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腳下的“90後”:守正創新草原音樂,還會跳敦煌舞
中新網蘭(lan) 州8月31日電 (田鵬鶴)“我們(men) 肅北烏(wu) 蘭(lan) 牧騎有一個(ge) 樂(le) 隊叫德吉組合,我是鼓手兼呼麥手,我特別享受鼓點帶來的那種激動澎湃的感覺。”甘肅省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烏(wu) 蘭(lan) 牧騎聲樂(le) 演員巴圖格旗說,如今,26歲的他希望通過自己和夥(huo) 伴的努力,編創出更多的蒙古族新民歌,讓年輕人能通過音樂(le) ,愛上肅北,愛上蒙古族文化。
肅北縣烏(wu) 蘭(lan) 牧騎始建於(yu) 1974年,是甘肅唯一的少數民族邊境縣文藝團體(ti) 。自成立以來,他們(men) 紮根肅北草原,像一個(ge) 流動的“喇叭”、移動的“舞台”,載歌載舞將歡樂(le) 帶給肅北縣民眾(zhong) 。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無意間看到了烏(wu) 蘭(lan) 牧騎的演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cong) 那時起我就堅定了以後要回到肅北,加入烏(wu) 蘭(lan) 牧騎的夢想。”巴圖格旗說,近年來,德吉組合在多個(ge) 比賽和演出中脫穎而出,成為(wei) 西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蒙古族樂(le) 隊。現在很多蒙古族樂(le) 隊會(hui) 把說唱、搖滾等加入到蒙古族音樂(le) 中,也希望自己和夥(huo) 伴們(men) 能創造出更多好聽的蒙古族音樂(le) 。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是甘肅唯一一個(ge) 以蒙古族為(wei) 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他們(men) 常年生活在雪山之下,因此也被稱為(wei) 雪山蒙古族。
從(cong) 小熱愛舞蹈的塔娜,已經是家族中第三代烏(wu) 蘭(lan) 牧騎成員。如今,27歲的她已經有著上千場的舞台經驗,塔娜說,剛開始學習(xi) 舞蹈隻是擺擺動作,讓大家感覺美就對了。後來發現舞蹈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東(dong) 西,“如果你思念家鄉(xiang) 的話,可以用你的舞蹈表達出來。如果你特別思念母親(qin) ,也可以用舞蹈表現出來。”
“我們(men) 在平時編舞的過程中,就會(hui) 挖掘肅北的特色,比如說我們(men) 的禮儀(yi) 文化、出嫁習(xi) 俗,都會(hui) 搬到舞台上。我們(men) 也會(hui) 跳藏族舞、新疆舞、敦煌舞,就希望讓大家知道在雪山腳下還有這樣一支文藝團體(ti) 。”肅北縣烏(wu) 蘭(lan) 牧騎舞蹈演員塔娜說。
肅北除了蒙古族以外還有裕固族、藏族、哈薩克族等11個(ge) 民族,肅北烏(wu) 蘭(lan) 牧騎在舞蹈創作過程中,各民族文化都有所借鑒互通。肅北烏(wu) 蘭(lan) 牧騎展現出了別樣的蒙古族“味道”。
近年來,肅北烏(wu) 蘭(lan) 牧騎以雪山蒙古族旅遊文化、草原民族民俗文化為(wei) 題材,創作了近300個(ge) 反映民族地區建設成就與(yu) 變遷的舞蹈和聲器樂(le) 作品。經過多年的演變發展,融入了諸多現代元素的肅北烏(wu) 蘭(lan) 牧騎近年頻頻亮相於(yu) 國內(nei) 各地的舞台,原汁原味的草原古老文化與(yu) 現代元素擦出火花,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