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凝聚奮進力量 彰顯高校擔當——教育部直屬高校主題教育取得紮實成效綜述

發布時間:2023-09-07 15:08:00來源: 教育部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教育部黨(dang) 組嚴(yan) 格按照黨(dang) 中央部署,在中央第二十三指導組的有力指導下,緊密結合高校實際,指導49所非中管直屬高校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dang) 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在不折不扣完成各項規定動作上當標杆,在彰顯教育特色、體(ti) 現教育貢獻上做表率。

  教育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懷進鵬在教育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hui) 上強調,要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是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舉(ju) 措、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以高度的政治自覺、飽滿的政治熱情、嚴(yan) 肅的政治態度,積極投身主題教育,確保取得實效。

  49所直屬高校黨(dang) 委組織動員全體(ti) 黨(dang) 員、幹部和師生員工,以高質量讀書(shu) 班打頭,推進理論學習(xi) 走深走實。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領學334人次,帶動校內(nei) 各級黨(dang) 組織講黨(dang) 課2.7萬(wan) 人次;高校領導班子形成調研主題704項,轉化調研報告634篇,轉化製度文件996個(ge) 。10個(ge) 巡回指導組深入49所直屬高校772次,與(yu) 師生訪談1377人次,主動與(yu) 學校交換意見……150多個(ge) 晝夜,從(cong) 仲春伊始到初秋時節,我們(men) 在充滿希望的季節收獲了主題教育的累累碩果。

  “我們(men) 深刻認識到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一個(ge) 具有強大真理力量和實踐偉(wei) 力的‘思想富礦’,也是指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特別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方法寶典’,尤其是其中蘊含的領導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既是推動學校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導航定向的‘指路明燈’,又是將事業(ye) 振興(xing) 發展戰略機遇期轉化為(wei) 加快發展黃金期的‘密碼鑰匙’。”這是記者在近期主題教育采訪中聽到的一段生動話語,代表了49所直屬高校黨(dang) 員幹部師生聚焦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在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中的切身感悟。

  通過主題教育,49所直屬高校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政治自覺進一步鞏固,增強“四個(ge) 意識”的思想自覺進一步提高,堅定“四個(ge) 自信”的理論自覺進一步深化,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行動自覺進一步強化,落實黨(dang) 對高校全麵領導的製度保障進一步完善,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的人心力量進一步凝聚,在彰顯教育使命擔當、切實推動事業(ye) 發展、提升師生幸福指數等方麵取得豐(feng) 碩成果,為(wei) 寫(xie) 好“教育強國,高校何為(wei) ”時代答卷打下了堅實基礎。

  凝心鑄魂:投身教育強國實踐

  5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上關(guan) 於(yu) “教育強國”的最新論述,吹響了高校黨(dang) 員、幹部和師生勠力同心、開拓進取的衝(chong) 鋒號。49所直屬高校通過形式多樣、內(nei) 涵豐(feng) 富的學習(xi) 實踐方式,深刻領會(hui) 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體(ti) 係、核心要義(yi) 、實踐要求,深刻把握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重要論述的深邃內(nei) 涵和黨(dang) 的二十大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部署的戰略意義(yi) ,深刻認識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建設教育強國重要論述的時代呼喚和現實要求。進一步堅定了“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增強了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發揮教育強國建設龍頭作用的內(nei) 生動力。

  如何回答好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們(men) 在主題教育期間聽到的這些話語,令人深受鼓舞:

  7月25日,在首屆“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思享匯”暨高校黨(dang) 建研究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2023年研討會(hui) 上,教育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指出,在建設教育強國事業(ye) 中,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角色重要、作用關(guan) 鍵、地位特殊,要主動思考和回答“教育強國,高校書(shu) 記何為(wei) ”這一重要命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查顯友在發言中說到,“我們(men) 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立足學校信息特色優(you) 勢,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轉型西電行動’,從(cong) 目標、渠道、模式、體(ti) 係四個(ge) 方麵推動思政工作傳(chuan) 統優(you) 勢與(yu) 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讓信息技術成為(wei) 推動思政工作創新發展的最大變量和最大增量。”

  “我們(men) 要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指導實踐,錨定建設教育強國目標任務,把自己擺進去,把辦學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進一步堅定‘地質報國’的初心使命,回答好‘教育強國,地大何為(wei) ’這一時代課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dang) 委書(shu) 記雷涯鄰這樣說到。

