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

發布時間:2023-09-06 09:2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被影迷稱為(wei) “諾神”的導演諾蘭(lan) ,以及被稱為(wei) “美國的普羅米修斯”的科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這兩(liang) 個(ge) 人物碰撞在一起的震撼力使得電影《奧本海默》成為(wei) 2023年最受全球關(guan) 注的影片之一。影片全球票房目前突破7億(yi) 美元,是今年好萊塢電影中排名第四的高票房影片,電影於(yu) 8月30日開始在中國內(nei) 地上映。

  諾蘭(lan) 拍攝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於(yu) 同名原著、普利策獎獲獎傳(chuan) 記作品《奧本海默傳(chuan) 》,該書(shu) 中文版由中信出版近日推出。8月31日,中信出版聯合萬(wan) 達電影和“好集了”舉(ju) 辦“書(shu) 上觀影團——現在、過去與(yu) 未來《奧本海默》觀影閱讀暨影片導賞活動”,特邀《奧本海默傳(chuan) 》譯者汪冰、《奧本海默傳(chuan) 》審校方在慶、《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和著名影評人電子騎士嚴(yan) 蓬,幾位嘉賓從(cong) 人物故事、曆史科普、電影技術等多維度深度解讀圖書(shu) 和電影,還原一個(ge) 真實立體(ti) 的奧本海默,共曆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yu) 悲劇人生。

  諾蘭(lan) 電影中信息量很大

  奧本海默被稱為(wei) “美國的普羅米修斯”,他是“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在1945年帶領團隊研製出了首個(ge) 原子彈並成功完成了試爆(“三位一體(ti) 實驗”)。一個(ge) 月後,美軍(jun) 將原子彈投放到了日本廣島和長崎,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就如電影中奧本海默所念的《薄伽梵歌》中的那句話:“現在我變成了死神,世界的摧毀者。”奧本海默意識到這項科技將會(hui) 成為(wei) 懸在人類脖子上的一柄利劍,自己或許打開了一扇惡魔之門。於(yu) 是在戰後的生涯中,奧本海默一直借用自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阻止美蘇之間的核武器軍(jun) 備競賽,也反對美國展開對於(yu) 更具殺傷(shang) 力的氫彈的研究。而這一切,最終將他從(cong) 充滿榮光的神位上拉了下來。

  在1954年的聽證會(hui) 上,奧本海默的反對者們(men) 對他的政治傾(qing) 向和專(zhuan) 業(ye) 判斷進行了抨擊,但實際上,他們(men) 是在詆毀他的人品和價(jia) 值觀,這一過程也暴露了奧本海默個(ge) 性的諸多方麵:他野心勃勃又沒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斷堅決(jue) 又惶恐不安,他堅忍淡泊又充滿困惑。作為(wei) 一個(ge) 個(ge) 性複雜的人,他早年間就打造了一副內(nei) 心的鎧甲。

  從(cong) 20世紀初,奧本海默在紐約上西區度過的童年時光到1967年他離開人世,《奧本海默傳(chuan) 》追溯了奧本海默的一生,探究了這副鎧甲背後奧本海默謎一般的個(ge) 性。這本書(shu) 寫(xie) 作時間長達25年,采訪了奧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親(qin) 人和同事,參考了超5萬(wan) 份文獻記錄,它們(men) 來自國內(nei) 外的檔案資料和個(ge) 人收藏,以及奧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甚至包括美當局在對奧本海默超過25年的監視活動中積累的數千頁記錄。

  受電影篇幅所限,諾蘭(lan) 電影截取的是奧本海默從(cong) 哈佛畢業(ye) 之後到歐洲留學,再到他1954年遭受政治迫害之間的人生經曆。他的成長經曆,也就是他之所以成為(wei) 奧本海默以及聽證會(hui) 後他又經曆了怎樣的人生,影片中並未呈現。

