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百戲之祖”秦腔:“吼”出粗獷與豪邁

發布時間:2023-08-10 16: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秦腔,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劇種,同時也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feng) 富、最龐大的聲腔體(ti) 係,遍及中國西北地區,流行甚廣,堪稱“百戲之祖”。

  【解說】近日,中新社記者走進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探尋秦腔的曆史與(yu) 魅力。

  【同期】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副院長 潘彩虹

  秦腔到(在)秦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它過去就叫梆子戲,包括“山東(dong) 梆子”“河北梆子”,都簡稱梆子戲,所以秦腔就是咱們(men) 戲曲的鼻祖,它應該有2000 (2200)多年的曆史了。

  【解說】不同於(yu) 其他戲劇,秦腔的表演技藝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被稱為(wei) 吼秦腔。

  【同期】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副院長 潘彩虹

  咱們(men) 陝西流傳(chuan) 的是“八百裏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wan) 兒(er) 女齊吼秦腔”。這個(ge) 秦腔它的特點就是吼出來的,尤其這個(ge) 花臉演員,他就是吼出來的,所以叫吼秦腔。

  【解說】秦腔用“吼”的特點展現了西北人性格的粗獷與(yu) 豪邁,同時輔以“噴火、帽翅、甩發、水袖”等視覺技巧,通過劇中人物特點與(yu) 技巧相結合的方式,呈現出精彩的舞台效果,深受西北地區人民的喜愛。

  【同期】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副院長 潘彩虹

  因為(wei) 咱們(men) 老百姓喜歡一個(ge) 是忠義(yi) ,第二個(ge) 是保家衛國,基本上每出劇目都是教化育人,看了(得)老百姓都非常感動,有些劇目看得老百姓直流眼淚。

  【解說】秦腔在西北的火熱不止一陣,經曆過歲月的洗禮,文化依然被一代代人所接受與(yu) 傳(chuan) 承。

  【同期】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副院長 潘彩虹

  現在說實在的有一個(ge) 現象,我發現傳(chuan) 統文化,尤其近幾年來這個(ge) 年輕人越來越喜歡,而且年輕化,有些十幾歲,還有些五、六歲。你看我們(men) 下去送戲下鄉(xiang) 或者是商業(ye) 演出,底下小孩(在)舞台邊就爬滿了。

  【解說】秦腔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瑰寶,是戲曲音樂(le) 文化發展的根基,它深刻詮釋了漢文化的發展,成為(wei) 了中華民族精神財富的組成部分。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