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深度觀察·暢通資金“血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江西粵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測設備並記錄數據。
劉蘇蘇攝
數據來源:全國工商聯
7月19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持民營企業(ye)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財稅金融政策可以從(cong) 哪些方麵著力?近來相關(guan) 成效如何?未來政策如何繼續加力?記者進行了采訪。
鼓勵民營企業(ye) 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在青海省海拔3000米左右的德令哈戈壁灘上,一座銀色高塔在陽光下熠熠閃光。底下一排排“鏡子”,跟隨太陽方向緩緩轉動,收集陽光後反射到塔尖的吸熱器,在吸熱器內(nei) ,光能被轉換為(wei) 熱能儲(chu) 存。
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ye) ,董事長金建祥是這座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塔式熔鹽儲(chu) 能光熱電站的總設計師,同時也是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2010年,浙江可勝技術團隊來到青海,開始攻關(guan) 光熱發電難題。從(cong) 小試的200多麵定日鏡到德令哈10兆瓦塔式光熱電站,再到德令哈10兆瓦電站熔鹽儲(chu) 換熱係統的改造……最終攻克塔式熔鹽光熱發電核心技術,成功建成塔式光熱發電站,其中95%以上的設備實現國產(chan) 化。
近日,該攻關(guan) 項目獲得浙江省技術發明一等獎、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形成有效專(zhuan) 利205項,累計參與(yu) 編製國際標準3項、國家標準5項、行業(ye) 標準10項。
“我們(men) 能堅守10餘(yu) 年,離不開國家政策支持。”金建祥算了一筆賬,這些年,從(cong) 國家部委到浙江、青海等地方政府,給企業(ye) 各類投入達3億(yi) 元。“政府支持不僅(jin) 解了企業(ye) 燃眉之急,更讓股東(dong) 們(men) 覺得國家對技術認可,有信心投資。”金建祥說。
如今,越來越多像浙江可勝公司這樣的民營企業(ye) 受到政策支持,參與(yu) 到重大科技項目中來。《意見》明確,鼓勵民營企業(ye) 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行業(ye) 發展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按規定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周孝認為(wei) ,在參與(yu) 重大科技攻關(guan) 方麵,民營企業(ye) 有優(you) 勢:一是紮根市場,知曉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的痛點、堵點,有利於(yu) 明確重大科技攻關(guan) 的重點方向;二是長期深耕,在部分領域已經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和創新基礎,有利於(yu) 加快重大科技攻關(guan) 的實施進程;三是靈活機動,能夠圍繞不同技術路線積極探索,有利於(yu) 降低重大科技攻關(guan) 的試錯成本;四是具有獲取外部資源、尋求對外合作的較強意願,有利於(yu) 構建重大科技攻關(guan) 的協同體(ti) 係。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民營企業(ye) 作為(wei) 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ti) ,貢獻了全社會(hui) 70%的技術創新成果,涵蓋了80%的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術企業(ye) 。
2022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文件提出,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yu) 國家創新平台建設,支持民營企業(ye) 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幹舉(ju) 措的通知》提出,支持民營企業(ye) 參與(yu) 重大科技攻關(guan) ,牽頭承擔工業(ye) 軟件、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基因和細胞醫療、新型儲(chu) 能等領域的攻關(guan) 任務。
“這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國培育未來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的重要領域。”周孝認為(wei) ,工業(ye) 軟件等領域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前沿,民營企業(ye) 已經成為(wei) 其中的中堅力量。