  盡管如此,當天已是二刷電影的《奧本海默傳(chuan) 》譯者汪冰稱讚電影中信息量很大,比如,電影中有個(ge) 情節是斯特勞斯打開車門讓奧本海默坐他的車走,汪冰說:“如果看過傳(chuan) 記就會(hui) 知道,斯特勞斯是想讓自己的司機在送奧本海默的時候監視他。實際上電影裏麵的每一幀畫麵在傳(chuan) 記《奧本海默傳(chuan) 》中都對應一個(ge) 故事甚至是一個(ge) 章節。”

  作為(wei) 傳(chuan) 記譯者,汪冰很驕傲於(yu) 自己有機會(hui) 第一時間了解到很多電影背後不為(wei) 人知的細節。“電影中,奧本海默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隻有一個(ge) 學生,那個(ge) 學生還覺得自己走錯了教室。但是後麵有一個(ge) 鏡頭,奧本海默走路的時候,他身邊圍了好幾個(ge) 學生,這個(ge) 在傳(chuan) 記裏是怎麽(me) 描述的呢?奧本海默有一個(ge) 能力,他可以把所有人拉入他的軌道,比如說他坐在這裏,就可以很快地俘獲大家的注意力,然後就有了追隨者,這些孩子叫‘nim-nim男孩’,因為(wei) 奧本海默在措辭想不出來的時候就會(hui) 發出‘nim-nim’這個(ge) 聲音,那些人就學會(hui) 了他的這個(ge) 聲音。奧本海默抽什麽(me) 牌子的香煙,他們(men) 都會(hui) ‘跟隨’,他們(men) 有規定,能喜歡什麽(me) 音樂(le) ,不能喜歡什麽(me) 音樂(le) ,要和奧本海默保持一致。而且隻要你說了什麽(me) 跟奧本海默有關(guan) 係的話,這些追隨者會(hui) 迅速傳(chuan) 給奧本海默。所以,在電影當中,你看到的可能就是兩(liang) 個(ge) 鏡頭,但是,當你看傳(chuan) 記的時候會(hui) 發現這些鏡頭背後的故事,奧本海默是一個(ge) 非常複雜的人,他孤高自傲又享受關(guan) 注和追隨。”

  對於(yu) 電影中的奧本海默和傳(chuan) 記中的奧本海默重合度有多少?汪冰表示,傳(chuan) 記的作者之一凱·伯德比他更有資格回答這個(ge) 問題。他講述說,在諾蘭(lan) 拍攝電影《奧本海默》時,凱·伯德曾去片場探班,看到了扮演奧本海默的基裏安·墨菲,墨菲不僅(jin) 身形和奧本海默很像,而且還穿著奧本海默經常穿的棕色的、寬鬆的西服。“伯德禁不住脫口而出:‘奧本海默博士,我等著見你已經幾十年了’,這句話可能最能代表我們(men) 看了電影後對墨菲演技,包括諾蘭(lan) 導演的認可。當時墨菲對伯德說:‘我們(men) 都讀了您的書(shu) ,您的書(shu) 在這兒(er) 是必讀書(shu) ’。”

  奧本海默為(wei) 什麽(me) 要糾結於(yu) 一張安全許可?

  汪冰老師介紹,奧本海默真正被平反昭雪是在他去世55年後的2022年12月16日,美國能源部長才真正撤銷了吊銷奧本海默安全許可的裁決(jue) ,他們(men) 覺得當時的程序是存在缺陷的。“電影中的奧本海默為(wei) 什麽(me) 要糾結於(yu) 一張安全許可?我很讚同的一個(ge) 解讀是,安全許可就是國家對他的信任。當這個(ge) 國家不信任他的時候,奧本海默感受到了無比的傷(shang) 心和痛苦。”

