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理響中國】在文化傳承發展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發布時間:2023-09-15 11:29:00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經曆了漫長的曆史積澱,蘊藏著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和價(jia) 值,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對人類文化發展和進步有著深遠影響。中華文化既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人民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是中華民族立足世界的文化根基和源頭活水。中國作為(wei) 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國家,文化影響力和獨特性不容忽視。在改革開放40餘(yu) 年的曆程中,中國發展迅速,在全球文化多樣性和技術主導的新媒介文化變遷中,中國文化也麵臨(lin) 著傳(chuan) 承和創新的時代性任務。深刻認識和推進中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思考如何發揚中華文明的現代價(jia) 值,以不斷提升中國文化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實現我們(men) 的文化自信與(yu) 使命擔當。

  堅定文化自信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種堅定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豪感,是對本民族文化和本土文明的高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人民群眾(zhong) 對自己的曆史和文化、現實和未來的認同,是國家選擇發展道路和建設現代化的動力源泉,是民族進步、社會(hui) 進步的重要精神標識。它是一種價(jia) 值觀,也是一種核心素養(yang) 。

  當今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麵臨(lin) 的國際環境和國內(nei) 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文化自信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顯得尤為(wei) 重要。堅定文化自信,需要我們(men) 把握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多樣性、包容性、豐(feng) 富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傳(chuan) 承和弘揚中華文明的同時,我們(men) 要始終堅持文化創新和創造,不斷挖掘中華文明的內(nei) 涵和價(jia) 值,推陳出新,創造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成果。

  同時,我們(men) 也要注重對文化的自我認知和研究,深入探討中華文化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圍繞中華文明的根源、演變、豐(feng) 富內(nei) 涵和世界影響力進行深入研究,深刻理解中華文明精神和文化意義(yi) ,強化民族自信,提升文化自覺。2019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強調:“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久不衰,在長期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hui) 、看待人生的獨特價(jia) 值體(ti) 係、文化內(nei) 涵和精神品質,這是我們(men) 區別於(yu) 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博采眾(zhong) 長的文化自信。”中華文化、中華精神是我們(men) 堅定文化自信的根源和基石,隻有真正了解並且認同本土文化的特點、曆史傳(chuan) 承、文化根源,才能更好地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掌握文化創新和發展的主動權,確保中華文化的自主性發展。

  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礎,是對中國文化的反思、反省和審視,是對中華文化的自我認同和自我追求,也是對外界文化的體(ti) 察和思考。一方麵,文化自覺有助於(yu) 深刻分析文化的權威性、曆史性,為(wei) 個(ge) 人和國家發展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撐,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另一方麵,文化自覺有助於(yu) 人們(men) 對傳(chuan) 統文化進行理性梳理,將先哲智慧、思想典籍、傳(chuan) 統技藝、曆史遺產(chan) 中蘊含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轉化為(wei) 現代社會(hui) 發展源動力,實現傳(chuan) 統力量與(yu) 現代社會(hui) 有機結合,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現代舞台上光彩熠熠。在精神與(yu) 物質的現實互動關(guan) 係中,讓文化成為(wei) 推動現代化的力量,既是保護和振興(xing) 傳(chuan) 統文化的理論訴求,也是發展現代文化體(ti) 係的實踐課題。如何建立充滿自信的文化體(ti) 係,需要全黨(dang) 領導全社會(hui) 緊密結合國家進步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程的時代大趨勢,充分把握曆史主動,積極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進中華民族文化創新和發展,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擔當使命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動力

  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爭(zheng) ,對黨(dang) 忠誠、不負人民”的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這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百年奮鬥的成功密碼。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擔當使命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動力。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過程中,擔當使命不僅(jin) 能夠激發民族認同和集體(ti) 行動,更是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內(nei) 在力量。

