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水產養殖迎來“豐收季”
水產(chan) 品是重要的農(nong) 產(chan) 品,也是優(you) 質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隨著我國漁業(ye) 養(yang) 殖技術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水產(chan) 品正在豐(feng) 富居民的餐桌。
在江蘇淮安洪澤區,8.5萬(wan) 畝(mu) 洪澤湖大閘蟹迎來大麵積開捕。今年起,當地改變以往各家各戶散養(yang) 殖模式,建成了現代化、智能化和數字化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並首次啟動了萬(wan) 畝(mu) 高標準養(yang) 殖塘口,數字化設備可以對塘口水溫、pH值等數據進行動態監控,進一步提升大閘蟹的養(yang) 成規格和品質。
淮安市洪澤區蟹農(nong) 化勇:水質的情況,我們(men) 通過手機觀察也可以監測到了,基本上屬於(yu) 全智能化。這種養(yang) 殖模式,養(yang) 出來的螃蟹都是精品的,畝(mu) 產(chan) 達到350斤到500斤之間,畝(mu) 產(chan) 量最低要增長20%到30%。
當前,我國西北地區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也不斷有了新突破。眼下,陝西省定邊縣鹽湖養(yang) 殖的南美白對蝦迎來了成熟季,6萬(wan) 斤南美白對蝦正陸續捕撈上岸,定邊縣通過多年的探索和養(yang) 殖水環境的不斷調配,實現了南美白對蝦在當地從(cong) 0到1的突破。
定邊縣水產(chan) 養(yang) 殖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高尚:鹽湖的水,鹽度比較高,我們(men) 也兌(dui) 了一定的淡水,形成仿生物海水,這就是咱們(men) 養(yang) 殖海產(chan) 品的基本條件。
今年,當地村民預計可以把近100萬(wan) 斤的南北白對蝦送上全國各地的餐桌,產(chan) 值首次突破4500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