  有人認為(wei) 奧本海默屬於(yu) “天鵝型人格”,汪冰也認同這一觀點,他講述了這個(ge) “天鵝般的孤獨天才”的兩(liang) 個(ge) 小故事。

  一個(ge) 故事是,在奧本海默12歲的時候,父親(qin) 帶他去歐洲見了祖父,祖父送給他一小盒礦石標本,奧本海默就迷戀上了礦石,回到美國後,他開始和當地的地質學家通信,討論問題。當地的地質俱樂(le) 部邀請他發表演講,根本不知道他隻有12歲。奧本海默和父親(qin) 說麵對大人發言他很緊張,不想去,但是父親(qin) 鼓勵他接受邀請。“奧本海默需要站在木盒子上才能高過講台被大家看到,大家看到這一幕都笑了,當然奧本海默的演講很成功。我講這個(ge) 故事是想說奧本海默從(cong) 小就優(you) 於(yu) 他人,這種優(you) 越感給了他一種幻覺,電影裏講到他對瓊說,‘才華可以讓你得到很多’,他覺得當他是一隻天鵝的時候,潔白的羽毛和高傲的形象可以讓自己免除懲罰,甚至他一度認為(wei) 他所取得的聲名,包括他俘獲人心的魅力和極高的辯才,可以讓自己免於(yu) 政客的迫害,但實際上,他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了。斯特勞斯一開始給了奧本海默兩(liang) 個(ge) 選擇,主動請辭或者接受調查,但奧本海默沒有請辭。奧本海默的選擇也不難理解,一隻如此潔白的天鵝是不允許自己身上有任何汙點的,一旦請辭就意味著默認了斯特勞斯對他的抹黑。於(yu) 是奧本海默走上那個(ge) 暗箱法庭,他可能以為(wei) 自己還能昂著頭驕傲地走出來,但是結果並沒有。”

  第二個(ge) 小故事是奧本海默的爸爸為(wei) 了訓練他成為(wei) 一個(ge) 男子漢,把他送到了一個(ge) 夏季的兒(er) 童營地,在營地之中有的男孩開了黃腔,奧本海默就把這件事寫(xie) 到信裏,他說感謝爸爸送他來這個(ge) 營地,因為(wei) 有別的男孩對他進行了性啟蒙。奧本海默的父母接到信後就直奔營地,營地的主管知道了孩子們(men) 做什麽(me) ,就進行了整治,所有人都知道奧本海默是告密的人,這些孩子把奧本海默鎖到一個(ge) 地窖裏,扒光了他的身體(ti) ,在他的臀部和生殖器上潑了綠油漆,在一個(ge) 冰窖裏關(guan) 了一晚上的時間,沒有讓他出來。奧本海默出來以後,不僅(jin) 一聲不吭,沒有跟任何人說,在營地又度過了接下來幾周的時間。這個(ge) 故事說明他在忍受痛苦的時候是非常堅韌的,他要保持自己優(you) 雅的狀態。”

  汪冰說傳(chuan) 記中還有一件軼事,“奧本海默在大學的時候非常用功,但是他會(hui) 偷偷地努力不讓別人發現,好讓別人認為(wei) 他的學習(xi) 毫不費力。看到這些細節的時候,你會(hui) 發現他是多麽(me) 驕傲地在維護他天鵝的羽毛,哪怕他的腳在不停地滑水,也要表現出高傲不群的優(you) 雅。”

  奧本海默為(wei) 什麽(me) 沒得諾貝爾獎?

  奧本海默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家,但是他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這是為(wei) 什麽(me) ?奧本海默傳(chuan) 記審校、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方在慶認為(wei) 有很多原因。“首先,有他的同事說,奧本海默的特征是點子特別多,但是坐不住,所以他常常有了新的發現以後就放下了,然後再進行下一個(ge) 研究。這是做基礎研究的大忌,是他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個(ge) 原因。”

  第二個(ge) 原因是奧本海默去世太早,“他和他的弟子合著的文章預示了黑洞的存在,這是一個(ge) 很大的發現,盡管他們(men) 沒用黑洞這個(ge) 詞。這個(ge) 工作應該是他的最大的貢獻之一,如果他再活一些年,黑洞得到證實了以後,獲得諾貝爾獎應該是沒問題的。”第三個(ge) 原因就是美國向日本投擲了兩(liang) 顆原子彈後,人們(men) 對於(yu) 原子彈造成的危害有了直觀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授予他諾貝爾獎,諾貝爾委員會(hui) 實際上是有顧忌的。

