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夜經濟”火爆“出圈”
一座東(dong) 北小城,如何能更有活力、更能吸引年輕人?梅河口給出的答案是:差異化發展夜經濟。
梅河口涼爽的夏日,夜幕還未降臨(lin) ,記者看到很多人結伴前往“東(dong) 北不夜城”。遊客覆蓋周邊多個(ge) 縣區,也有不少遊客來自全國各地。這個(ge) 關(guan) 東(dong) 風格文旅消費主題街區,讓小城梅河口成功“出圈”。
張雨萌是土生土長的梅河口姑娘。在大連讀完大學後,回到家鄉(xiang) ,考了公務員。在她記憶中,以前的梅河口,晚上少有可“打卡”的去處。現在,每當有外地朋友來梅河口,她都會(hui) 推薦對方去逛逛“東(dong) 北不夜城”。
梅河口是吉林省直管縣級市、省級新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小城地處長白山餘(yu) 脈,輝發河穿城而過,市內(nei) 共有大小河流55條,湖光山色。但一直少有人知,不溫不火。
2021年,文化旅遊街區策劃人劉磊帶著團隊來到梅河口。用17天時間,打造出爆款的“東(dong) 北不夜城”。2021年4月30日,“東(dong) 北不夜城”首日開業(ye) ,迎來了38萬(wan) 人次遊客。2022年,全年運營166天,共接待遊客422萬(wan) 人。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出台政策鼓勵發展夜間經濟,對於(yu) 梅河口這座小城來說,如何能抓住發展新機遇,差異化發展夜經濟?
西安有濃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大唐不夜城是大型仿唐建築群,投資巨大,這樣的模式顯然不適合梅河口這個(ge) 東(dong) 北小城。劉磊說,很多人認為(wei) 做文旅項目就是大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卻未必能夠吸引來客流。
小城梅河口選擇了“輕資產(chan) ”運作,主張用新理念、新創意吸引遊客。籌建第一年,街區使用了47個(ge) 創意集裝箱,集裝箱頂部采用三角梅設計,塗裝采用戲劇元素,國風古韻結合關(guan) 東(dong) 文化,打造出夜遊文旅項目。
受季節因素影響,每年“東(dong) 北不夜城”隻營業(ye) 5個(ge) 月。隻有不斷增加新內(nei) 容,街區才能有長久吸引力,遊客才願意多次光顧。今年開業(ye) 前,“東(dong) 北不夜城”繼續升級,主街區整合原有的陝西街、雲(yun) 南街、月亮灣、四川街,形成了總長2000多米、占地麵積近3萬(wan) 平方米的文旅消費集聚區。在“東(dong) 北不夜城”裏,除了特色美食,還有國風演藝、篝火晚會(hui) 以及各類主題活動,都是年輕人喜歡的元素。
記者從(cong) “東(dong) 北不夜城”了解到,暑期以來,平均每天遊客量達3.7萬(wan) 人次,最高時客流量8.6萬(wan) 人次。
“東(dong) 北不夜城”裏的陝西美食街很受歡迎,大部分商戶專(zhuan) 門從(cong) 陝西過來入駐。陝西鹹陽人劉筱凡是第一批入駐“東(dong) 北不夜城”的陝西商戶。此前,她一直在陝西做肉夾饃生意。2021年,“東(dong) 北不夜城”招商團隊找到她,通過試吃和評估後,向她發出了來梅河口開店的邀請,免費提供往返機票,提供多項支持和減免政策。
現在,劉筱凡在“東(dong) 北不夜城”陝西街的肉夾饃檔口,每天銷售額數千元不等。讓她高興(xing) 的是,營業(ye) 額還在逐年增加。
隨著夜經濟在梅河口不斷升溫,當地對海鮮廣場夜市也進行升級改造,集合了特色門市、小吃攤位、汽車尾箱等多種形式,吸引了不少遊客來此品嚐和采購海鮮。
這座小城還嚐試打造水上餐廳,在當地人民公園湖畔旁停放著12艘大小不一的船隻,作為(wei) 水上餐飲區。碼頭上擺放著傳(chuan) 統餐桌和啤酒吧台、燒烤爐架。在這個(ge) 餐廳,當地的精釀啤酒、梅河大冷麵、特色燒烤作為(wei) 當地美食被重點推薦。
在“東(dong) 北不夜城”的大門樓旁,有“點亮東(dong) 北 從(cong) 梅河口開始”幾個(ge) 大字。對梅河口而言,這不隻是口號,更是對未來的期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