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寫在第15個全民健身日之際

發布時間:2023-08-08 10:48:00來源: 新華社

  成都大運會(hui) 洋溢青春風采,貴州鄉(xiang) 村體(ti) 育揮灑健康活力……8月8日,中國將迎來第15個(ge) 全民健身日。

  讓更多中國人身體(ti) 壯起來、精神強起來!自2009年確立全民健身日以來,“運動是良醫”深入人心。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將全民健身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引領全民健身和衛生健康事業(ye) 實現全方位進步、取得曆史性成就。

  活力中國:全民健身事業(ye) 迎來大跨越

  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

  7月28日,聖火盤一經點燃,光芒盤旋上升,古老的“太陽神鳥”仿佛展翼騰飛。113個(ge) 國家和地區的6500名運動員相聚於(yu) 此,共同見證體(ti) 育的魅力。

  這是2023年7月28日拍攝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主火炬。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歡迎大家到成都街頭走走看看,體(ti) 驗並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萬(wan) 千氣象。”開幕式歡迎宴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出誠摯邀請。

  百年變遷,縮影於(yu) 此。體(ti) 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xing) 的夢想。

  “體(ti) 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xing) 則體(ti) 育興(xing) 。”2017年8月2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會(hui) 見全國體(ti) 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ge) 人代表等時強調,體(ti) 育代表著青春、健康、活力,關(guan) 乎人民幸福,關(guan) 乎民族未來。

  每一場運動盛會(hui) ,都在向世界展示活力的中國;每一個(ge) 躍動身影,都映射著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誕生了多項奧運紀錄。作為(wei) 最早對公眾(zhong) 開放的北京冬奧場館之一,這裏成為(wei) 眾(zhong) 多滑冰愛好者“打卡”的新地標。

  融入敦煌壁畫元素的滑雪大跳台“雪飛天”、國內(nei) 第一條雪車雪橇賽道“雪遊龍”……奧運榮光載入史冊(ce) ,一大批優(you) 質運動場地設施興(xing) 建並開放,中國“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成為(wei) 現實。

  2022年1月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五次實地考察北京冬奧籌辦工作時深刻指出:“從(cong) 體(ti) 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ti) 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麵小康、全麵現代化的題中之義(yi) 。它的意義(yi) ,小中見大。”

  推進體(ti) 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實施全民健身戰略,新時代譜寫(xie) 的現代化樂(le) 章致廣大而盡精微。

  站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對體(ti) 育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部署;把人民作為(wei) 發展體(ti) 育事業(ye) 的主體(ti) ,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wei) 體(ti) 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為(wei) 新時代全民健身事業(ye) 統攬全局、係統謀劃,作出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體(ti) 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

  頒布“十四五”體(ti) 育發展規劃,修訂體(ti) 育法,征求全民健身條例修訂意見,製定全民健身計劃,實施青少年體(ti) 育活動促進計劃……全民健身有了係統性、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需求,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千方百計解決(jue) “健身去哪兒(er) ”的難題——高架橋下建起運動公園,廢舊廠房化身體(ti) 育園區,“15分鍾健身圈”遍布城鄉(xiang) ,“運動教育”成為(wei) 熱門選項。

  “村超”,一個(ge) 接地氣的名字。進入夏天,西南大山裏的這項業(ye) 餘(yu) 足球賽事“火”遍大江南北。

  賽場上,球隊由當地村民選手“拚湊”而成:種菜的、賣魚的、建築工人、飯店廚師……他們(men) 因為(wei) 熱愛體(ti) 育而走到一起。

  現場數萬(wan) 觀眾(zhong) 山呼海嘯,社交媒體(ti) 上億(yi) 萬(wan) 人次圍觀,體(ti) 育迸發出的“幸福能量”撲麵而來,展現出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

  體(ti) 育強國的基礎在於(yu) 群眾(zhong) 體(ti) 育。邁向體(ti) 育強國之路,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更愉悅的健康之路。