  在方在慶看來,奧本海默趕上了量子力學蓬勃發展的時代,他把量子力學帶到了美國。 除了科學的貢獻以外,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參與(yu) 曼哈頓計劃。“為(wei) 什麽(me) 曼哈頓計劃的軍(jun) 方負責人格羅夫斯選擇了奧本海默呢?正是因為(wei) 他懂的太多,他不隻在物理學,對化學,甚至對工程也很了解,所以,格羅夫斯跟他交談了以後就發現隻有他是最恰當的人選。他在整個(ge) 曼哈頓計劃當中,能夠把這些頂尖科學家協調起來。這些頂尖的科學家是最難管理的,因為(wei) 他們(men) 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科學界是以優(you) 先權作為(wei) 第一價(jia) 值的,如果你在和一些頂尖級的科學家打交道,你要讓他們(men) 尊重你,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而奧本海默非常藝術地處理了這一點。費米、漢斯·貝特都是一流的學者,包括‘搗蛋鬼’泰勒都是頂尖級的人物,他們(men) 非常有個(ge) 性,奧本海默能夠讓他們(men) 相安無事。”

  此外,研究原子彈的整個(ge) 過程,實際上不止是一個(ge) 理論的問題,“有人說,愛因斯坦的E=MC2,就已經宣告了原子彈是成立的。實際上,從(cong) 方程到原子彈,要走很長一段路,其中任何一個(ge) 環節沒弄清楚,就會(hui) 差得特別遠,包括如何提煉鈾同位素,提煉過程是極其困難的。整個(ge) 曼哈頓計劃中花費的20億(yi) 美元裏麵,其中絕大部分錢是用來提純的,通過氣體(ti) 分離法等各種辦法。要想做到這點,你還要懂技術,要協調新墨西哥的洛斯阿拉莫斯、田納西的橡樹嶺、華盛頓州的漢福德,以及芝加哥的冶金實驗室等地進行的工作,而所有這些隻有奧本海默一個(ge) 人能做得到。” 方在慶認為(wei) 如果奧本海默能花更多時間在科學研究上,“他還會(hui) 做出一些成就。他的很多預言都得到證實,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

  這部電影拍的就是我們(men) 的恐懼

  《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表示,在電影《奧本海默》裏有三顆原子彈爆炸,第一顆是真正的原子彈,在試驗場爆炸的和在美國投下的原子彈,第二顆原子彈是在社會(hui) 層麵爆炸的,“這就是奧本海默所擔心的,當第一顆原子彈被製造出並引爆之後,人類社會(hui) 進入了另外一個(ge) 層麵,一個(ge) 幽暗的大門被打開了。以前的戰爭(zheng) 會(hui) 有勝利者和失敗者之說,原子彈出現之後沒有勝利者了,都是失敗者,這就提出了一個(ge) 非常大的責問。”

  第三顆原子彈是諾蘭(lan) 獨特的電影表現手法,“我們(men) 非常關(guan) 注他怎麽(me) 拍攝原子彈爆炸這樣一個(ge) 場景,他用那麽(me) 長的一段時間表現了一瞬間的爆炸,先是聲音嘈雜,然後是越來越急促的弦樂(le) 的聲音,爆炸真的發生那一刻起,一切都安靜下來,隻有人粗重的喘息。包括那位將軍(jun) ,也像中了彈一樣,在爆炸的衝(chong) 擊當中臥倒。當原子彈成功爆炸那一刻起,奧本海默的失敗就已經開始了。當他成為(wei) 一個(ge) 英雄被人紀念歡呼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可能被推到一個(ge) 劊子手的位置上永遠不得脫身,這是曆史對他的一個(ge) 循環往複的責問,這也是我們(men) 所擔心的問題。”

  阿郎認為(wei) 這部電影拍的就是我們(men) 的恐懼,“很多藝術作品會(hui) 提出問題,並且解決(jue) 問題,這部電影提出了問題,但它沒有給我們(men) 明確的答案,因為(wei) 影片所提出的那些危機,仍然無比現實地籠罩在我們(men) 頭頂,我們(men) 每個(ge) 人的做法都可能為(wei) 這個(ge) 危機提供一個(ge) 答案。這是電影最大的感觸和魅力。”