  華東(dong) 師範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旭紅深有感觸地談到,“教育事業(ye) 需要堅持將馬克思提出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每個(ge) 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作為(wei) 第一原理,樹立並運用‘超限’理念,勇於(yu) 超越局限、界限和極限,超越離散知識點、單一思維模式、單一思維體(ti) 係,用‘最大的原則性+最大的靈活性’培養(yang) 拔尖創新人才和推動科研創新。”

  一個(ge) 個(ge) 發生在主題教育期間的場景和瞬間令人印象深刻: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北京科技大學重要回信展室內(nei) ,正在參觀的師生滿懷熱情地表示,“這是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回信精神、開展主題教育理論學習(xi) 的重要陣地,這是最富有激勵效果的思政課。”主題教育期間,展室已接待2萬(wan) 餘(yu) 人次參觀學習(xi) ,此外,學校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hui) 、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持之以恒推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回信精神貫徹落實,努力鑄就科技強國、製造強國的鋼鐵脊梁。

  教育強國,高校在行動。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guan) 係與(yu) 公共事務學院教研室裏,老師們(men) 正在加緊修訂《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研究生課程教學大綱,以黨(dang) 的創新理論指導新學期的授課;長安大學全力推進科學研究“1369”計劃,重點聚焦公路交通綠色智慧發展態勢,創新公路交通科技自立自強;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師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們(men) 表示,支部工作要堅持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堅持守正創新,推進黨(dang) 建工作與(yu) 中醫藥事業(ye) 發展的深度融合。

  青年強則國家強,主題教育期間,領導幹部和師生黨(dang) 員聯學聯動,激發了青年學子矢誌報國的熱情與(yu) 擔當,那些滿載著理想與(yu) 奮進的話語令人動容:

  “青年朋友們(men) ,讓我們(men) 行動起來!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這是北京林業(ye) 大學聯合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1所高校,牽頭成立高校研究生“生態文明”宣講聯盟的共同倡議,他們(men) 發起的“美麗(li) 中國,我是行動者”高校研究生接力宣講,受到新華網、光明日報、綠色時報等媒體(ti) 報道,引發廣大師生關(guan) 注。

  西南大學研究生呂藍楓說:“作為(wei) 國家治理學院研究生的一員,我將帶著深入基層的‘眼睛’努力在最廣闊的中國大地裏解析中國問題,關(guan) 注中國現實,創造中國智慧,勇做走在複興(xing) 道路上的創新者、踐行者、先鋒者。”

  主題教育期間,一堂堂生動的黨(dang) 課也深深撥動著青年學生的心弦,63名黨(dang) 員領導幹部、140位教師代表、68位學生代表用親(qin) 身經曆講述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心路曆程,這就是“鑄魂增智育新人 正風促幹書(shu) 新篇”高校黨(dang) 組織示範微黨(dang) 課活動,吸引了6500萬(wan) 人次觀看、總點擊量超1億(yi) 人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生黨(dang) 員表示,“聽過微黨(dang) 課後,我認為(wei) 青年學子要鍛造政治品格,胸懷人民、嚴(yan) 以律己,在各條戰線上揮灑青春汗水、施展聰明才智、豐(feng) 富人生閱曆。”

  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以強化理論學習(xi) 指導發展實踐,青年學生勇立時代潮頭,奮進青春征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dang) 員教師帶領支部學生黨(dang) 員登上“深海一號”、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982等作業(ye) 平台,投身生產(chan) 一線;華北電力大學博士研究生表示,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雙碳’戰略,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華東(dong) 理工大學本科生在一次次的基層調研和專(zhuan) 業(ye) 實踐中讀懂“國情書(shu) ”“基層書(shu) ”“群眾(zhong) 書(shu) ”,答好“使命卷”;東(dong) 華大學全國首批“百個(ge) 研究生樣板黨(dang) 支部”,通過周五論壇、主題黨(dang) 日、實事項目走進社會(hui) ,體(ti) 味國情、民情、社情;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認真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學生們(men) 的重要回信精神,更加堅定了紮根鄉(xiang) 村青春建功的信心和決(jue) 心;陝西師範大學學生參與(yu) 西部基礎教育考察,深切感受到中西部教育的差距,紛紛表示要努力用“西部紅燭兩(liang) 代師表”精神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為(wei) 西部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政治忠誠:彰顯教育使命擔當

