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海河流域退洪階段仍在繼續

發布時間:2023-08-22 11:0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今天從(cong) 水利部了解到,目前,海河流域各河係洪水仍處於(yu) 退水階段,防汛工作不能有絲(si) 毫鬆懈。

  海河流域各河係洪水仍處於(yu) 退水階段

  7月28日到8月1日期間,受台風“杜蘇芮”北上與(yu) 冷空氣共同影響,海河全流域出現強降雨過程。受其影響,海河流域有2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8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海河流域發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

  水利部副部長 劉偉(wei) 平:運用84座大中型水庫攔洪28.5億(yi) 立方米,調度北關(guan) 、盧溝橋等關(guan) 鍵樞紐有序分泄洪水,啟用8處蓄滯洪區分洪蓄洪滯洪,最大蓄洪25.3億(yi) 立方米,充分發揮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防洪減災綜合作用,最大限度減少洪水影響和損失。

  眼下,海河流域各河係洪水仍處於(yu) 退水階段,水利部已督促指導有關(guan) 地區高度重視退水期堤防,尤其是浸泡時間較長的蓄滯洪區圍堤、重要行洪河道堤防的防守,保障安全。目前,我國尚處於(yu) 主汛期,仍可能出現暴雨洪水過程和台風登陸,西北等地旱情可能持續發展,汛情旱情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防汛抗旱不能有絲(si) 毫懈怠。

  啟用的8個(ge) 蓄滯洪區內(nei) 洪水正逐步退水

  水利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特大洪水發生期間,啟用的8個(ge) 蓄滯洪區內(nei) 洪水目前正逐步退水。

  海河流域地形是三麵山區與(yu) 平原區近乎直接相交,丘陵過渡區很短,太行山、燕山迎風坡是華北暴雨中心,河流呈扇形分布,河流洪水陡漲陡落,洪峰高、洪量集中,傳(chuan) 播時間短。

  此次海河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先後啟用了永定河泛區、小清河分洪區、蘭(lan) 溝窪、東(dong) 澱、大陸澤、寧晉泊、獻縣泛區、共渠西8個(ge) 蓄滯洪區,合計最大蓄洪25.3億(yi) 立方米。通過啟用蓄滯洪區,大大削減了河道洪峰流量,使洪水經河道平穩下泄入海,確保了防洪保護區安全,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主任 喬(qiao) 建華:目前,小清河分洪區、大陸澤、共渠西已全部退水,永定河泛區、蘭(lan) 溝窪、寧晉泊、獻縣泛區預計近日完成退水,東(dong) 澱預計9月20日前後完成退水。

  加快水毀工程修複 增強流域防洪減災能力

  水利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次海河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暴露出海河流域防洪減災體(ti) 係的薄弱環節。下一步水利部將加快水毀工程修複,全麵增強流域防洪減災能力。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暴露出海河流域防洪減災體(ti) 係的薄弱環節。具體(ti) 來講,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較弱,有的河流難以第一時間準確預判洪水情況;海河流域有些河流上遊防洪控製性水庫尚未建成,洪水攔蓄能力不足,山區洪水直接進入平原;一些河道多年不行洪、淤積嚴(yan) 重,部分河道及堤防建設不達標,所以行洪能力達不到規劃的要求;蓄滯洪區建設滯後,特別是進退洪設施不完善,影響了有效的分蓄洪水。水工程聯合調度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撐不足,洪水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不夠,影響洪水精準調度。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 張祥偉(wei) :水利部已經部署了對這次特大洪水的複盤,總結經驗,查找薄弱環節,製定下一步措施。全麵排查這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的工程損毀情況,汛後立即開展水毀工程修複工作,明年汛前基本修複水毀水利設施。加快推進防洪控製性水庫和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增強洪水調蓄能力。

  同時,實施海河骨幹河道重要堤防達標建設三年行動。加快推進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治理。加快推進重點區域防洪工程體(ti) 係建設,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確保城市防洪安全。加快推進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為(wei) 防洪調度決(jue) 策管理提供支持。強化蓄滯洪區管理和河湖庫空間管控,加強水行政執法,嚴(yan) 厲打擊侵占岸線庫容、妨礙河道行洪等行為(wei) ,保障防洪排水通道通暢,確保行洪安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