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易物市集 大運會的“世界記憶交換角”
大運會(hui) 已進入後半程比賽,各國運動員在賽場上激烈比拚,看台上的助威聲也是一浪高過一浪。在各大賽場,觀眾(zhong) 們(men) 熱情有序觀賽,將千年古城的文明風範,展現給了世界。
在成都雙流體(ti) 育中心體(ti) 育場進行的田徑比賽中,運動員在賽場上比拚,助威的聲浪響徹全場,現場的熱情也傳(chuan) 遞給了運動員。
澳大利亞(ya) 運動員 尤斯:賽場上的氛圍太棒了,大家很熱情,熱血沸騰,當播報你的名字和來自哪裏的時候,觀眾(zhong) 都會(hui) 歡呼,讓我很自豪,這讓我會(hui) 發揮得更好。
德國運動員 弗呂恩:決(jue) 賽之後我們(men) 從(cong) 出口出去,很多人都想和我們(men) 合影,他們(men) 太友好了,這種感覺我之前從(cong) 來都沒有,大家都在歡呼鼓勁,這感覺太好了。
正值暑假,很多家長也帶著孩子親(qin) 臨(lin) 現場,為(wei) 運動員加油、鼓勁。
成都市民:(孩子們(men) )感覺很自豪和興(xing) 奮,我就是想讓那個(ge) 他們(men) 觀看這些比賽,來感受各地運動員的精神。
世界記憶交換角 留下特別回憶
在運動員們(men) 共同生活的大運村裏,有一個(ge) “世界記憶交換角”,在這裏,各國運動員們(men) 留下了特別的大運印記。
四川台記者 曾蓉:如果記憶有一個(ge) 期限的話,你希望是多久?如果給你一個(ge) 交換信物的機會(hui) ,你會(hui) 拿出哪一件?這裏是大運村的以物易物市集,這是一個(ge) 可以交換記憶的地方。
在這麵“隻換不賣”的牆上,有危地馬拉的瑪雅人偶,印度的手環,巴西的徽章,還有一張張留言卡片與(yu) 合影。這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men) 留下的信物與(yu) 故事。作為(wei) 交換,留下紀念品的運動員們(men) 都能得到成都民間手藝人的作品,如竹藝書(shu) 簽、醒獅掛件等。
以大運會(hui) 為(wei) 媒,這麵小小牆上,進行著成都民間傳(chuan) 統文化與(yu) 世界各地文化記憶的交流。
成都大運會(hui) 德國代表團擊劍隊運動員 Luis Bonah:我覺得這樣的交換非常有趣,可以看見別人想表達的東(dong) 西很有意思,我也很喜歡看見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小禮物。有點遺憾的是,我們(men) 沒做好準備,隻帶來了一個(ge) 小徽章。
除了在這個(ge) “世界記憶交換角”,大運村裏還有常態化的互換活動。運動員、工作人員、誌願者等都會(hui) 自發地交換胸前的徽章,以作留念。
成都大運會(hui) 德國代表團擊劍隊運動員 Max Mueller:交換非常有利於(yu) 開啟交流模式,比如,嗨,你好嗎,你想要交換徽章嗎?然後你就可以開展一段對話,這真的很棒,可以和陌生人聊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