  以黨(dang) 的旗幟為(wei) 旗幟、以黨(dang) 的意誌為(wei) 意誌、以黨(dang) 的使命為(wei) 使命,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從(cong) 而形成對維護黨(dang) 的團結統一和保持黨(dang) 的強大凝聚力、戰鬥力。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高校結合學校實際和發展,彰顯教育使命擔當。

  中央音樂(le) 學院構建“用音樂(le) 向黨(dang) 抒懷”黨(dang) 日創建實踐平台,充分發揮音樂(le) 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在“融”字上下功夫,以“音樂(le) +思政”的形式推動“藝術教育思政課案例庫”建設,形成思想引領合力。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把“落實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為(wei) 本校主題教育的中心任務,組織召開國際傳(chuan) 播後備人才培養(yang) 與(yu) 智庫建設研討會(hui) ,向全世界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講述好中國故事、發揚好中國精神、展示好“中傳(chuan) 力量”。

  中國政法大學教師在講授“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法治實踐”課程的過程中,將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yu) 我國環境法治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環境法治中的具體(ti) 實踐。

  北京外國語大學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為(wei) 契機,舉(ju) 辦全球文明論壇,增強國家文化互信,助力民心相通;中央美術學院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用好文物資源,培養(yang) 新時代的文物保護與(yu) 修複人才;中國礦業(ye) 大學(北京)在加快推進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學建設中錘煉新本領、砥礪新擔當、展現新作為(wei) ;中央戲劇學院落實黨(dang) 和國家關(guan) 於(yu)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加強藝術學“三大體(ti) 係”建設的決(jue) 策部署,加強學科建設、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北京交通大學秉持“人才培養(yang) 初心+優(you) 質資源共享”情懷,247門精品慕課首批上線國家智慧高教平台並免費開放;東(dong) 北林業(ye) 大學心懷“國之大者”,厚植“三農(nong) 情懷”,著力培養(yang) 知林愛林、強林興(xing) 林的卓越農(nong) 林人才。

  高校基層黨(dang) 組織作為(wei) 主題教育開展的前沿陣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主題教育期間,49所高校的61個(ge) “標杆院係”、274個(ge) “樣板支部”總結形成了一係列“支部工作法”“學習(xi) 調研法”等,形成一批有形有質的典型案例。

  北京化工大學推動“雙帶頭人”教師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比例達100%,分三批次遴選培育校級“標杆單位”“樣板支部”69個(ge) ,入選全國高校“標杆院係”“樣板支部”和“雙帶頭人”教師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工作室11個(ge) ,打造領航矩陣和創優(you) 梯隊,有力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銳意進取:切實推動事業(ye) 發展

  通過開展主題教育,高校廣大幹部師生紛紛表示,在深入落實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方麵,方法更明確、路徑更清晰;在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wei) ”的過程中,“高校有為(wei) ”的底氣更足、幹勁更強。

  東(dong) 北大學瞄準國家東(dong) 北振興(xing) 戰略,製定並實施《東(dong) 北大學服務遼沈振興(xing) 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東(dong) 北大學服務鋼鐵和有色金屬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打造“東(dong) 北大學—沈撫新區”轉化基地,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6項,現金合同額達1.64億(yi) 元。

  河海大學成立地理與(yu) 遙感學院、數學學院,強化水利工程傳(chuan) 統優(you) 勢學科向基礎延伸,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進水資源空間均衡供給。

  武漢理工大學對標教育部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搶抓教育數字化戰略機遇,從(cong) “教、學、管、研、服”等方麵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超前部署打造“數字化體(ti) 驗與(yu) 服務中心”示範引領教育數字化轉型,成功舉(ju) 辦2023年全國教育數字化現場推進會(hui) 。

