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23年第二期“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師資培訓活動舉行

發布時間:2023-09-15 11:2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川 通訊員 張振宇)近日,為(wei) 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ti) 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培養(yang) 科技創新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團十九大和團十九屆二中全會(hui) 部署,推動“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高質量發展,由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主辦,廣東(dong) 省學生聯合會(hui) 、廣東(dong) 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廣州市團校承辦的2023年第二期“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師資培訓活動在廣州市團校舉(ju) 行。相關(guan) 省份“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工作具體(ti) 負責同誌、實驗室承建單位代表、專(zhuan) 業(ye) 授課教師、參訓學員等共計190餘(yu) 人參加活動。

  本次培訓主題鮮明、安排周密,邀請多名青少年科技創新研究和教學一線的專(zhuan) 家學者,圍繞新時代共青團服務推動青少年科技創新、實驗室課程開發設計、中學共青團實踐育人、“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高質量運營發展等工作主題開展授課;邀請不同領域實驗室優(you) 秀指導教師通過團隊破冰、展館實踐、VR團課體(ti) 驗、小組研習(xi) 等形式,聚焦科創加法、人工智能基礎、無人機基礎避障、集成電路發展、材料之美等實驗室實踐課程進行現場說課。

  為(wei) 進一步提升相關(guan) 培訓環節的參與(yu) 度、融入感和實用性,活動期間組織學員赴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廣州新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等開展研學交流。研學課程內(nei) 容豐(feng) 富、新穎有趣,理論性和實踐性兼具,進一步幫助實驗室專(zhuan) 職指導教師、中學團委書(shu) 記等受訓學員解答了相關(guan) 困惑、明晰了工作方向、拓寬了理論視野。培訓期間,共青團廣東(dong) 省委在花都區新華街雲(yun) 山學校舉(ju) 行了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活動,並開展了中學共青團服務推動學生科技創新工作交流。

  2004年,在鄧小平同誌誕辰100周年之際,根據小平同誌的遺願,其親(qin) 屬捐獻出小平同誌生前稿費,發起設立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自2020年起,共青團中央在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框架內(nei) 和原有工作基礎上,啟動實施了“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通過援建、示範、授牌等方式,在全國建設約1000所組織運行規範、服務保障到位、育人成效明顯的實驗室,重點支持中西部、東(dong) 北、少數民族和革命老區等地區科技創新基礎相對薄弱、條件較一般、還未建有科技實驗室的中學。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相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多年以來,在團中央書(shu) 記處的領導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與(yu) 相關(guan) 單位部門通力協作,依托基金,先後開展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營和“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等項目,收效良好。

  團中央青年發展部相關(guan) 負責同誌表示,近年來,落實團中央書(shu) 記處的相關(guan) 要求,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加強品牌宣傳(chuan) 、賦能基層組織、督促落地執行,“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項目穩步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正在按照既定節奏推進2023年度各領域、各種類實驗室建設工作,全力打好3年建成1000家實驗室的收官之戰。下一步將繼續聚焦內(nei) 涵提升,分批次、分地域、分領域持續開展師資培訓,切實提升實驗室運營水平,發揮實驗室育人實效,為(wei) 廣大學生參與(yu) 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公益性場所資源,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科學熱情,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科學素養(yang) ,引領廣大青少年樹立科創報國的遠大誌向。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