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dang) 要把青年工作作為(wei) 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dang) 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dang) 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zhong) 的引路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從(cong)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從(cong) 引導青年大學生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中貢獻青春力量的全局考慮,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書(shu) 育人和學生成長的規律,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地解決(jue) 好“培養(yang) 什麽(me) 人”問題,為(wei) 培養(yang)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做好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載體(ti) ,在“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過程中發揮無可替代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這一作用的發揮需要在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不斷完善三全育人機製的過程中,處理好全麵和重點、廣泛和聚焦的關(guan) 係,既要全員聚力、全過程整合、全方位協同,又要在核心和要隘處主動作為(wei) 、用好辦法、求得實效,要求我們(men) 密切結合青年大學生思想和行為(wei) 的特點,率先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這一重中之重,引領青年大學生全麵成長成才。
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培養(yang) 時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精神之基。”黨(dang) 向來把理想信念作為(wei) 衡量高校培養(yang) 大學生是否合格的首要標準,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wei) 思想道德素質培育的重要內(nei) 容。毛澤東(dong) 認為(wei) “模範青年”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體(ti) 青年要懂得,“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建立給我們(men) 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men) 的辛勤勞動”。此後在不同的曆史時期,黨(dang) 從(cong) 各種角度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黨(dang) 對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視,基於(yu) 對科學理論、曆史規律的正確認識和對世情國情的準確把握。首先,培養(yang) 堅定的理想信念可以補足大學生“精神之鈣”。隻有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指導下,大學生才能從(cong) 容應對各種思潮的衝(chong) 突激蕩,才能深刻透視國內(nei) 外矛盾交織的複雜局麵,才能在敵對勢力的分化滲透麵前保持定力和自信。因此,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的有力引導,以更高遠的誌氣、更堅強的骨氣和更充實的底氣投身中國式現代化事業(ye) 。其次,培養(yang) 堅定的理想信念可以牢固大學生永久奮鬥的“精神支柱”。新時代大學生是在國家全麵發展新征程中成長的一代,既充分吸收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帶來的豐(feng) 富成果,又麵臨(lin) 國內(nei) 外環境快速深刻變化帶來的諸多思想困惑;既更加務實理性,又十分注重個(ge) 性發展;既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又對個(ge) 人追求和社會(hui) 理想之間深刻聯係認識不足;更加需要理想信念教育的引導,在觀察社會(hui) 、思考人生、創造未來中時刻保持敏銳、清醒和智慧。最後,培養(yang) 堅定的理想信念可以賦能大學生成長階段的“精神動力”。青年大學生正處在朝氣蓬勃的年華,最需要“係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最需要用遠大理想超拔現實現狀,最需要在堅定信念引導下開啟人生航程。
理想信念是表達人們(men) 最高層次奮鬥目標和人生價(jia) 值取向的範疇,在這一範疇的統攝下,理想和信念兩(liang) 個(ge) 基礎概念間存在辯證統一的整體(ti) 性關(guan) 聯。作為(wei) 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大學生是否樹立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至關(guan) 重要,加強理想信念的教育一刻也不能放鬆。隻有不斷牢固理想信念,才能永葆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的正確方向,才能在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中積極運用能力和本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共同理想引領下,要不斷強化培養(yang) 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yi) 的堅定信仰、對社會(hui) 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堅定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理論、製度、文化的堅定自信”。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牢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聚焦理想信念教育,以製度化常態化為(wei) 主線,發動全員育人合力,發揮全方位育人優(you) 勢,謀求全過程育人實效,認真總結黨(dang) 在一百多年奮鬥曆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寶貴經驗,充分運用曆史和現實中不斷湧現的模範典型引領作用,通過不斷強化的理論教育、不斷創新的實踐育人路徑,將“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貫穿教育全過程。
一是要加快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麵對新時代理想信念教育深刻變化的客觀形勢,《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明確指出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用黨(dang) 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培養(yang) 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為(wei) 解決(jue)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連貫性、規範性、科學性問題指明了方向。高校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持續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高質量、科學化發展。因此,要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體(ti) 製機製,加快推進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建設;要通過常態化製度化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回應大學生群體(ti) 和個(ge) 體(ti) 差異化的理想信念教育需求;要以係統的、科學的教育舉(ju) 措,不斷深化教育理念、教育行為(wei) 、教育效果的內(nei) 涵建設和有序發展。通過不斷完善的教育引導機製、統籌協同機製、實踐育人機製等,為(wei) 培育大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提供強有力保障。
二是要強化理論學習(xi) 的教育引導作用。強化理論學習(xi) 是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路徑,不斷學習(xi) 體(ti) 會(hu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尤其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才能明晰時代新人內(nei) 涵,將個(ge) 人追求和社會(hui) 理想有效結合;才能在深厚曆史底蘊的支持下追尋偉(wei) 大夢想,時刻保持清醒、自信和定力。要用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yi) 最新成果武裝頭腦,重視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提升和相互促進,不斷提升理論修養(yang) 和道德境界,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有理想的人教理想。要善於(yu) 發掘新時代的新事跡、新典範,用身邊事說大理想,用身邊人證真信念,以水滴石穿的毅力增強大學生對理想信念的向往。
三是要優(you) 化實踐育人活動鞏固教育成果。實踐性、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鮮明品格,理想信念既是強大的精神力量,更在偉(wei) 大實踐中獲得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並將之不斷轉化為(wei) 行為(wei) 指南和實踐準則,也就把握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精髓。以理想信念塑造更崇高的自我,用更高的理想信念、道德標準修煉自己,以奮鬥幸福的價(jia) 值誌趣克服現實困難,都要將理論與(yu) 實踐進行充分融合貫通。組織開展適應大學生特征和需求的內(nei) 容豐(feng) 富、靈活多樣的文化藝術、學術科技、誌願服務活動,開發更多教育資源搭建創新、創業(ye) 、就業(ye) 、服務、共建平台,引導優(you) 秀學生將所學所獲應用到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服務廣大人民的實踐中去,吸引更多學生在實踐中擔當作為(wei) ,對學生的德育效果進行精準評價(jia) ,增強吸引力、收獲感和幸福感,從(cong) 而有的放矢地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係長春工業(ye) 大學學生工作部、武裝部部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