  上海財經大學成立數字經濟係和數字經濟研究院,與(yu) 阿裏巴巴控股集團、阿裏雲(yun) 智能集團、淘天集團等簽署全麵合作協議,切實提升學校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藥科大學圍繞新藥創製一體(ti) 化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北京郵電大學研發6G通用原型驗證係統和麵向6G的多頻段信道測量平台,建成全球首批獲得3GPP測試比對資格的5G MIMO OTA終端性能測試實驗室,成功發射“北郵一號”“北郵—銀河號”衛星;華中農(nong) 業(ye) 大學聚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要求,加強“新農(nong) 人”培訓,培育湖北等7省首批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帶頭人“頭雁”近2000名;華中師範大學貫徹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實施師範生公費教育、卓越教師培養(yang) 計劃、英才計劃;中國海洋大學聯合政產(chan) 學研各界舉(ju) 辦“藍色藥庫共同夢想”主題活動暨“藍色藥庫”創新發展大會(hui) ,海洋抗腫瘤藥物BG136啟動臨(lin) 床試驗;西南交通大學麵向軌道交通裝備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辦學實踐,入選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首批成員單位、副理事長單位;合肥工業(ye) 大學累計承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90餘(yu) 項……一組組數據、一個(ge) 個(ge) 獎項,都是主題教育推動工作有新成效,高質量發展有新突破、師生幸福指數有新提升的生動體(ti) 現。

  匯聚人心:提升師生幸福指數

  以人民為(wei) 中心、以師生為(wei) 導向,堅持開門搞主題教育,切實把為(wei) 師生辦實事作為(wei) 重要工作內(nei) 容,把提升師生的幸福指數作為(wei) 重要工作目標,讓師生參加進來、監督起來,讓師生有感知、得實惠。主題教育期間,49所直屬高校解決(jue) 師生急難愁盼問題5027個(ge) ,為(wei) 師生做好事辦實事31169件。

  中央財經大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何秀超動情地說,“我們(men) 始終把師生滿不滿意作為(wei) 評判‘政績’的標準,努力把好事實事做到師生的心坎上。在未來的征程中,我們(men) 將充分發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讓學校發展的紅利持續惠及全體(ti) 師生。”

  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接訴即辦”等有效做法得到推廣和運用,師生急難愁盼的具體(ti) 問題受到重視,一些長期未得到解決(jue) 的疑難雜症解決(jue) 有期。

  湖南大學領導班子成員通過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38次,“四不兩(liang) 直”督查式調研41次,收集意見建議105條,形成調研報告13個(ge) ,解決(jue) 實際問題13個(ge)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破解學校改革發展難題愁盼問題273個(ge) ,主動為(wei) 師生做好事 9834件,新修訂製定規章製度7項。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深入推進師生“一網兩(liang) 廳”一站式服務建設,網上可辦理事項從(cong) 啟用時的117項增至目前的182項,南望山校區服務大廳投入使用後為(wei) 師生提供75項線下服務。

  電子科技大學推動政府投資60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老舊院落改造,為(wei) 沙河校區四個(ge) 院落共計42棟、131個(ge) 單元進行外牆粉刷、加裝電梯、建設綠色健康步道、設計文化長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加強“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推動理論宣講、思政工作、育人力量等深入學生社區,與(yu) 全國2471所在建高校一起,促進主題教育全員、全程、全域覆蓋,走好育人的“最後一公裏”,為(wei) 全國“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高校提供了建設經驗。

  東(dong) 北師範大學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聯絡用人單位,拓展就業(ye) 崗位,舉(ju) 辦“2023屆非師範畢業(ye) 生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吸引來自全國17個(ge) 省52個(ge) 城市的300餘(yu) 家單位參會(hui) ,提供崗位5000餘(yu) 個(ge) ;華南理工大學針對人才住房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問題,積極推進公有住房建設工作,廣州國際校區G5人才公寓交付新增1312套公有住房;中國礦業(ye) 大學為(wei) 921名2023屆困難群體(ti) 畢業(ye) 生申請求職創業(ye) 補貼138.2萬(wan) 元,人數、金額均居全省第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促進畢業(ye) 生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學校2023屆畢業(ye) 生2368名畢業(ye) 生到能源領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新疆、西藏等西部六省基層單位就業(ye) ;江南大學切實解決(jue) 了師生反映強烈的如地下排水管網及水環境治理等51個(ge) 具體(ti) 問題;西南財經大學邀請知名專(zhuan) 家學者開展多場職業(ye) 規劃指導講座,召開青年教師職業(ye) 發展座談會(hui) ,共計完成1765份調查問卷,青年教師覆蓋率達100%;北京語言大學建立接訴即辦工作機製,統籌資源對家屬區設施進行修繕改造,以“小切口”實現社區“舊貌換新顏”。

  征途在前,行則將至。教育部直屬高校將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凝聚奮進力量、彰顯高校擔當,奮力答好“教育強國,高校何為(wei) ”時代課題,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