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文韻共煙火——人文經濟視野下的開封觀察
身著華服,手執團扇,於(yu) 暗香徐來的夜晚蕩舟開封禦河,河道蜿蜒,畫舫交匯,水麵上下燈火輝映,亭台遠近歌舞相合,仿佛穿越回槳聲燈影裏的廊橋遺夢。
清明上河園、東(dong) 京夢華實景演藝……傳(chuan) 統文化的風情世俗與(yu) 現代都市交相輝映。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ge) 月,開封累計接待遊客7406.1萬(wan) 人次,實現文旅綜合收入440.78億(yi) 元。
開封的城市興(xing) 衰與(yu) 黃河息息相關(guan) 。2019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時強調,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有著4100餘(yu) 年建城和建都史的八朝古都開封,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站在新的曆史起點,開封以文化城,城以文興(xing) ,把優(you) 秀曆史文化融入城市高質量發展,用以人為(wei) 本的理念涵養(yang) 城市氣質,文化傳(chuan) 承創新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得益彰,千年古城正煥發出新時代的風采。
一半風雅 一半煙火
大殿巍峨莊重,河湖澄碧微漾,廊橋飛架,詞曲悠揚,勾欄瓦肆間,身著襦衣的商販賣力地招攬生意……走進開封清明上河園,張擇端筆下的汴梁盛景撲麵而來。
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科技加持之下,曆史的細節不再遙不可及。
在園內(nei) 5D影院,座椅隨著光影流轉搖擺,遊客以鳥瞰的視角,時而俯衝(chong) 穿過城門,與(yu) 匆忙的販夫走卒撞個(ge) 滿懷;時而掠過屋脊衝(chong) 上雲(yun) 霄,掀翻房頂幾張瓦片,俯瞰汴梁嫋嫋炊煙。
沉浸式體(ti) 驗是開封文旅最鮮明的特點。
從(cong) 每天清晨開封府的“迎賓禮”開始,全城各大景區紛紛亮出“看家絕活兒(er) ”,300餘(yu) 場各類演出輪番呈現,既古亦新,美幻驚豔。
作為(wei) 千年古城,開封沿襲了汴梁的氣質,可以風雅到極致,遊人釵環叮當、長袖紗帽,就連街邊的奶茶冷飲都被喚作“聲聲慢”“長相思”;可以“滋膩”到極致,三五親(qin) 友,短褲蒲扇,相約暢飲於(yu) 巷尾地攤,用地道的“開普”豪爽地喊一聲,“老師兒(er) ,再弄一紮!”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夜幕降臨(lin) ,也是開封煙火氣升騰的時刻。夜市,飽含對生活的熱愛。美食,是夜市的靈魂。漫步在開封的夜市街,杏仁茶、炒涼粉、涮牛肚、羊肉炕饃,美食小吃香味誘人,文創文玩琳琅滿目,燈牌鱗次櫛比,攤位人聲鼎沸。
這樣的煙火氣,在開封已經繚繞了上千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開封夜市集中地多達57個(ge) ,經營攤位超過5000個(ge) 。
固本開新 以文興(xing) 業(ye)
開封的雅,還有萬(wan) 般顏色的菊花。可賞心悅目,可舌尖生香,既是城市品位,也是中國品牌。
開封素有“菊城”的美譽,有著上千年的菊花種植史,“黃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
近年來,開封做大“菊文化”、做強菊花產(chan) 業(ye) 、做優(you) 菊花品牌,對菊花的食用、飲用、藥用、釀用等價(jia) 值綜合開發,研發出了茶、酒、糕、蜜、瓷、繡等係列產(chan) 品,貫通了種植、觀賞、加工、銷售產(chan) 業(ye) 鏈條,產(chan) 品暢銷海內(nei) 外。自1983年開封舉(ju) 辦首屆菊花花會(hui) 以來,菊花文化節已逐漸成為(wei) 開封聯通世界的又一扇大門。
去年菊花文化節期間,開封現場簽約114個(ge) 項目,總投資1470億(yi) 元,一批大型企業(ye) 在開封落地生根。
創造性轉化,賡續文脈;創新性發展,固本開新。
汴繡、木版年畫……在開封,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多達281個(ge) 。經過發掘和創新,傳(chuan) 統技藝煥發新生。
多年來,經過幾代汴繡藝人努力發掘整理,工藝日臻完善。“我們(men) 采取畫繡結合的方式,對汴繡創新發展,加入時尚元素的汴繡越來越受青睞。”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汴繡傳(chuan) 承人程芳說。
以針為(wei) 筆、抽絲(si) 為(wei) 墨。十指春風下,針法細密、格調高雅的傳(chuan) 統汴繡,在圍巾、手提包、抱枕等各式現代生活用品上,流淌出千年汴京的柳暗花明。
最好的傳(chuan) 承,莫過於(yu) 融入百姓生活。
每逢重大節會(hui) ,張燈結彩自然少不了朱仙鎮木版年畫、汴京燈籠,經過改良的產(chan) 品成了熱門伴手禮;灌湯包子、桶子雞香飄大街小巷,一些特色小吃被加工成預製菜,端上了千家萬(wan) 戶的餐桌。
豐(feng) 厚的文化積澱賦予開封厚積薄發的文化張力,開封依托資源和區位優(you) 勢,2020年7月,建立中部首座藝術品保稅倉(cang) ,2022年4月創建的“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雙創園”將“文創”與(yu) “科創”融合,帶動文化產(chan) 業(ye) 創新性發展,成為(wei)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雙創展示和駕船出海的重要渠道。
