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異寵”非法交易,平台不能總是留“口子”

發布時間:2023-08-23 16:16:00來源: 新京報

  當今,寵物市場的交易範圍早已不限於(yu) 貓、狗、魚、鳥等傳(chuan) 統動物,蛇、壁虎等爬行、兩(liang) 棲、節肢類動物,也通過網絡平台火速“出圈”。據新京報報道,日前,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就“異寵”市場存在的三大問題和風險進行了提示,其中之一就是,網絡平台審查不力,易成“異寵”非法交易“溫床”。

  相對於(yu) 一般寵物,“異寵”種類繁多,它們(men) 更多依賴於(yu) 網絡交易。盡管大多商家都聲稱兜售的“異寵”無毒害,但亂(luan) 象比比皆是。比如,有的“異寵”屬於(yu) 國家保護動物,有的屬於(yu) 外來入侵物種。它們(men) 在網絡平台上被銷售,其實都屬於(yu) 違法行為(wei) 。

  我國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網絡交易平台對其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負有審查管理義(yi) 務,以禁止違法商品交易,保障人身財產(chan) 安全。但如今網絡上的“異寵”違法交易空間還是不容低估。如2018年,陝西一大學生在網上居然購買(mai) 到了一條劇毒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銀環蛇,後被咬傷(shang) ,最終送醫不治。

  在很大程度上,各大網絡平台是“異寵”的一個(ge) 重要出口。隻有徹底堵住這個(ge) 口子,才能有效遏製“異寵”市場的無序蔓延。為(wei) 此,平台方麵應當守土有責,依法履行該有的監管和信息審核義(yi) 務。

  當然,這也需要在相關(guan) 部門和網絡平台之間建立順暢、高效的信息互通機製。那些存在安全隱患的“異寵”種類信息,不妨同步通報給網絡平台,最大程度壓縮因為(wei) 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管控漏洞。

  同時,還可以考慮設立“黑名單”製度,將不允許交易的“異寵”種類向社會(hui) 公開,並保持及時更新,以增強全社會(hui) 對“異寵”的認知,提高對違法交易的監督能力。

  如今,寵物市場已是妥妥的千億(yi) 市場。對於(yu) 那些不合規的,遊離於(yu) 灰色地帶的交易,必須強化管控和治理。這是平台履行好社會(hui) 責任的基本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長遠發展需要。

  □楊末(媒體(ti) 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