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新人物|王霏霏:想塑造不一樣的“小辣椒”

發布時間:2023-08-08 10: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劉越)8月的大熒幕熱鬧非凡。百花齊放中,電影《熱烈》以其燃情追夢、青春無悔的內(nei) 核贏得不俗口碑。而在這部“街舞”主題影片的開頭,舞團“驚歎號”以一段幹淨利落的breaking展示,征服了眾(zhong) 多觀眾(zhong) 。

  翻看演員表,“王霏霏”三個(ge) 字映入眼簾。

  從(cong) 舞台上的強者,到演員路上的新人,王霏霏13年的出道經曆本身就詮釋了“逐夢”二字——她曾漂洋過海,以miss A女團成員身份在海外成為(wei) 一名歌手;多年後,她又乘風破浪,以《浪姐》中的出色表現逆風翻盤;如今的她勇敢挑戰新賽道,在演員道路上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熱愛一件事情,就會(hui) 堅持到底。”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王霏霏衝(chong) 著鏡頭自信地一笑,那雙神采飛揚的眼睛和電影《熱烈》中的“辣椒”仿若重合。

  熱情與(yu) 努力,塑造不一樣的“小辣椒”

  “在專(zhuan) 業(ye) 上比較嚴(yan) 厲,但是生活中懂得關(guan) 心大家。”王霏霏這樣來勾勒“辣椒”的人物底色:“我給辣椒寫(xie) 了很長的一個(ge) 人物小傳(chuan) 。她就是比較大姐姐的性格,比較酷,比較颯,比較嚴(yan) 厲,同時又很溫暖。”

  辣椒是《熱烈》主角團中唯一的一位女生,又是隊長,必然業(ye) 務能力要過硬。然而在扮演這個(ge) 角色的過程中,唱跳歌手出身的王霏霏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恰巧是跳舞本身:“最早導演來跟我說,這個(ge) 角色需要我跳breaking。我沒有學過breaking,我學的是中國舞、民族舞,後來轉的現代爵士。”

  “其實breaking的舞種比較特殊,對我來說非常難。跳了三個(ge) 月下來,確實比之前要進步很多。”

  挑戰不止於(yu) 此。由於(yu) 沒有參加過表演的科班訓練,剛開機時,王霏霏有些緊張和忐忑,特別是在與(yu) 黃渤對戲時——“我第一次跟他對戲的時候,特別緊張,很怕表現不好,口條都不利索了,各種結巴。大鵬導演就說,正好到飯點了,要不渤哥你就先去吃飯吧,霏霏單補這句台詞就好了。”

  “然後渤哥說,沒事沒事,我陪她對詞,沒關(guan) 係。”回憶起當時的窘迫,王霏霏笑稱:“渤哥非常敬業(ye) ,但是他在那我反而會(hui) 更緊張。所以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說,渤哥你快點去吃飯吧,你快走吧。”

  調侃之餘(yu) ,王霏霏感謝了黃渤在演戲上給她的幫助。而提到王一博,王霏霏則笑稱在拍攝過程中,她對這個(ge) 弟弟有點刮目相看。

  “其實早些年我們(men) 見過,他來參加過我的一個(ge) 節目。那時候,我對他的初印象是不太愛說話。但是隻要一cue到跳舞,他就二話不說,站起來就popping。當時覺得這個(ge) 孩子跳舞挺厲害的。”王霏霏道。

  “熟了以後,他才會(hui) 慢慢打開心扉,話也會(hui) 變多。這一次拍電影朝夕相處,我發現他就是一個(ge) 很可愛很淘氣的大男孩,經常會(hui) 用‘辣椒姐’這種逗趣的語氣來稱呼我。”

  同時,王霏霏對王一博在《熱烈》中的表現大加讚賞:“這部電影是他熟悉的領域,這些dancer都和他合作過,所以他整個(ge) 人特別放鬆。其實我覺得陳爍就是一博本人,那種對夢想的執著感覺特別像。”

  隨著拍攝的進行,王霏霏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支點,漸入佳境。這次拍攝經曆讓王霏霏收獲頗豐(feng) 。她學會(hui) 了如何在緊張的情況下調整心態,並在實踐中逐漸入戲。

  “這三個(ge) 月的拍攝經曆對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讓我在演技和舞蹈方麵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很感激能參與(yu) 到這部電影中,與(yu) 優(you) 秀的團隊合作,這是一次很難得的學習(xi) 和成長的機會(hui) 。”

  從(cong) 女團偶像到新生演員的蛻變

  “辣椒”總會(hui) 讓王霏霏想起13年前的自己。

  2010年,王霏霏加入了亞(ya) 洲女子組合miss A,正式開啟偶像生涯,以性感的形象和優(you) 秀的舞蹈贏得了粉絲(si) 的喜愛。彼時的她和“辣椒”一樣,也是隊裏的“姐姐”:“我在團裏是姐姐,其他都是妹妹。那時25歲的王霏霏覺得,我現在就已經很成熟了,還去給妹妹們(men) 傳(chuan) 授人生經驗。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的我還是很稚嫩的。”

  彩雲(yun) 易散琉璃碎。經曆了諸多起伏後,miss A最終解散。在整個(ge) 過程中,她曾經曆過諸多至暗時刻:離開家鄉(xiang) 到國外的不適應、無法確定是否能出道的煎熬,以及在團體(ti) 解散後麵臨(lin) 的抉擇……然而,王霏霏並沒有放棄,而是誕生了一個(ge) 新的夢想:我要當演員。

