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深化協同治理,築牢網絡安全屏障

發布時間:2023-09-15 11:27:00來源: 光明網

  9月12日,以“深化協同治理 共築安全屏障”為(wei) 主題的第20屆中國網絡安全年會(hui) 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chuan) 周網絡安全協同治理分論壇在福建福州召開。來自網絡安全主管部門、科研院所、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的專(zhuan) 家代表等共200餘(yu) 人參會(hui) ,圍繞網絡安全威脅治理、應急響應、漏洞治理、移動互聯網安全治理等內(nei) 容等開展交流探討,助推網絡安全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健康規範發展。

  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副主任張鴻表示,近年來,我國網絡法製建設不斷完善,數據安全和個(ge) 人信息保護工作持續深化,網絡安全威脅發現和處置能力穩步提升,網絡空間安全屏障得到進一步完善。

  中央網信辦網絡數據管理局局長胡嘯表示,圍繞網絡安全發展與(yu) 協同治理,要嚴(yan) 格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製,構建統籌協同的網絡安全防護體(ti) 係;要立足開放環境維護網絡安全,堅持安全可控與(yu) 開放創新並重;要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開展技術攻關(guan) ,突出新技術應用安全研究;要持續提升全社會(hui) 網絡安全意識,充分發揮人民群眾(zhong) 在網絡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威脅也日益增加,從(cong) 個(ge) 人隱私泄露到國家安全問題,我國網絡治理領域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如何構建數字安全體(ti) 係?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認為(wei) ,麵對日益嚴(yan) 峻的網絡空間威脅,應依據網絡安全法律、戰略、製度構築主動免疫、安全可信的網絡強國保障體(ti) 係。

  何為(wei) “主動免疫、安全可信的防護體(ti) 係”?沈昌祥表示,即一種運算同時進行安全防護的新計算模式,可以及時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cong) 而破壞與(yu) 排斥進入機體(ti) 的有害物質,避免傳(chuan) 統被動防禦隻講求計算效率,而不講求安全防護的片麵計算模式,為(wei) 網絡信息係統培育免疫能力。

  “要認清網絡安全實質,著力打造可信計算3.0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自立自強開創可信計算3.0時代,搶占核心技術製高點,同時要落實等級保護製度,將等級保護、分級保護、密碼支持融為(wei) 一體(ti) ,構建完整的國家網絡空間保障體(ti) 係,築牢網絡強國底座。”沈昌祥說。

  構建協同治理新格局,已逐漸成為(wei) 業(ye) 界共識。主題報告環節,安天、360數字安全、綠盟科技、天融信、奇安信、深信服科技、知道創宇、阿裏雲(yun) 、華為(wei) 、安恒信息、卡巴斯基等相關(guan) 負責人也圍繞會(hui) 議主題分享了深化網絡安全協同治理的精彩觀點和實踐案例。

  “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先進、信息體(ti) 係越來越複雜、信息資產(chan) 越來越龐大,安全威脅也在不斷發展演進。”在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肖新光看來,我國網絡安全在整體(ti) 安全監測、應急響應聯動、風險通報機製等方麵有較好運行基礎,但顯然還不夠。單純以市場商品供給為(wei) 主導的網絡安全運行模式已不足以應對網絡安全威脅,消防、防疫等公共安全領域的成熟經驗,值得網絡安全領域借鑒和參考。

  綠盟首席技術官、高級副總裁葉曉虎認為(wei) ,數據安全離不開安全存儲(chu) 與(yu) 安全流通這兩(liang) 個(ge) 核心命題。麵對企業(ye) 內(nei) 部數據運維人員權限過大,可能導致數據泄露風險;數據流通無法實現細粒度管控等一係列新形勢下的數據安全問題,需要圍繞數據資產(chan) 管理、數據管控和訪問管理、數據共享交換等三個(ge) 關(guan) 鍵點,打造安全、可信的數據安全保障技術體(ti) 係。

  大會(hui) 現場還同期舉(ju) 辦了2023年中國網絡安全技術對抗賽和網絡安全眾(zhong) 測競賽啟動儀(yi) 式,推動資源要素聚集,探索協同創新發展模式。(記者 雷渺鑫)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