驚豔的裸眼3D巨幕、童話般的“汴幻靈境”……走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雙創園”,沉浸式數字藝術空間,亦真亦幻、唯美浪漫。自設立以來,該基地相繼組織推動文化藝術品出口到德國、意大利、韓國、新加坡、阿聯酋、摩洛哥等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雙創園’主動培育經營主體(ti) 國際化經營,已成為(wei) 中原文化走出去的新載體(ti) 。” 河南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鄭紅英說。隨著與(yu) 東(dong) 亞(ya) 國家文化交流更趨頻繁,開封正在爭(zheng) 創“東(dong) 亞(ya) 文化之都”。
文化賦能,以文興(xing) 城。2022年,開封市GDP達2657億(yi) 元,增速4.3%。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開封市以文旅產(chan) 業(ye) 為(wei) 代表的第三產(chan) 業(ye) 經濟貢獻率達到50.6%,為(wei) 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精神高地 民生福祉
在開封順天門城摞城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自下而上疊壓著戰國、五代、宋金、元、明、清等不同時期的6座城池遺跡。
佇(zhu) 立遺址旁,凝望“城摞城”下沉默的八朝繁華,感受著這座黃河南岸古城的一次次淹沒、一次次重建的悲愴與(yu) 不屈,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不由得直抵心底。
愛國愛家,堅韌不拔,悠久的曆史涵養(yang) 了開封人獨特的人文氣質。
今天,這塊土地上聳立的一座精神豐(feng) 碑——焦裕祿精神,時刻激勵著人們(men) 艱苦奮鬥、勿忘人民。
退休幹部朱金喜把住房作抵押貸款,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勇闖致富路;“放電影的好閨女”郭建華,堅持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放映40餘(yu) 年;體(ti) 檢醫生韓昆朋累計獻血8000餘(yu) 毫升,並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榮獲全國無償(chang) 獻血金獎。
城市新氣象,文明是底色。行走在開封的街道,誌願服務“紅馬甲”隨處可見;截至目前,開封市注冊(ce) 誌願者46.5萬(wan) 人,推評出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60多人。“汴”地有好人,為(wei) 開封渲染出最亮麗(li) 的人文底色。
民心所向,憂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
全麵消除黑臭水體(ti) ,古城牆實現“五貫通”,“一渠六河”水係成景,打造城市綠道98.75公裏,聯通公園河湖、古跡景區,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蜿蜒百裏的黃河生態廊道變身百姓休閑觀光的河景公園。
一城文韻半城水,綠意蔥蘢滿開封。推窗吹來古風雅韻,出門即是綠地公園,舉(ju) 步臨(lin) 水、抬頭見綠的畫中美景已成為(wei) 現實。
傳(chuan) 統對接現代,古風演繹時尚。站在開封地標建築鼓樓向東(dong) 南方眺望,“鼓樓裏”文化商業(ye) 街華燈璀璨、人流熙攘。但多年以前,這裏還是一片棚戶區。為(wei) 保護古城風貌,開封拆除違章搭建,將古典美學融入建築風格,建成了遠近聞名的曆史文化風情街。
開封與(yu) 部分書(shu) 店、文化藝術場館等機構聯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書(shu) 房,構建“15分鍾讀書(shu) 圈”。尋宋書(shu) 房主打曆史文化專(zhuan) 題圖書(shu) ,宣和書(shu) 房以人文旅遊書(shu) 籍居多,市民可免費借閱,在滿城書(shu) 香中找尋“詩和遠方”。
“人文情懷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yi) 。”開封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局局長霍國防說,每一條街巷、院落都承載著老開封的珍貴記憶,厚重古樸與(yu) 現代時尚相得益彰,既順應時代潮流,也能留住鄉(xiang) 愁。
生態宜人、文脈昌盛,宜居宜業(ye) 的人文環境已成為(wei) 開封築巢引智、投資興(xing) 業(ye) 的金字招牌。開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如今的開封機遇疊加,鄭開科創走廊、開港經濟帶等加快建設,鄭汴一體(ti) 化邁入鄭開同城化發展新階段,吸引越來越多周邊地市人口來開封定居創業(ye) ,在外成功人士返鄉(xiang) 創業(ye) 腳步加快加密,對高端優(you) 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強。
僅(jin) 2022年,開封市就引進院士專(zhuan) 家團隊5個(ge) 、國外高端人才19人,新建中原學者工作站1家。心髒電生理領域專(zhuan) 家郝國梁返鄉(xiang) 創建貝威科技公司,研發出多種型號的三維心髒功能標測儀(yi) 器;美籍藥物設計專(zhuan) 家徐學軍(jun) ,主導的抗癌靶向藥物研究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開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做好人文經濟的‘暖文章’,實現新時代文化經濟深度交融,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開封市委書(shu) 記高建軍(jun) 說。
敬畏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植根曆史沃土,開封匯聚文化賦能的發展動力,以人文精神護航高質量發展,在人文與(yu) 經濟的良性互動中走出了一條傳(chuan) 承創新之路,一幅新時代的中國式現代化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