中阿人文交流領軍(jun) 人才的培養(yang) 基地;中心還將廣泛整合政策資源,搭建中阿文旅產(chan) 業(ye) 合作新機製、新平台。
隨後,海法、高政、常宇、計金標共同為(wei) 中心揭牌。
中阿雙方領導和嘉賓參觀了校史館,並合影留念。
據了解,中阿文化和旅遊合作研究中心將繼續紮實開展中阿文化和旅遊企業(ye) 交流、對阿文化和旅遊人才培養(yang) 、中阿青少年文化交流等項目在內(nei) 的中阿文化和旅遊務實合作交流,通過深入開展學術交流,舉(ju) 辦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和學術論壇講座等為(wei) 中阿文化和旅遊產(chan) 業(ye) 交流合作發展提供有效支持;積極發揮學校學科優(you) 勢,招收阿拉伯國家來華學生攻讀學位,為(wei) 中阿雙方培養(yang) 文化和旅遊領域的高級翻譯人才、高層次複合型文化和旅遊類人才;定期舉(ju) 辦阿拉伯國家文化和旅遊行業(ye) 官員研修班,為(wei) 來華參與(yu) 研修培訓的阿拉伯官員搭建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中心將以智庫為(wei) 主體(ti) ,在交流中打造中阿合作新亮點;促進產(chan) 學研交流互動,建立健全中阿文化和旅遊產(chan) 業(ye) 合作機製和交流平台,鼓勵中阿文化和旅遊企業(ye) 交流互訪,讓中阿人民共同在走向美好未來的路上和實現共同發展的路上守望相助,共創輝煌。
參加儀(yi) 式的還有阿拉伯國家聯盟文化與(yu) 文明對話司司長蘇阿黛、駐華代表處代辦艾哈邁德、阿中文化領域機製主管艾麥勒、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局西亞(ya) 北非處處長王超、二級主任科員袁吉光以及北二外相關(guan) 職能部門負責人、中東(dong) 學院師生代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