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0000000畝!糧食穩產妥妥滴!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白露是我國熱與(yu) 冷的分水嶺,白露過後天氣逐漸轉涼,秋糧也開始陸續成熟。
秋糧是全年的最後一季糧食,也是全年糧食的大頭,占到了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的7成以上。
今年秋糧的麵積穩中有增,預計達13.1億(yi) 畝(mu) 。
秋糧都有什麽(me) ?怎麽(me) 分布?
我國糧食按季節分夏糧、早稻和秋糧,分別占全年糧食總產(chan) 量的21%、4%和75%。
秋糧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品種。秋糧裏的水稻分為(wei) 中稻和晚稻,同一地區,種完早稻可以接著種植晚稻,俗稱雙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較長,同一地區一年隻能種植一次。我國的中稻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江西、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晚稻種植麵積較為(wei) 廣泛,幾乎都分布在湖南、廣東(dong) 、廣西、江西等15個(ge) 南方省份。
秋糧中的玉米和大豆在我國南北方均有種植。
秋糧如何穩產(chan) 增產(chan) ?
今年秋糧保穩產(chan) 增產(chan) 主要靠兩(liang) 大方麵,一是防災減災奪豐(feng) 收,二是推動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奪豐(feng) 收。
在防災減災方麵,今年強化病蟲害的監測預警、聯防聯控,種子處理、高效植保機械、綠色綜合防控等相關(guan) 技術到位率達98.3%,可提高單產(chan) 5.6%。此外,今年國家累計下撥農(nong) 業(ye) 防災救災資金37.1億(yi) 元,支持東(dong) 北、華北洪澇和西北幹旱重災區防災救災和開展災後生產(chan) 恢複工作。
在推動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方麵,首先把資金向重點地區重點作物傾(qing) 斜,聚焦單產(chan) 提升潛力大的玉米、大豆等作物,統籌整合各類項目資金 200多億(yi) 元,按照“一縣一方案、一縣一對策”,在 100個(ge) 大豆、200 個(ge) 玉米主產(chan) 縣整建製推進,重點推廣耐密品種、高性能播種機,玉米、大豆種植密度顯著增加,為(wei) 單產(chan) 提升夯實了基礎。
其次通過科技支撐,發布了主導品種158個(ge) 、主推技術164項,把先進技術轉化為(wei) 生產(chan) 能力。
最後是針對不同的土地類型,“揚長避短”開發利用:
黑土地:今年,東(dong) 北四省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麵積預計增加到9000萬(wan) 畝(mu) 以上,實現在保護中利用耕地。
鹽堿地:集中分布在東(dong) 北、中北部、西北、濱海以及華北五大區域的鹽堿地,今年更多成為(wei) 後備耕地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從(cong) 吉林大安到山東(dong) 東(dong) 營,再到河北滄州,“改地適種”和“改種適地”兩(liang) 種模式並駕齊驅,改寫(xie) 著鹽堿地種不活糧食的曆史。
丘陵山地:丘陵耕地的麵積占我國耕地總麵積的三分之一左右,今年江西、安徽、湖南、貴州等丘陵山地多的省份,在開展小田改大田、將土地平整連片的同時,從(cong) 機械入手,推進能夠爬坡過坎、適宜丘陵地區作業(ye) 的小農(nong) 機的研發,讓這些土地變得能種、好種,降低作業(ye) 成本。
中低產(chan) 田:各糧食產(chan) 區圍繞新建4500萬(wan) 畝(mu) 、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的年度任務,持續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補齊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短板,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撂荒地: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層層壓實種植麵積。在此基礎上,各主產(chan) 省份還大力推進田長製,杜絕土地撂荒。在四川,新技術也被應用起來進行“巡田”,“天府星座”遙感衛星今年就通過顏色對比,發現了個(ge) 別撂荒地塊及非糧化地塊,並反饋給主管部門進行上門督察整改。
眼下秋糧長勢如何?
目前北方地區玉米、水稻陸續進入蠟熟期,大豆處於(yu) 鼓粒期;南方中稻處於(yu) 灌漿成熟期,晚稻正在拔節孕穗。
除華北、東(dong) 北部分地區遭遇較重的洪澇災害、西北局部地區遭遇幹旱外,全國旱澇災情總體(ti) 輕於(yu) 去年和常年。特別是北方大部地區雨水充沛、光溫充足,利於(yu) 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生長發育,目前全國大部地區秋糧長勢良好,豐(feng) 收有基礎、有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