上海、江蘇支持民營企業(ye) 參與(yu) 地方重大科技創新決(jue) 策谘詢,支持民營企業(ye) 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內(nei) 蒙古對企業(ye) 科技重大專(zhuan) 項項目按照企業(ye) 上年度研發投入強度及增量增幅給予每年最高500萬(wan) 元財政資金獎補……地方拿出真招實招,讓企業(ye) 科技創新動能強起來。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蔡寧認為(wei) ,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ye) 科技創新,未來要圍繞支持前沿性、基礎性、共性技術研究,繼續降低民營企業(ye) 重大創新的研發成本和技術風險;要通過產(chan) 業(ye) 創新基金的引領,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ye) 重大攻關(guan) 技術的工程化試驗和市場化應用;要更好運用政府采購政策、稅費優(you) 惠等措施,切實降低民營企業(ye) 重大技術攻關(guan) 成果應用的市場規模門檻。
支持民營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機構等協同創新
遼寧省大連市長興(xing) 島,沿海的船塢和石化基地正加緊建設,一片繁忙景象。島上的精細化工創新園裏,一顆顆石化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金種子”正在萌發。
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二氧化碳捕集劑、新型醫藥和超高效農(nong) 藥及其中間體(ti) ……大連寶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這些成果,研究基礎大都源於(yu) 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大連寶捷化工是一家民營企業(ye) ,已經與(yu) 大連理工大學共同研發特色精細化工產(chan) 品30餘(yu) 項,實現多項成果的中試驗證和產(chan) 業(ye) 孵化。”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高岩告訴記者,二氧化碳捕集等項目於(yu) 9月份進入試生產(chan) 階段,預計達產(chan) 後年產(chan) 值將達數億(yi) 元。
在這個(ge) 創新園內(nei) ,民企與(yu) 高校等科研機構攜手創新的佳話比比皆是。
提起園內(nei) 的科創成果,大連長興(xing) 科創企業(ye) 服務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如數家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乙撐胺等8項成熟技術已直接在恒力石化廠區應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精細化工創新園及生物醫藥創新園現已入駐企業(ye) 36家,總投資近100億(yi) 元,孵化了聚酰亞(ya) 胺單體(ti) 、聚苯醚、硼同位素等多個(ge) 填補國內(nei) 空白的項目……
《意見》明確,推動不同所有製企業(ye) 、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開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guan) 。支持民營企業(ye) 與(yu) 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產(chan) 業(ye) 研究院、中試熟化基地、工程研究中心、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
在全國各地,產(chan) 研“雙向奔赴”所成就的創新共同體(ti) 越來越多,加速推進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全國工商聯數據顯示,2022年,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ye) 中,有908家企業(ye) 與(yu)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了合作,主要方式為(wei) 項目合作、共建研發機構、共建學科專(zhuan) 業(ye) 等;共236家企業(ye) 參與(yu) 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領域類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等各類創新基地的建設。
企業(ye) 家“出題”,科學家“答題”,離不開政府搭台。在長興(xing) 島,管委會(hui) 委托科創公司按照精細化工規範,建設標準化廠房,為(wei) 入駐項目配備中試車間廠房、分析檢測中心等研發場地配套,水、電、氣、暖等生產(chan) 基礎配套,蒸汽、汙水處理等公輔工程配套,聯合辦公區、餐飲服務中心、專(zhuan) 家公寓、通勤班車等辦公生活配套,滿足科研人員就地研發與(yu) 生活需要,打造從(cong) 創業(ye) 苗圃到孵化器、從(cong) 加速器再到產(chan) 業(ye) 化的全流程孵化鏈條。
與(yu) 此同時,在廠房、資金、稅收、配套服務等多方麵給予項目支持,降低企業(ye) 初創期的經營風險,進一步升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功能,形成從(cong) 科學研究到轉移轉化、初創發展,再到產(chan) 業(ye) 融合的全過程創新成果轉化體(ti) 係。
“支持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創新主體(ti) 合作建設創新平台,相關(guan) 政策的實施將助力形成更大規模、更有效率、供需雙方緊密互動和自願協作的協同創新體(ti) 係,進而夯實產(chan) 教深度融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周孝說。
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