  截至2022年底,全國體(ti) 育場地共有422.68萬(wan) 個(ge) ,體(ti) 育場地麵積37.02億(yi) 平方米;經常參與(yu) 體(ti) 育鍛煉的人數超5億(yi) ,城鄉(xiang) 居民達到國民體(ti) 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0%以上……

  從(cong) 貴州的“村超”“村BA”,到海南的“村排”,再到湖南、廣東(dong) 的龍舟賽,極大激發了億(yi) 萬(wan) 人民的體(ti) 育熱情,群眾(zhong) 體(ti) 育澎湃的內(nei) 生動力,成為(wei) 中國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推進全民健身的一個(ge) 新注腳。

  健康中國:加快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轉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體(ti) 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手段。

  7月23日,經過較長時間籌備,福建省體(ti) 育與(yu) 衛生健康融合協會(hui) 正式成立。

  這個(ge) 由當地體(ti) 育局和衛生健康委共同發起的組織,將著力發揮體(ti) 育在疾病預防、治療與(yu) 健康促進中的作用,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要推動健康關(guan) 口前移,建立體(ti) 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2020年9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ti) 育領域專(zhuan) 家代表座談會(hui) 上強調。

  “健康是1,其他都是後麵的0。”

  全民健身推進健康關(guan) 口前移,加快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中國不斷開創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一切努力都是讓健康這個(ge) “1”更加堅實。

  引導百姓想運動、能運動,健身、健康加速融合——

  張家口崇禮,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腳下,山地自行車、定向越野、登山等數十項戶外活動項目,吸引了天南海北的遊客。今年10月底前,河北省將建成15個(ge) 健身與(yu) 健康融合示範中心。

  江蘇,建有12個(ge) 省運動促進健康中心試點單位、100個(ge) 基層慢病運動健康幹預單位、134個(ge) 省級以上體(ti) 質測定與(yu) 運動健身指導站,體(ti) 衛融合工作機製加快完善。

  全國超過96%的縣區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建成健康食堂、健康步道等健康支持性環境8萬(wan) 餘(yu) 個(ge) ;大力推動群眾(zhong) 體(ti) 育和競技體(ti) 育全麵平衡發展,不斷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素養(yang) 水平提升到25.4%……

  “運動處方”防未病,全民健身成社會(hui) 新風尚——

  一張桌、幾把椅、若幹成員,曾是成都老體(ti) 協初創的全部“家當”。成立之初,成都僅(jin) 有6個(ge) 老年體(ti) 育組織。現在,全市老年體(ti) 育組織超過3500個(ge) ,覆蓋近300萬(wan) 老年人。

  協會(hui) 研發桌上冰壺球項目,創編全國健身球規定套路……在他們(men) 眼裏,運動不僅(jin) 僅(jin) 屬於(yu) 年輕人,也屬於(yu) 成都的“老果果”們(men) 。

  八段錦、五禽戲的練習(xi) 音樂(le) ,在城市公園響起;“運動處方”走近更多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患者……“多鍛煉、少生病”,科學鍛煉防未病成為(wei) 更多人的堅持,喜愛健身、追求健康的觀念蔚然成風。

  “體(ti) 醫融合”持續推進,高質量的健身“火”起來——

  劃船機訓練,臥式健身車……上海徐家匯趙巷片區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裏,已有不少老年人前來鍛煉身體(ti) 。100多位老人在這裏都有單獨的健康檔案。

  整合體(ti) 育、養(yang) 老、衛生健康等公共服務資源,長者運動健康之家提供了科學健身指導、運動康複訓練、健康知識普及等“一站式”運動康養(yang) 服務。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推動“體(ti) 醫融合”,要充分發揮科學健身在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康複等方麵的特色作用,積極推廣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運動健康服務。

  堅持以增強人民體(ti) 質、提高全民族身體(ti) 素質和生活質量為(wei) 目標,中國不斷健全更高水平的健身與(yu) 健康服務,讓人民身心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幸福中國: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從(cong) 有到優(you) ”

