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論壇·溫故】順理而舉易為力,背時而動難為功

發布時間:2023-09-04 14:5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楊麗(li) 雯(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基地研究員)

  習(xi) 近平主席在2023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閉幕式上發表題為(wei) 《深化團結合作 應對風險挑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致辭,其中引用古語“順理而舉(ju) 易為(wei) 力,背時而動難為(wei) 功”強調,過去幾十年,人類取得了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的顯著成果,就是因為(wei) 吸取了兩(liang) 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教訓,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曆史潮流,開辟了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間正道。

  “順理而舉(ju) 易為(wei) 力,背時而動難為(wei) 功”出自唐代房玄齡等人所著《晉書(shu) ·宣帝紀》,意指做事順乎義(yi) 理,就容易見效;行動違背時勢,就難以成功。中國古代賢哲常將“理”與(yu) “時”作為(wei) 一對範疇,認為(wei) 曆史發展的規律性體(ti) 現在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客觀趨勢中,因而做事要順應時勢、把握規律。戰國時期,商鞅就曾提出“聖人知必然之理,必為(wei) 之時勢,故為(wei) 必治之政,戰必勇之民,行必聽之令”,強調要依據曆史發展的必然性來為(wei) 政行令。《周易·艮·彖辭》所講“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也傳(chuan) 達出動靜行止隻有適應時勢發展才能有光明前景的意思。從(cong) 曆史中走來,中國人清醒地認識到“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總結出親(qin) 仁善鄰、協和萬(wan) 邦之道。中華民族始終主張和合與(yu) 共、以和為(wei) 貴、和而不同,順應這樣的發展之理、曆史之勢,與(yu) 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發展友好合作關(guan) 係。

  當今世界變亂(luan) 交織,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hui) 走到了關(guan) 鍵當口。“是堅持合作與(yu) 融合,還是走向分裂與(yu) 對抗?是攜手維護和平穩定,還是滑向‘新冷戰’的深淵?是在開放包容中走向繁榮,還是在霸道霸淩中陷入蕭條?是在交流與(yu) 互鑒中增進互信,還是讓傲慢與(yu) 偏見蒙蔽良知?”習(xi) 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曆史的鍾擺朝向何方,取決(jue) 於(yu) 我們(men) 的抉擇。實踐充分證明,人類是休戚與(yu) 共的命運共同體(ti) ,當今世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麵對共同挑戰,維護一己私利、遏製別國發展的“逆流而動”行為(wei) ,終將害人害己、不得人心,隻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各國人民企盼的,不是“新冷戰”,不是“小圈子”,而是一個(ge)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一個(ge) 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習(xi) 近平主席借“順理而舉(ju) 易為(wei) 力,背時而動難為(wei) 功”的典故,向全球闡明應對世界之變的中國方案。

  秉持全球發展倡議,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每個(ge) 國家都有發展的權利,各國人民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人間正道。發展是各國不可剝奪的權利,不是少數國家的“專(zhuan) 利”。金磚國家要做發展振興(xing) 道路上的同行者,反對“脫鉤斷鏈”、經濟脅迫。要聚焦務實合作,特別是數字經濟、綠色發展、供應鏈等領域,促進經貿和財金領域往來與(yu) 交流。要加快推進倡議合作,強化全球發展動能,全麵深入推動世貿組織改革,應對共同挑戰,增進各國人民福祉。

  秉持全球安全倡議,努力實現普遍安全。《管子·正世》有雲(yun) “利莫大於(yu) 治,害莫大於(yu) 亂(luan) ”,表明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沒有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一切都無從(cong) 談起。良好的安全環境成為(wei) 各國人民的殷切期盼。國際社會(hui) 迫切希望消除衝(chong) 突和戰爭(zheng) 的根源,找到世界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事實表明,國際安全不可分割。犧牲別國利益,不斷擴大軍(jun) 事同盟、拓展自身勢力範圍、擠壓別國安全空間,以圖謀求自身絕對安全,最終會(hui) 傷(shang) 及自身,導致各國都不安全。隻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才能走出一條普遍安全之路。

  秉持全球文明倡議,堅持文明交流互鑒。“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明多姿多彩、發展道路多元多樣,這是世界應有的樣子。人類曆史不會(hui) 終結於(yu) 一種文明、一種製度,正因為(wei) 各國曆史、文化、製度不盡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文明的交往互動豐(feng) 富了文明的多樣性,塑造了文明發展的可能性。人類文明的共性、共識正是在交往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金磚國家不斷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不斷加強文化、教育等領域豐(feng) 富多彩的合作,有利於(yu) 夯實金磚合作的民意基礎,有利於(yu) 促進不同文明百家爭(zheng) 鳴、百花齊放,打破交流壁壘,賡續人類文明的薪火,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意盎然。

  時代大潮奔騰不息,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wei) 轉移。盡管國際形勢風雲(yun) 變幻,但開放發展的曆史大勢不會(hui) 變,攜手合作、共迎挑戰的願望也不會(hui) 變。我們(men) 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更要把準方向、掌握節奏。“積力之所舉(ju) ,則無不勝也;眾(zhong) 智之所為(wei) ,則無不成也。”隻要世界各國團結起來、共行天下大道,攜手同心、行而不輟,匯聚起合作共贏的磅礴偉(wei) 力,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挑戰,譜寫(xie)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新篇章,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4日 02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