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書展閉幕:上海何以成為“書香之城”?
中新網上海8月23日電 (王笈)8月22日21時,2023上海書(shu) 展送別最後一位讀者,浦江之濱“外灘之窗”大屏亮起“致敬閱讀,感恩讀者”“2024,我們(men) 相約,不見不散”。
2月北京圖書(shu) 訂貨會(hui) ,7月全國圖書(shu) 交易博覽會(hui) ,8月上海書(shu) 展……今年以來,中國各地書(shu) 業(ye) 展會(hui) 恢複常態,出版發行行業(ye) 展現出令人振奮的信心與(yu) 活力。本屆上海書(shu) 展進一步開放辦展,吸引了全國20多家出版集團、350餘(yu) 家出版社攜18萬(wan) 餘(yu) 種精品圖書(shu) 參展,主會(hui) 場入場近30萬(wan) 人次,成為(wei) 今夏上海的熱門“打卡地”。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彭衛國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書(shu) 展已走過20個(ge) 年頭,讀者對此十分期待。在他看來,上千場閱讀活動、數百位大師名家、長長的購票隊伍、熙熙攘攘的淘書(shu) 場麵,是上海書(shu) 展的“熱度”;現場導覽、駐場醫療服務、打包快遞、細心周到的誌願者等,是上海書(shu) 展的“溫度”;始終把讀者放在最高位置,不斷滿足廣大讀者的高品質閱讀需求,是上海書(shu) 展“成長”的不竭動力。
彭衛國指出,上海書(shu) 展的主題是“我愛讀書(shu) ,我愛生活”,說明了閱讀與(yu) 上海這座城市的關(guan) 係。“上海書(shu) 展從(cong) 一開始就定位為(wei) 全民閱讀的推廣平台,從(cong) ‘國際文學周’到‘書(shu) 香滿城’,今年又第一次把分會(hui) 場開到了福建三明,功能不斷拓展,但初心不改。上海書(shu) 展已經成為(wei) 一張文化名片,這張名片的成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久久為(wei) 功。”
近現代以來,上海一直是中國出版重鎮,匯聚了眾(zhong) 多出版機構、文化名人及各類優(you) 秀文化資源。上海出版界在時代大潮中銳意改革、勇於(yu) 創新,以不同時期的出版精品見證、培育了上海城市精神的不斷豐(feng) 富。這些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為(wei) 上海的“書(shu) 香之城”建設奠定了基礎。
“上海高校多、人文氛圍濃、民眾(zhong) 文化素養(yang) 高,是上海‘書(shu) 香之城’建設的一個(ge) 內(nei) 在動力。”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鄭崇選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以來,上海持續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公共圖書(shu) 館“總分館”架構和機製不斷完善,與(yu) 閱讀活動相結合的實體(ti) 書(shu) 店、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接連湧現,國有和民營互相補充,為(wei) “書(shu) 香之城”建設提供了充分的物理空間和設施基礎;出台《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yu) 促進條例》及多項針對出版社、實體(ti) 書(shu) 店、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支持與(yu) 扶持政策,給予了“書(shu) 香之城”重要的政策支撐。
鄭崇選說,期待“書(shu) 香之城”成為(wei) 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中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在提升民眾(zhong) 文化素養(yang) 、城市文明程度、城市軟實力等方麵發揮更大作用。“也希望上海書(shu) 展發揮更大的連接功能,不僅(jin) 僅(jin) 是在8月開展的這幾天,還要與(yu) 日常生活、文化消費,以及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文化活動連接起來,從(cong) 而產(chan) 生更大的文化輻射和文化影響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