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塞外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
央視網消息(記者 隋佳桐 王靜遠 邢明):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館館區是國家一級曆史類博物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為(wei) 一體(ti) 的多功能現代化博物館。
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館館區副館長張小明介紹,從(cong) 2022年2月開始,赤峰博物館根據赤峰曆史發展脈絡,先後對展廳基本陳列進行了全麵提升。
目前館內(nei) 設四個(ge) 基本陳列展廳,分別是“日出紅山”“古韻青銅”“契丹華韻”“和同一家”,分別展示了赤峰燦爛的史前文化、草原青銅文化、遼文化及元明清時期北方各民族共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遺存。
張小明表示,改動後的陳列文本更加突出多民族融合的曆史史實。譬如在“契丹華韻”展廳,博物館特意設置了“南北交融”的單元板塊;“和同一家”展廳充分展現了元明清時期以來在赤峰大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農(nong) 牧交錯、民族融合的“北疆文化”,以及各族人民為(wei) 中華民族的一體(ti) 化進程作出的重要貢獻。
“一個(ge) 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曆史發展。張小明表示,赤峰博物館讓優(you) 秀民族文化通過實景實事得到充分展現,是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曆史事實的有效載體(ti) ,有利於(yu) 引導群眾(zhong) 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堅定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為(wei) 了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活起來,赤峰博物館創新展覽形式,結合數字大屏、VR眼鏡、互動換裝等最新展覽科技手段的多媒體(ti) 硬件設施,提升觀眾(zhong) 的參與(yu) 感與(yu) 互動感。
張小明介紹,博物館會(hui) 精心策劃各類活動,以滿足各個(ge) 年齡段觀眾(zhong) 不同的需求。以青少年為(wei) 例,赤峰博物館針對青少年群體(ti) 定期推出各類精心編排的社教活動,以寓教於(yu) 樂(le) 的方式,傳(chuan) 播曆史文化知識。此外,赤峰博物館還創新推出了“夜場”模式及各類研學課程等多樣服務產(chan) 品,“希望能為(wei) 展示中華文化魅力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嚐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