位於(yu)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贛州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的江西粵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永磁材料、永磁電機和磁材行業(ye) 智能裝備研發、生產(chan) 與(yu) 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稀土新材料及應用企業(ye) 。公司總經理辦公室負責人馬健蘭(lan) 告訴記者,目前這一賽道競爭(zheng) 比較激烈,以科技創新做好產(chan) 品品質提升、成本控製,是公司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關(guan) 鍵。
“這些年,每年公司獲得各類財政獎補的政策‘禮包’,加起來有七八百萬(wan) 元,讓企業(ye) 更有底氣搞研發。就拿眼下正在進行的數字化改造來說,正需要這筆流動資金支持。”馬健蘭(lan) 說,企業(ye) 完成數字化轉型後,不僅(jin) 實現對生產(chan) 過程實時化控製,還通過鏈接上下遊企業(ye) 數據,對產(chan) 品設計、原材料采購、產(chan) 能與(yu) 品質控製和倉(cang) 儲(chu) 調配等進行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進一步夯實公司競爭(zheng) 優(you) 勢。
為(wei) 支持更多傳(chuan) 統有色金屬企業(ye) 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贛縣區加強資金支持,支持開展數字經濟集聚區創建,對獲評國家、省、市級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集聚區的運營主體(ti) 分別給予一次性創建補助資金,對數字產(chan) 品製造業(ye) 企業(ye) 年度營業(ye) 收入首次達到1億(yi) 元、5億(yi) 元、10億(yi) 元及以上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同時,充分發揮“財園信貸通”“科貸通”等信貸產(chan) 品助力企業(ye) 發展的作用,對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創業(ye) 投資等市場化基金投資機構以股權方式投資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企業(ye) 的,經認定後給予投資機構一定獎勵。
政策加力,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意願增強。今年上半年,贛縣區新增上雲(yun) 企業(ye) 124家,累計達到1307家,打造了一批深度上雲(yun) 企業(ye) 。
同樣,湖南省醴陵市財政出資統一采購思伯科技的智能製造信息化平台,給當地陶瓷企業(ye) 免費使用。目前已有50多家陶瓷企業(ye) 使用該平台產(chan) 品,醴陵陶瓷企業(ye) 自動化、智能化替代率超過70%。
《意見》明確,鼓勵民營企業(ye) 開展數字化共性技術研發,參與(yu) 數據中心、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應用創新。支持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低成本、模塊化智能製造設備和係統的推廣應用。
從(cong) 對民營企業(ye) 的技術改造項目提供直接的資金補助,到通過技術改造基金、融資擔保公司、財政融資貼息等方式為(wei) 企業(ye) 相關(guan) 項目提供融資支持;從(cong) 通過提供保費補貼、直接獎勵、稅收優(you) 惠,到通過直接投資或注入資本金、給予補助和獎勵等方式,牽頭或支持打造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中小企業(ye) 公共服務平台;從(cong) 大力遴選和培育數字服務商,製定中小企業(ye) 轉型指南,到開展麵向企業(ye) 經營者或所有者的專(zhuan) 題培訓……目前,從(cong) 中央到地方,推動民營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政策供給”體(ti) 係逐步完善。
不久前,財政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關(guan) 於(yu) 開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2023—2025年,擬分三批組織開展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在試點實施期滿時,要實現細分行業(ye) 規上工業(ye) 中小企業(ye) “應改盡改”、規下工業(ye) 中小企業(ye) “願改盡改”,即每個(ge) 細分行業(ye) 規上工業(ye)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比例應達到90%以上,規下工業(ye) 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水平二級及以上的比例應實現明顯提升。
“支持民營企業(ye) 參與(yu) 重大科技攻關(guan) ,開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是利在長遠的係統性工程。”周孝表示,除落實落細《意見》外,未來應著重在提高政策的針對性、精準性、有效性上下功夫,確保有限的公共資源能夠轉化為(wei) 更加強大的助力。在支持對象上,應當聚焦產(chan) 業(ye) 鏈和創新鏈中相對薄弱的核心環節;在支持範圍上,應加快提高政策支持的普惠性、公平性和一致性;在支持方式上,應加快建設數字化公共服務平台,以此為(wei) 依托做到科學決(jue) 策、精準施策和動態調整,最大程度提升政策效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