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國來信丨他把《論語》翻譯給阿拉伯國家的讀者看

發布時間:2023-10-07 15:2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錦書(shu) 雲(yun) 中來,尺牘傳(chuan) 深情。今年7月3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向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hui) 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hui) 致賀信。在賀信中,習(xi) 主席希望各國漢學家作為(wei) 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為(wei) 溝通中外文化、增進理解友誼合作作出更加積極的努力。有一位來自埃及的漢學家,由他翻譯的幾十本中國著作,其中有不少都是阿拉伯國家的暢銷書(shu) 。今天的《大國來信》就來看看這位埃及漢學家全程用中文講述他對中華文明的認知和感悟。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中國和埃及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中國早就開始了世界文明對話。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我是埃及人,叫阿齊茲(zi) 。我用了差不多40多年掌握了一些中國知識、中國文化。翻譯有三十多四十多本中國著作,介紹中國的各個(ge) 方麵。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翻譯《論語》《老子》,在我看來都為(wei) 了人,為(wei) 了人類。例如,孔子討論一個(ge) 人在社會(hui) 中起的作用,一個(ge) 社會(hui) 怎麽(me) 可以和諧起來,怎麽(me) 做一個(ge) 理想的君子。基本上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是人。中國的傳(chuan) 統思想從(cong) 過去到現在沒有中斷,好像是一條河,從(cong) 上遊到下遊,一直流著不會(hui) 停。他們(men) 的哲學,他們(men) 的思想,到今天一直保存著,所以現在中國政府“一切為(wei) 了人民”,是很自然的傳(chuan) 承。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中國早就開始了世界文明對話,漢朝的時候派了代表團去發現西域,現在西域這個(ge) 地方包括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人把中國四大發明搬到歐洲,歐洲才開始有發展。

  2023年7月3日,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hui) 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這次開會(hui) 非常重要,150個(ge) 學者、漢學家、翻譯家來參加,我們(men) 代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

  澳大利亞(ya) 格裏菲斯大學榮譽教授 馬克林:你看西方的媒體(ti) 現在有中國威脅論,我想這個(ge) 完全不對的。我們(men) 可以看到中國的曆史,中國沒有侵略別的國家。有很多國家侵略別的國家,但是中國沒有。我覺得是一個(ge) 愛好和平的國家。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美國作家亨廷頓寫(xie) 了《文明的衝(chong) 突》,他說儒家還有伊斯蘭(lan) 的文明會(hui) 衝(chong) 突,我告訴他們(men) 沒有衝(chong) 突,我們(men) 都是兄弟,我們(men) 都應該團結起來。絲(si) 綢之路通過大部分都是阿拉伯國家,古代的絲(si) 綢之路把很多國家聯係在一起,這也表明文化交流不是衝(chong) 突的,而是融合的。我們(men) 說絲(si) 綢之路,但實際上它是文化之路,它是文明的橋梁。現在“一帶一路”也一樣,新的絲(si) 綢之路。

  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和窗口。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我特別喜歡泉州,我寫(xie) 了一本書(shu) 關(guan) 於(yu) 泉州的曆史。很多阿拉伯還有波斯商人從(cong) 現在海灣國家來中國,在刺桐(泉州古時名稱)做生意安家。在泉州發現有伊斯蘭(lan) 、阿拉伯的文物,泉州記載在中世紀阿拉伯和波斯的作品最多,是一個(ge) 中國阿拉伯文化基地。所以在這裏文化交流早就有了。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賀信裏說漢學家是使者,把各國文化文明融合起來。習(xi) 近平支持漢學家,所以漢學家有責任把中國作品更多地向全世界介紹,體(ti) 現中國可以容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價(jia) 值。

  土耳其安卡拉哈茲(zi) 巴伊拉姆大學文學院東(dong) 方語係教授 吉來:這次漢學家大會(hui) 和習(xi) 主席賀信以後,應該是一個(ge) 漢學的黃金時代。

  埃及愛資哈爾大學中文係主任 阿齊茲(zi) :各個(ge) 國家相互學習(xi) 、相互尊重,才能夠有世界和平、共同繁榮,全人類一起發展,一起進步起來。

  總監製丨張文華 穆莉

  監製丨潘林華 解立楗 嚴(yan) 敏 張雨辰

  製片人丨奚彧 楊琨

  策劃丨王珈

  記者丨鄭紅 耿占京 陸雋弘 王偉(wei)

  攝像丨李向偉(wei) 於(yu) 傑

  新媒體(ti) 丨楊斯童

  配音丨張仲魯

  製作主管丨趙辛

  製作統籌丨劉元元 潘冰

  剪輯丨王繼陽 楊立威

  包裝設計丨段昊辰

  音編丨馬思遙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