  第一,擔當使命意味著要著眼於(yu) 本國和全球社會(hui) 發展和文化治理,不斷增強文化凝聚力和影響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中,要注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和價(jia) 值傳(chuan) 遞,注重多樣性文化的發展,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和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偉(wei) 業(ye) 中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擔當使命鼓勵並且實質性推動文化創新和文化創造。要加強對文化創新和文化產(chan) 業(ye) 的支持,增加文化產(chan) 品供給,豐(feng) 富文化產(chan) 品類型,滿足廣大民眾(zhong) 的文化多樣性需求。同時,要重點創新各類文化產(chan) 品和文化形式,增強人們(men) 對本土文化的興(xing) 趣和熱愛。

  第三,擔當使命也需要注重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傳(chuan) 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標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要通過推廣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加強對優(you) 秀人文傳(chuan) 統的傳(chuan) 承和弘揚。

  擔當使命涵蓋多方麵的內(nei) 容和任務,包括人民使命、發展使命、民族使命、傳(chuan) 承使命、創新使命等。擔當人民使命,意味著要以人民為(wei) 中心,為(wei) 人民謀福利,促進人民幸福生活和全麵發展;擔當社會(hui) 發展使命,意味著要積極主動地推動國家的經濟、社會(hui) 、文化等各個(ge) 領域穩步健康發展,為(wei) 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擔當民族使命,意味著要努力振奮民族精神,維護中華民族尊嚴(yan) 和榮譽;擔當傳(chuan) 承使命,意味著要努力傳(chuan) 承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精華,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中,使之發揚光大;擔當創新使命,意味著要大膽創新,以科技為(wei) 驅動,推動創新型社會(hui) 、創新型國家建設,勇於(yu) 嚐試,尋求新的發展策略,積極應對社會(hui) 風險和挑戰。總之,新時代的偉(wei) 大創造決(jue) 定了擔當使命責任重大,是對時代責任的主動關(guan) 切,更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認知,唯有砥礪奮進,才能不辱使命。

  奮發有為(wei) 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行動保障

  成事之要,關(guan) 鍵在人。奮發有為(wei) ,是人們(men) 在麵對困境和挑戰時積極向上、勇於(yu) 拚搏、追求進步與(yu) 發展的精神狀態和行動實踐。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目標呼籲新作為(wei) 。隻有奮發有為(wei) ,才能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宏闊實踐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和進展,不斷推動文化創新和文明創造。

  首先,奮發有為(wei) 需要有堅定的目標。2012年11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觀《複興(xing) 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wei) 大的夢想”,開啟了中國夢的偉(wei) 大願景。我們(men) 要始終以這個(ge) 目標為(wei) 指引,堅持不懈地凝聚智慧與(yu) 力量,切實推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xing) 、人民幸福的時代發展進程,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其次,奮發有為(wei) 需要有實幹精神。在現實的社會(hui) 環境中,實幹意味著要通過具體(ti) 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成果來實現戰略目標,善於(yu) 借助技術、智慧、經驗和知識。紮實地解決(jue) 現實問題,創造實際效益與(yu) 社會(hui) 價(jia) 值,追求實際成果,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務實精神與(yu) 執著追求,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推向前進。

  最後,奮發有為(wei) 需要與(yu) 時俱進,不斷反思總結。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了中華文明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底蘊。努力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迫切需要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與(yu) 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曆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這可以幫助我們(men) 發現問題、糾正錯誤,與(yu) 時俱進地更新觀念,同時珍惜現在的成果和機會(hui) ,更好地把握未來的機遇。在新起點上繼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我們(men) 必須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並全麵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兩(liang) 個(ge) 結合”中把握突出特性、掌握精髓要義(yi) ,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路總結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wei) 中國理論,強化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更好地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奠定堅實基礎,為(wei) 解決(jue) 當代人類麵臨(lin) 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中國智慧。

  “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一個(ge) 漫長而重要的曆史使命,我們(men) 需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華文明的內(nei) 涵和價(jia) 值,推動文化創新和文明創造,勇於(yu) 擔當使命,積極發揚奮發有為(wei) 的實幹精神,在黨(dang) 的領導下,通過個(ge) 人與(yu) 國家、社會(hui) 之間的互相促進,更有力地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