  她勇闖演藝圈的這條道路,在2018這一年,翻開了名為(wei) “回國”的新篇章。

  王霏霏坦言,她對表演一直抱有嚐試的心,但回國後,必須直麵跨行的艱難,“你需要有一些機會(hui) ,需要做功課,需要真正地去想明白,你要不要重新開始一條新的道路。”

  “從(cong) 頭再來”這四個(ge) 字,說來容易,做來艱難。在王霏霏看來,歌手和演員這兩(liang) 個(ge) 身份,有著很大區別。歌手需要在舞台上展現出自己的魅力和力量,而演員則需要更加成熟內(nei) 斂,去理解和融入角色。

  比如,試戲就是一大難題。

  “因為(wei) 我沒有接受過專(zhuan) 業(ye) 的科班訓練,所以對我來說,試戲是特別難的。”王霏霏坦陳了轉型路上的艱辛:“肯定遭遇過挫折,因為(wei) 我在表演上完全是新人。為(wei) 什麽(me) 要用一個(ge) 新人?為(wei) 什麽(me) 不用有經驗的演員?如果我是導演、製片人的話,我應該也不會(hui) 選擇那個(ge) 時候的‘王霏霏’。”

  從(cong) 偶像到演員的轉變並非一步之遙。王霏霏選擇了勇敢麵對,在沉澱中等待機遇。“我很感謝《乘風破浪的姐姐》,它讓大家看到了我。這段經曆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浪姐》讓觀眾(zhong) 知道我、了解我、喜歡我,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轉折點。”

  因為(wei) 《浪姐》,王霏霏拿到了《我就是演員》節目組的邀約,然後遇到了她的偶像章子怡:“子怡姐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短短的三個(ge) 月有點像高端進修班,快速地讓我踏入演員這扇門,至少一隻腳能夠站到這邊來。”

  下一個(ge) 十三年 繼續迎接挑戰與(yu) 成長

  複盤,是王霏霏的習(xi) 慣。

  在作為(wei) 愛豆的日子裏,每一次演出結束後,她都會(hui) 和隊友一起回顧表演,討論得失,這使得她在麵對鏡頭時更加遊刃有餘(yu) ——成為(wei) 演員後,她同樣如此要求自己。

  因此對於(yu) 拍攝於(yu) 兩(liang) 年前、近期剛剛與(yu) 大眾(zhong) 見麵的作品《夏日奇妙書(shu) 》,王霏霏也在不斷複盤,給自己的表演“挑刺”。她表示,這種挑剔和反思是演員成長的重要過程。通過觀看自己的表演,她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和提升空間。

  “說實話,這部戲從(cong) 開拍到播出經曆了兩(liang) 年的時間,最後的成片和觀眾(zhong) 對於(yu) 這個(ge) 題材的接受程度,其實是無法預知的。”雖然在複盤自己的表演時能做到心態穩定,但對於(yu) 觀眾(zhong) 的評價(jia) ,王霏霏還是有些不安。“第一次擔任大女主的戲,而且是一人分飾六個(ge) 角色,對我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所以播的時候我特別忐忑,大家會(hui) 不會(hui) 說,‘她演戲也就這樣,還是去唱歌吧’。”

  “但是沒有想到,大家覺得王霏霏演戲還不錯。兩(liang) 年前的自己能拿到這個(ge) 評價(jia) ,我已經很心滿意足了。”王霏霏也談到了麵對負麵評價(jia) 的看法:“也有人說看不下去,說我長相比較老氣,說台詞接受不了,說什麽(me) 的都有,但我覺得這都OK。不可能讓全世界都喜歡你,對於(yu) 當時的王霏霏來說,隻要有人能夠認可,就是很大的肯定。”

  不難看出,在王霏霏的演員方法論中,“謙虛”二字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片場,王霏霏喜歡觀察其他演員的表演,尋找自己的不足。她說,這是一種海綿一樣的學習(xi) 過程,通過吸收其他演員的優(you) 點,提升演技。

  拍攝新劇《珍品》時,王霏霏有機會(hui) 與(yu) 郝蕾合作。她觀察到,郝蕾不僅(jin) 是非常敬業(ye) 且專(zhuan) 業(ye) 的演員,同時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師。拍攝過程中,郝蕾會(hui) 關(guan) 注其他演員的表現,給予建議和鼓勵,這種態度讓她深受啟發。

  沉穩、冷靜、成熟,出道13周年之際,如今的王霏霏已經具備了少女時期自己所向往的所有特質。青春和成長永遠是人類經久不衰的話題,因此王霏霏總是捫心自問:“你是大人嗎?”

  今天的王霏霏終於(yu) 可以對自己說:“對,我是大人了。”

  “25歲的王霏霏覺得,我們(men) 要開世界巡回演唱會(hui) ,然後我一定要發一張個(ge) 人專(zhuan) 輯,那是我的夢想。”王霏霏笑著說:“現在覺得比起夢想,短期的小目標更為(wei) 重要。因為(wei) 夢想雖然美好,但我們(men) 隻能靠日積月累,一步一步慢慢達到夢想的那扇門。”

  “下一個(ge) 13年,希望自己能有一首讓全國人民都知道的歌,一個(ge) 全國人民都認識的角色。如果能達到這兩(liang) 點,我覺得就夠了。”(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