  對於(yu)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阿郎說是奧本海默告訴妻子,如果實驗成功了,他會(hui) 打電話讓妻子收床單。而在安全許可聽證會(hui) 結束後,他給妻子打了一個(ge) 電話,說不要收床單了。“諾蘭(lan) 有一個(ge) 能力,舉(ju) 重若輕或者說化繁為(wei) 簡,把宏大的曆史時刻,用非常簡單的細節表達,從(cong) 而形成觸動人心的力量。”

  影評人嚴(yan) 蓬認為(wei) 諾蘭(lan) 對當下所謂科技時代的觀點是《奧本海默》非常重要的一點,“當下,很多科學領域都可能會(hui) 有巨大的突破變化,甚至能影響人類的發展進程。比如基因編輯是非常複雜的,不能簡單說它是正麵的或者是負麵的,所以要審慎。OpenAI公司發布了ChatGPT,有1000多個(ge) 科學家聯名說要謹慎。這和奧本海默當時所麵臨(lin) 的幾乎是一樣的狀況。科技能帶來什麽(me) ?我認為(wei) 大家看了電影《奧本海默》和傳(chuan) 記《奧本海默傳(chuan) 》就能很清楚意識到,答案不是簡單的正麵或負麵,需要擁抱它還是拒絕它,這就是奧本海默麵臨(lin) 的問題,而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今天所有人都要麵對。”

  嚴(yan) 蓬認為(wei) 這正是諾蘭(lan) 特別有意思的一點,“他發掘了曆史中的故事,但是這個(ge) 故事有著非常強烈的現實性,我們(men) 會(hui) 跟他共鳴。我們(men) 可能沒在奧本海默的位置上,沒有那麽(me) 大的責任。但每個(ge) 人多多少少都會(hui) 跟這些問題相關(guan) ,將來有可能需要你做出自己的判斷,發出自己的聲音。所以你不能是無知的,不能說跟我沒有關(guan) 係。電影裏麵那麽(me) 多人物都在發出不同的聲音,奧本海默自己的態度也非常複雜,這個(ge) 問題在《奧本海默》裏呈現,讓觀眾(zhong) 考慮和探討。諾蘭(lan) 提出了一個(ge) 特別好的問題,這個(ge) 問題太重要了,對我們(men) 每個(ge) 人來講都非常重要。”

  汪冰介紹說這本傳(chuan) 記翻譯成中文是50多萬(wan) 字,涉及的人物眾(zhong) 多,所以,要做很多功課去研究人物的周邊,這是對他最大的考驗,但也是收獲。“奧本海默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ge) 混亂(luan) 的時代、各種力量在角力,人心是動蕩的、迷惘的、不知去向的。在今天我們(men) 同樣麵臨(lin) 著很多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如何做出一個(ge) 明智的決(jue) 定,需要我們(men) 停下來好好叩問內(nei) 心。”

  奧本海默傳(chuan) 記的副題是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yu) 悲劇。汪冰說他很喜歡電影和傳(chuan) 記最後停留在悲劇,“因為(wei) 我們(men) 已經習(xi) 慣了歡慶勝利,但是隻有悲劇才讓人反思。我覺得諾蘭(lan) 有一種英雄主義(yi) ,就是喚醒所有人,我覺得今天這個(ge) 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反思精神。”

  而說及影片中讓他印象最為(wei) 深刻的片段,汪冰說就是核彈爆炸的那一刻,“因為(wei) 光速比聲速和風速都要快很多,我們(men) 是先看到亮光才聽見聲音,最後才感受到了核爆炸威力掀起的塵暴,我覺得這是一個(ge) 很棒的隱喻。我們(men) 在爆炸那一刻看到了光,看到了力量,但是隨後而來的東(dong) 西讓我們(men) 知道,我們(men) 究竟創造出了什麽(me) 。所以,我很喜歡電影中那句話,‘我們(men) 不是製造了一種武器,而是開啟了一個(ge) 世界’,而今天我們(men) 依然生活在這個(ge) 世界當中。”

  文/本報記者 張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