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青年“裁縫”將厚重曆史縫進千件漢服

發布時間:2023-09-12 09: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今年30歲的尹航是一名全職裁製漢服的“裁縫”。自2015年起,他專(zhuan) 注於(yu) 學習(xi) 漢服的設計和剪裁,並逐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截至目前,尹航已經製作漢代、唐代、宋代、明代等多個(ge) 朝代的服飾逾千件。

  9月11日,尹航在吉林長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漢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曆史文化,需要更多青年人來學習(xi) 和傳(chuan) 承。

  尹航癡迷中華傳(chuan) 統服飾文化。為(wei) 了還原漢服之美,他參觀了眾(zhong) 多相關(guan) 博物館,將服飾的造型、文物的花紋臨(lin) 摹下來,用於(yu) 參考製作“原汁原味”的古代服飾。

  【同期】尹航

  這樣一件就是西漢時期的曲裾袍,這個(ge) 參考的文物就是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曲裾袍,這上麵紋樣都是我自己繪製然後做出來的。到了魏晉時期就會(hui) 出現在這樣的襦裙,上麵的紋樣也是我自己繪製的,它是仿了當時很流行的“絞纈”。(我們(men) )常說的“紮染”也是當時從(cong) 絞纈演變過來的。

  【解說】尹航透露,他還經常自己設計服飾的紋樣。他有好幾本布料樣品,這裏的百餘(yu) 種布料,他即使閉著眼睛摸也可以分得清。

  【同期】尹航

  從(cong) 業(ye) 這麽(me) 多年,我能做過的布料已經有幾百種。每天都在摸這些布料我現在大概閉著眼睛也能摸出來這些是什麽(me) 布。這打布就是我自己設計自己做的紋樣,這些都是根據文物上麵我照著去畫出來的,但是有些資料不是很完整,也需要加入自己的一些設計。

  【解說】製作一件漢服需要設計、打版、裁製、縫紉等多個(ge) 步驟,整個(ge) 過程要縫紉數十萬(wan) 針。尹航說,他耗時最長的一次是用三個(ge) 月的時間縫製一件明代朝服。

  尹航感慨地說,他製作的不僅(jin) 僅(jin) 是一件件服飾,這裏麵更蘊含著厚重的中華文化。

  【同期】尹航

  它的一針一線,它裏麵包含著各種非遺技藝,現在也確實有很多非遺傳(chuan) 承人把這些技藝傳(chuan) 承得很好,像我們(men) 漢服從(cong) 業(ye) 者,我們(men) 作為(wei) 當代青年,也是有責任和使命把自己的文化傳(chuan) 承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