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演員魏大勳:很榮幸撐到被考古

發布時間:2023-10-07 10: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6日電(記者 郎朗)一張薄薄的武器設計圖紙、關(guan) 於(yu) 勝算把握一次比一次焦慮急促的激辯,讓銀幕內(nei) 外隔著70多年時空的人們(men) ,陷入一種共同的、凝重的沉默。

  畫麵中,隔著一道屏風,穿著藏青色製服挺直端坐的年輕人眉頭越鎖越緊。

  “唯有打贏,中國人才能生存下去。”屏風那端決(jue) 絕的一句定論打破了所有猶疑,年輕人“噌”地站起來,舒展了眉頭。再見麵,原本插在藏青色製服上的鋼筆已經插在了綠色軍(jun) 裝上,左胸寫(xie) 著“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

  即便沒有字幕說明,觀眾(zhong) 席上的人們(men) 也心照不宣:這是毛岸英,誌願軍(jun) 的第一個(ge) 兵。

  有人說,魏大勳好像總有這種能力:讓屬於(yu) 他的劇情落地,讓大家相信他的角色是活生生、真實存在的人。

  演繹毛岸英,懷著堅定和愛

  很多看過《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的觀眾(zhong) ,總會(hui) 提起“毛岸英”的眼神。

  靜靜聽著前方關(guan) 於(yu) 戰事的探討,微蹙的眼眸中是憂慮和暗自下好的決(jue) 心;趕赴戰場前隔窗和父親(qin) 默默道別,那種凝望裏,少了幾分士兵望著主席的崇拜,映射的是一個(ge) 兒(er) 子對父親(qin) 的孺慕和柔情。

  “告訴爸爸,他28歲的時候去上海幹了大事,我也28歲了。”

  這是魏大勳最喜歡的一場戲,也是這個(ge) 角色成為(wei) 很多人心中“白月光”的第一個(ge) 瞬間。

  第二次“途經”毛岸英的人生,魏大勳覺得很榮幸,這是種緣分。

  13年前,還是中央戲劇學院學生的他,在電視劇《毛岸英》中飾演“毛岸青”,一個(ge) 青澀、受哥哥保護的弟弟;13年後,看著《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中需要自己關(guan) 照的新兵報務員,他說就像看到了13年前的自己。

  “我在表演的時候,內(nei) 心懷著溫暖,堅定和愛,都是岸青曾經在哥哥身上感受到的。”

  那枚他準備送給彭元帥的象棋子,那雙早被穿舊卻很幹淨的、父親(qin) 送的鞋子,那句守在小戰士身後的“我陪你一會(hui) 兒(er) ”,汩汩流淌出的溫暖穿透銀幕,牽起了觀眾(zhong) 的手。

  或許是角色的弧光,也或許是魏大勳的演繹,如鬆如竹的“毛岸英”成為(wei) 電影中清風朗月般的存在。

  湘水之岸,英木蒼蒼;為(wei) 國舍命,日月同光。

  打碎自己,重塑角色

  無論是當年演繹“毛岸青”,還是現在演繹“毛岸英”,魏大勳都覺得,要演好曆史人物,很難。

  “因為(wei) 這個(ge) 人物是真實存在的,對演員的要求就是要讓觀眾(zhong) 覺得像,要拋棄自己的習(xi) 慣和影子。”

  雖然有人說即便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作為(wei) 演員,還是要有屬於(yu) 自己的創作,但魏大勳不這麽(me) 理解:“如果真的加了很多自己的小設計,那就是自己的東(dong) 西了。”

  比起一個(ge) 演員有意識的創作,他更在乎怎麽(me) 讓觀眾(zhong) 相信,他就是那個(ge) 角色,那個(ge) 人就是他。

  他習(xi) 慣於(yu) 打碎自己,重塑角色。

  除了大量看圖文影像資料,魏大勳還不停地和導演陳凱歌交流探討人物之間的關(guan) 係,麵對主席,他什麽(me) 時候是一個(ge) 兵?什麽(me) 時候是一個(ge) 兒(er) 子?

  “有時候我覺得還是得聽導演的,畢竟是掌握全局的人物,演員的有些設計有時不見得適用於(yu) 這樣一個(ge) 角色。跟著凱歌導演真的學到很多。”

  《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中,魏大勳的出場時間不算多;但用網友的話來說,幾乎都是“有效出演”。

  這種有效不是說魏大勳本人的演技有多麽(me) 精彩,而是觀眾(zhong) 相信那個(ge) 角色就該是這個(ge) 樣子。在片場,每拍完一條,他都會(hui) 跑到導演身邊看回放:“不看回放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裏,看了以後會(hui) 很清晰,再對表演進行調整。”

  這種有效也得到了導演的認可。選擇魏大勳出演“毛岸英”的時候,陳凱歌說自己的標準其實很簡單:誰合適就考慮誰。

  “像,太像了,一天比一天像。”“沒有比這更好的了。”片場的陳凱歌一次比一次肯定魏大勳的演繹。

  “聽到這個(ge) 評價(jia) ,當時我更多是在思考怎麽(me) 才能把人物完成得更好,不想辜負導演的期望。”

  得到認可的魏大勳,暗暗舒了一口氣。

  回應“一人千麵”:我都是認認真真做事 沒什麽(me) 技巧

  “其實我是個(ge) 演員。”

  這句話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裏說過,出道十五年間,魏大勳也一直在說。

  但在那些不被看見的、蟄伏的時光裏,這句被他記錄下來勉勵自己的話,一度成為(wei) 綜藝節目上的一句“自嘲”。

  很多人對魏大勳的認識都來自綜藝,為(wei) 了被關(guan) 注、被看見,他參加了很多綜藝節目,也有人拿“綜藝咖”來調侃他。但魏大勳一直覺得:“演戲和參加綜藝對我來說都是工作,我要做的就是認真努力完成我的工作,讓選擇跟我合作的人覺得當初沒選錯人。”

  有種觀點認為(wei) ,上綜藝會(hui) 破壞演員的神秘感,影響角色塑造。但對魏大勳來說,每一個(ge) 工作機會(hui) 都來之不易,他隻想盡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不留遺憾。

  “魏大勳又不是突然長這樣的,怎麽(me) 大家都像突然發現了他似的?”粉絲(si) 們(men) 很驚詫。

  “考古”的風終於(yu) 吹到了他。人們(men) 發現,演員魏大勳所塑造的段序、葉弈明、孟宴臣、毛岸英,都不像一個(ge) 人演的。

  當我們(men) 把“劇拋臉”、“一人千麵”的評價(jia) 拋給他,魏大勳是這麽(me) 回應的:“我都是認認真真做事,沒有什麽(me) 小心思,就是完全把自己放在角色裏,該說什麽(me) 話做什麽(me) 事……我沒有太多的技巧,就是真誠和堅持。”

  “很欣慰魏大勳堅持到了我們(men) 考古他的這一天。”網友說。

  “很榮幸能撐到被考古。”魏大勳說。

  人們(men) 常把“秋天”和“收獲”聯係起來: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等待一個(ge) 明亮、高貴的日子,沒有懷疑和痛苦的時刻。等待一個(ge) 秋天的日子。”紮加耶夫斯基的詩句這樣說秋。

  魏大勳堅持住了,他等到了。(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