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黑龍江:廢棄礦坑變身美麗湖泊

發布時間:2023-09-05 10:4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山體(ti) 裸露、植被受損的廢棄礦山,如何變身成為(wei) 郊野旅遊熱門打卡地?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走出了一條生態發展路。9月3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團來到寶清縣翡翠湖礦坑公園。記者看到,雖然已是傍晚,公園內(nei) 遊人仍然很多,這裏集合了野外露營、婚紗攝影、燈光秀、卡丁車運動、科普教育、森林康養(yang) 等項目和功能。

  寶清縣第一小學的學生正在這個(ge) 礦坑公園內(nei) 參加研學活動,帶隊老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學生來這裏不僅(jin) 可以看山玩水,還可以體(ti) 驗和了解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據了解,寶清縣是國家11個(ge) 重點煤炭開發區和7個(ge) 煤化工基地之一,煤炭遠景儲(chu) 量近100億(yi) 噸,資源儲(chu) 量占黑龍江省的40%。得天獨厚的煤炭資源帶動了縣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但眾(zhong) 多礦山的開采也對地質環境造成了破壞。

  翡翠湖礦坑公園此前就是一處露天開采的頁岩礦礦山。由於(yu) 違規開采,造成山體(ti) 裸露,植被破壞,邊坡底部形成采坑。不僅(jin) 如此,采礦剝離的固體(ti) 廢棄物堆放還占用了大量土地,嚴(yan) 重破壞地質環境,破壞麵積達48.7公頃。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通報批評。

  如何進行整治和改造?寶清縣委書(shu) 記徐斌義(yi) 介紹說,在整改過程中,發現礦坑內(nei) 水體(ti) 受礦物質影響,呈碧綠、清澈狀,當地提出了“因地製宜、化腐朽為(wei) 神奇”的生態發展理念。

  最終,寶清縣製定實施了“礦山修複項目”和“翡翠湖項目”兩(liang) 期項目工程,探索出礦山綜合整治的“寶清模式”。

  徐斌義(yi) 進一步解釋說,就是以休閑、運動、旅遊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以生態保育為(wei) 開發前提,將生態功能修複和資源開發利用有機結合,實行“生態綜合修複+衍生產(chan) 品植入+數字空間改造”的發展模式。

  在礦山環境恢複治理項目中,通過生態修複的專(zhuan) 業(ye) 技術手段,進行土地平整、植被恢複,現已恢複礦山土地的使用功能,建立起生態守護屏障。

  礦坑內(nei) 積蓄的地下水和天然降水,讓礦坑成為(wei) 一個(ge) 水體(ti) 碧綠、清澈見底的人工湖泊,被命名為(wei) “翡翠湖”。

  翡翠湖礦坑公園總經理李洪波介紹,結合景區地域特點,公園還打造了入口形象區、湖心體(ti) 驗區、雲(yun) 朵中心區、七星酒店區、帳篷營地區、兒(er) 童樂(le) 園區、楓林溪穀區及卡丁車運動區八大功能區。

  自2022年10月對外營業(ye) 以來,翡翠湖礦坑公園共接待遊客5萬(wan) 人次,帶動旅遊收入1200萬(wan) 元,還吸納了許多周邊的脫貧戶就近務工。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