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網安局:對災情謠言零容忍
央視網消息:據公安部網安局公眾(zhong) 號消息,近期,京津冀等地遭遇強降水,多地居民因洪水被困,全國各地救援力量迅速集結,馳援救災一線,緊鑼密鼓投入到防汛救災工作。
在這眾(zhong) 誌成城、萬(wan) 眾(zhong) 一心的時刻,個(ge) 別網民卻為(wei) 了博關(guan) 注、吸眼球、蹭流量,故意編造發布謠言信息混淆視聽、誤導公眾(zhong) ,嚴(yan) 重擾亂(luan) 了網絡空間秩序。
河北——發布不實汛情視頻
近日,河北警方工作發現,個(ge) 別網民在短視頻平台發布視頻,聲稱秦皇島、唐山等地洪水肆虐,導致大量汽車被淹、地麵坍塌並有機動車陷入其中。
這些視頻有著駭人聽聞的標題、移花接木的內(nei) 容,讓人真假難辨。視頻一經發布,迅速引起網民關(guan) 注。
經查,網民盧某某、柴某某對網上搜索到的多年前外省洪災視頻進行剪輯、拚接,轉發到本人新媒體(ti) 賬號內(nei) 並聲稱為(wei) 本地發生,借此達到蹭流量、獲取熱度、增加粉絲(si) 數的目的。
盧某某、柴某某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散布不實言論的違法行為(wei) 擾亂(luan) 了公共秩序,產(chan) 生了惡劣影響。
屬地警方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依法對兩(liang) 人處以行政處罰。
河南——舊聞新炒,借水災博眼球
8月4日,河南焦作網安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網民在某網絡平台發帖,疑似為(wei) 多年前的涉汛情信息“修改潤色”後發布。時值河北涿州抗洪救災的關(guan) 鍵時期,該帖文發出後迅速引發大量網民關(guan) 注。
焦作網警對此高度重視,立即對該信息進行核實,確認其為(wei) 謠言信息。
經查,王某某在某網絡平台上偶然找到一篇舊新聞,為(wei) 了吸引流量獲取返利,就借河北涿州洪水熱點事件,對該則舊聞重新編輯後發布。
因其發布的謠言帖文在網上造成負麵影響,焦作公安機關(guan) 依法對王某某進行了批評教育,王某某自行將不實文章刪除。
網警提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廣大網友引以為(wei) 戒,不要利用群眾(zhong) 對災情的關(guan) 心,發布不實、不當言論博取流量。
蓄意歪曲事實、編造傳(chuan) 播謠言,擾亂(luan) 社會(hui) 公共秩序的,公安機關(guan) 將堅決(jue) 依法處理。
請廣大網民不造謠、不傳(chuan) 謠、不信謠,自覺遵守和維護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共同營造和諧清朗的網絡環境。
普法課堂
造謠、傳(chuan) 謠應負的相關(guan) 法律責任如下:
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複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chang) 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行政違法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luan) 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ti) 上傳(chuan) 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ti) 上傳(chuan) 播,嚴(yan) 重擾亂(luan) 社會(hui) 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造成嚴(yan) 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