  福州,登山健身,由來已久。

  行走在依山而建、全長約19公裏的森林步道,如同漫步在林木上空,綠蔭環繞。這裏是百姓休閑健身的好去處,被當地人親(qin) 切地稱為(wei) “福道”。

  從(cong) 推動群眾(zhong) 登山健身,到普及全民健身運動,從(cong)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確立,再到健康中國戰略部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於(yu) 增強人民體(ti) 質、提高全民族身體(ti) 素質和生活質量的關(guan) 切一以貫之。

  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和參與(yu) 國際體(ti) 育合作的程度,也是一個(ge) 國家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位置,新征程上繼續促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從(cong) “有”向“優(you) ”轉變。

  運動從(cong) “小”抓起,身體(ti) 素養(yang) 、精神狀態全方位提高——

  秦嶺山穀,寥廓幽遠。走進陝西省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便能看到教室裏的護眼燈、坐姿矯正器,還有專(zhuan) 門設置的近視防控教室和視力保健室,更好保護孩子們(men) 的“明眸”。

  “讓孩子們(men) 跑起來”“要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體(ti) 育鍛煉是增強少年兒(er) 童體(ti) 質最有效的手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叮囑,牢牢記在萬(wan) 千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多部門印發文件加強和改進學校體(ti) 育工作,讓更多孩子體(ti) 驗運動的快樂(le) ;中小學生每天校內(nei) 體(ti) 育活動時間不少於(yu) 1小時;讓每個(ge) 青少年較好掌握1項以上運動技能……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xi) 和體(ti) 育鍛煉協調發展,讓青少年形成終生的愛好和運動習(xi) 慣。

  適應健身新需求,“軟硬件”支撐體(ti) 係更完善——

  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基本建立,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達到2.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ti) 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實現“農(nong) 村青年普遍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

  從(cong) 公園到社區、從(cong) 線下到線上,隨著健身方式的轉變,健步走、路跑、馬拉鬆、飛盤等越來越多的健身項目走近你我。新建、改擴建1000個(ge) 以上體(ti) 育公園,加強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推動體(ti) 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體(ti) 育消費需求……全民健身的支撐體(ti) 係將不斷健全。

  倡導全齡友好理念,向著體(ti) 育強國邁進——

  秋分之時,錢塘江畔。

  40多個(ge) 國家1.2萬(wan) 餘(yu) 名運動員將齊聚杭州,為(wei) 世界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亞(ya) 運盛會(hui) ,向世界傳(chuan) 遞“體(ti) 育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此前全麵竣工並通過賽事功能驗收的56個(ge) 競賽場館、31個(ge) 訓練場館陸續向社會(hui) 開放,已有近1000萬(wan) 人次在這些場館健身。

  體(ti) 育既是國家強盛應有之義(yi) ,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揮大型賽事對全民健身的促進作用,“還館於(yu) 民”讓更多人感受健身魅力;充分利用邊角地、口袋公園等城市空間,為(wei) 公眾(zhong) “見縫插針”打造健身“金角銀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正不斷強起來。

  人民健康是社會(hui) 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共同追求。

  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製定專(zhuan) 門性法律,無障礙環境建設與(yu) 適老化改造相結合;著力保障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ti) 的運動權益,提高廣大職工的參與(yu) 度……推動構建全民健身參與(yu) 主體(ti) 多元化、供給內(nei) 容多元化、供給模式多元化的格局,讓更多人“動”起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溫情”盡現。

  北京冬奧會(hui) 結束後一年多,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巴赫依然記憶猶新:“裏程碑”一詞都不足以概括其意義(yi) 。正如法國《回聲報》網站當時的文章所寫(xie) :一個(ge) 更富裕、更強大的中國向全球觀眾(zhong) 傳(chuan) 達出自信。

  為(wei) 人民健康築基,為(wei) 自信自立鑄魂。

  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健康之路,必將書(shu) 寫(xie) 讓14億(yi) 多中國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溫暖答卷。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