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全力抗擊洪澇災害 捍衛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近日,受台風“杜蘇芮”影響,黑龍江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多地受災,交通、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毀。黑龍江全力做好洪澇應急搶險救援,安置受災群眾(zhong) ,修複受損基礎設施,力爭(zheng) 將災害損失降至最小。
拉林河等25條河流超警戒水位,黑龍江連發強對流預警等多個(ge) 預警,哈爾濱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一級……災情之下,人們(men) 在與(yu) 時間賽跑。
8月4日18時,螞蟻河延壽水文站水位100.32米,迎有記錄以來最大洪水。當日22時左右,延壽鎮南堤防出現潰口。洪流已襲進村莊,需連夜轉移受災群眾(zhong) 。5日,哈爾濱森林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中隊長高海龍等前往延壽鎮一處村莊用橡皮艇轉運受災群眾(zhong) ,截至目前救援隊已累計轉移受災群眾(zhong) 700餘(yu) 人。
“4日晚上8點我們(men) 接到通知疏散平房居民,連夜給200多戶居民打電話,挨家挨戶敲門通知居民盡快轉移。”延壽縣延壽鎮團結東(dong) 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趙秀媛說,確保居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牡丹江市是此次受災較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5日,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牡丹江市二發電小區有3名群眾(zhong) 被內(nei) 澇圍困,其中兩(liang) 人雙腿不便、無法行走,另有一位老人需乘坐輪椅,必須依靠救援轉移至安全地帶。
指揮中心立即調派1車8人攜帶救援裝備趕往現場,社區周邊地區積水已接近腰部,車輛無法靠近。現場指揮員帶領救援人員徒步涉水兩(liang) 公裏到達被困人員所處位置,接力將兩(liang) 名腿部殘疾人員背至安置點,抬著輪椅將被困老人轉移至附近兒(er) 子家中。
“感謝你們(men) !”受困老人的兒(er) 子見到救援隊員時激動地說。
多地出現內(nei) 澇的五常市,臨(lin) 時啟用雅臣中學作為(wei) 群眾(zhong) 集中安置點。今年76歲的興(xing) 盛鄉(xiang) 村民王桂蘭(lan) 4日早上來到這個(ge) 安置點。“到安置點時已經過了發早餐的時間,但一聽說我還沒吃早餐,工作人員就給我拿了麵包和粥。我擔心過幾天找不到回村的路,他們(men) 說會(hui) 送我回去,有他們(men) 在安心多了。”王桂蘭(lan) 說。
隨著一些地區的洪水漸漸退去,恢複生產(chan) 生活的行動正在開始。
6日一早,在尚誌市尚誌鎮麗(li) 水嘉園小區地下停車場,排洪排澇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記者看到,在停車場入口處,4台水泵不間斷地將積水抽出。“我們(men) 還在不斷調配物資,力爭(zheng) 盡快排盡積水。”在現場指揮排澇工作的尚誌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主任王德全說。
受洪水衝(chong) 擊,尚誌市部分村鎮出現通信基站損壞、電線杆倒斷等情況。5日,搶修人員蹚著水,第一時間進行停電倒閘等操作,保證主線路正常運行。
尚誌市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負責人白光明告訴記者,洪澇災害發生後,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尚誌市供電分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先後出動搶險人員496人,搶修車輛136台。截至6日12時,累計恢複送電10千伏線路16條,1.8萬(wan) 用戶恢複供電。
記者走訪了解到,尚誌市農(nong) 技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已經分6組前往各個(ge) 鄉(xiang) 鎮,進行農(nong) 作物受災後技術指導和病蟲害預防。尚誌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魏錦勝告訴記者,本次強降雨中,不同區域農(nong) 作物受災程度不一,要分區域、分地塊進行救助。
“連日來,哈爾濱、牡丹江向五常、尚誌、海林等地受災地區派出了20餘(yu) 個(ge) 工作組和專(zhuan) 家組,調度解放軍(jun) 、武警、消防救援等力量全麵開展搶險救災。”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王偉(wei) 說,2日以來,全省共出動各類應急搶險隊伍191支,人員共計3萬(wan) 餘(yu) 人。(記者:劉昊東(dong) 、金地、黃騰、戴錦鎔、孫曉宇、董寶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