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假日期間,進京高速出現新變化——車流量增加,為何擁堵少了

發布時間:2023-10-09 11:12:00來源: 經濟日報

  10月6日是中秋國慶長假最後一天,很多人以為(wei) 返京高速公路會(hui) “堵成一鍋粥”。北京市交通部門也提前發布出行預警,預計主要高速公路檢查站路段壓力集中,建議錯峰返京。

  不過,預想中的擁堵並未出現。隨著返程高峰到來,北京市各條高速公路表現平穩。北京市交通委數據顯示,假日期間全市交通運行總體(ti) 平穩。

  北京市交通委二級巡視員劉輝表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是“乙類乙管”政策實施以來最長的一個(ge) 假期,市民自駕出行需求旺盛,尤其是高速公路交通壓力突出。本次假期高速公路交通量呈現“兩(liang) 端高、中間低”的運行走勢。

  北京市交通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日期間,北京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256萬(wan) 輛,同比增加近兩(liang) 成。其中,假期首日(9月29日)交通量最高,為(wei) 282萬(wan) 輛,假期後兩(liang) 日(10月5日、6日)均在276萬(wan) 輛,假期中段各日交通量在236萬(wan) 輛至260萬(wan) 輛之間,整體(ti) 波動在46萬(wan) 輛以內(nei) (2019年同期為(wei) 87萬(wan) 輛)。雖然交通量較同期增長明顯,但8天假期各日交通量相對均衡。

  “中秋國慶假期期間,機動車尾號不限行、高速公路實行小客車免收通行費政策,市區公園景點、大型商圈吸引較大客流,遠郊出遊活動增多,各條高速公路交通壓力明顯增加,車流上午出京、下午進京潮汐特點明顯。”北京市公安交管局秩序處處長張磊表示。

  記者從(cong) 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期間,首發集團所轄高速公路車流量比往年均有大幅度增長。“綜合分析,一是秋季曆來為(wei) 旅遊出行旺季,市民自駕周邊遊、跨省遊意願強烈;二是今年雙節假期時間較長,呈現出假期中流量平穩,假期首尾出行流量較大的特點;三是由於(yu) 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路網內(nei) 流量偏低。”首發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付邊疆表示。

  車流量同比增加,為(wei) 何未見明顯擁堵?對此,劉輝分析認為(wei) ,一方麵,由於(yu) 此次國慶假期長,市民能夠靈活安排行程,主動錯峰出行;另一方麵,交通部門結合假期特點提前加強形勢研判,強化人員力量部署,加強道路巡查維護,做好收費站、服務區運行保障,最大限度提升路網通行效率。

  有了節日出遊被堵路上的經驗教訓,不少市民選擇提前一天至兩(liang) 天返京,或提前向單位請假延後返京。“‘五一’假期和家人自駕遊,出京時就被堵在路上好幾個(ge) 小時,所以這次提前就往回趕了。”一位北京市民表示。

  不少趕在假期結束“壓哨”返城的市民表示,今年國慶假期返京高速路沒有遇到大規模堵車。有車友反映,逢節假日必堵的京港澳高速公路杜家坎段亦未見擁堵,僅(jin) 幾分鍾便順利通過。

  “我們(men) 加強宣傳(chuan) 引導,通過北京廣播電視台、1039廣播、導航軟件以及微信、微博、客戶端等新媒體(ti) 矩陣多渠道持續發布假期出行提示,引導廣大市民合理安排出行計劃,避開擁堵時段和路段。同時,提前做好道路設施的安全排查工作,發現隱患及時治理,保障公路、橋梁隧道等公路設施安全,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劉輝說。

  據介紹,交管部門結合近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交通運行規律和今年假期連休特點,啟動高等級上勤方案,全員上崗疏導交通,最大限度安排“首都鐵騎”和警用清障車輛加強路麵巡邏,突出科學用警、就近布警,加大事故遠程處理力度,提升處警效能,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在高速公路主要進出口、服務區、高速公路與(yu) 市政道路交會(hui) 處匝道或路口提前部署警力,加強高速公路收費站區、立交橋節點的疏導和管控,強化視頻巡檢,引導車輛有序行駛。

  此外,北京交管部門在京承、京滬、京藏、京港澳、大廣、京昆、京禮、京台等車流較為(wei) 集中的高速公路主站加強秩序維護,糾正違法停車,在重點路段安排警用清障車和社會(hui) 清障力量實施雙向前置備勤,遇有交通事故、故障車及時快速清移,確保節日期間全市交通秩序良好。

  同時,北京各高速公路運營單位研判各路段、各收費站通行情況,提前做好流量大幅增長的應對準備,高峰時段所有車道100%開通,強化監測監控和現場疏導,保障車輛快速通行。比如,首發集團在節日期間積極落實“保通保暢分級響應機製”和“一站一策”保障措施,重點保障站點高峰時段開道率100%,及時采取複式收費發卡、導流分流等保障措施,提高站區車輛通行能力。(韓秉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