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馮驥才:我的文學起步離不開“百花社”

發布時間:2023-09-22 14: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天津9月21日電 題:馮(feng) 驥才:我的文學起步離不開“百花社”

  作者 王在禦

  “我跟百花社的情緣太深了。”作家馮(feng) 驥才回憶起與(yu) 百花文藝出版社(簡稱百花社)的過往,就仿佛與(yu) 一位老友相伴。

  近日,第二十屆百花文學獎在天津揭曉。盡管年事已高,但馮(feng) 驥才依然來到典禮現場。“我生長在天津,我的文學從(cong) 天津起步就離不開百花社。從(cong)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現在40多年,我跟百花社的三代編輯都是好友。他們(men) 給予我的永遠多於(yu) 我給予他們(men) 的。所以我感恩百花社。”馮(feng) 驥才說。

  在1985年首屆百花文學獎(當年為(wei) 百花獎)評選中,馮(feng) 驥才獲得兩(liang) 個(ge) 獎項:《雪夜來客》獲短篇小說獎,《神鞭》獲中篇小說獎。

  “百花文學獎至今20屆裏有10屆我都獲過獎。《小說月報》創刊的時候我還出過力,到北京請馮(feng) 牧等老先生們(men) 擔任顧問。後來《小說月報》在北戴河的筆會(hui) ,我和李國文、從(cong) 維熙、張賢亮、張潔、陸文夫六個(ge) 人必定會(hui) 去,我歲數最小,現在這些老大哥老大姐都不在了。”回憶過往,馮(feng) 驥才感慨萬(wan) 千。

  馮(feng) 驥才的很多作品是在百花社出版,或者在百花社的期刊上發表的。1981年他發表在百花社《散文》雜誌上的《挑山工》,曾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影響了一代代莘莘學子。

  百花社以它對中國文學的貢獻,為(wei) 天津這座城市帶來了文化影響力。如果把曆年的《小說月報》放在一起,能夠看到中國當代閱讀史的風貌。百花文學獎更是百花社一個(ge) 具有開拓精神的創舉(ju) 。馮(feng) 驥才說:“20世紀80年代可沒有網絡能讓作家及時聽到讀者的聲音。作家的作品發表之後,讀者就像茫茫大海一樣,難以聽到回聲。聽不到讀者的聲音,作家就容易無所適從(cong) 。”

  馮(feng) 驥才表示,是百花文學獎把作家和讀者紐結在一起,建立了彼此感知、相互溝通的渠道。“我還記得百花文學獎最初幾屆完全靠讀者的投票來評選,那時候我去百花社看到的景象蔚為(wei) 奇觀,編輯們(men) 桌上都堆滿了讀者來信,一封封打開統計讀者票數。”

  “所以中國這麽(me) 多文學評獎,我特別看重百花文學獎,因為(wei) 它一直秉持讀者立場,跟讀者的距離最近。讀者立場就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立場,就是要滿足讀者的精神需要、審美需要。我覺得百花文學獎對讀者的尊重,可能與(yu) 天津這座城市有關(guan) 。天津是一座平民的城市,它有跟市井百姓親(qin) 和的一麵,所以影響了這裏一些作家的氣質,也影響了天津的文學事業(ye) 。”馮(feng) 驥才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