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隴賞桂”非遺傳承活動啟幕 彰杭城秋季別樣儀式感
中新網杭州10月10日電(王題題 金晶)眼下,正值桂花盛開期,浙江杭州滿城飄香。10月10日,一場以“桂花+非遺”為(wei) 主題的2023“滿隴賞桂”非遺傳(chuan) 承活動在西湖十景之一的“滿隴桂雨”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桂花食品糕點、“桂花龍井”及茶藝衝(chong) 泡、合香桂花香牌等具有杭州特色的市集項目展位依次排開。《宋韻·明月》古箏琵琶表演和《桂花雨》舞蹈吸引著聞香而來的“食香客”在此駐足欣賞,感受秋月、桂香的獨特浪漫。
不僅(jin) 如此,杭州市桂花食品製作技藝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沈榮燕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唐鶴君為(wei) 民眾(zhong) 帶來糖桂花和滿隴桂紅的產(chan) 品製作與(yu) 展示,也吸引市民遊客前來品嚐、購買(mai) 。
桂花,又名“木樨”,品種眾(zhong) 多,其中以金桂最美、丹桂最香、銀桂最雅。自古以來,杭州人對桂花就有著深厚的感情。在白居易等文人墨客的詩詞中就可見一斑。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憶江南三首》中就曾寫(xie) 道“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告訴世人,農(nong) 曆八月的杭州,要看山裏的桂花和錢塘的潮水。
而杭州人對桂花的喜愛,是在1983年“定型”,並延續至今。當年,杭州市民投票評選“市花”,在21518張有效票中,桂花以9441票拔得頭籌。
桂花成為(wei) “市花”後,作為(wei) 自明代起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滿覺隴,更是成為(wei) 市民遊客秋天賞桂的必遊之地。
滿覺隴村黨(dang) 委書(shu) 記陳劍立告訴記者,近段時間,滿覺隴人潮湧動,每天都有大量市民遊客來此欣賞杭州秋日難得的景致。
同時,他還說,“桂花作為(wei) 杭州市市花,這屆杭州亞(ya) 運會(hui) 開幕式和閉幕式都有桂花元素,我們(men) 滿覺隴村與(yu) 桂花淵源極其深厚。今年我們(men) 村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和西湖街道的指導下,開展了一係列與(yu) 桂花相關(guan) 的非遺傳(chuan) 承活動,也是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發展桂花文化。”
基於(yu) 此,此次活動上,主辦方為(wei) 多位幸運村民頒發了認領桂花樹苗的認領證書(shu) 。
記者注意到,在這些認領桂花樹苗的幸運村民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對此,陳劍立表示,滿覺隴對桂花文化的保護傳(chuan) 承和發展是群體(ti) 參與(yu) 其中的。此次允許青少年認領桂花樹苗,是希望潛移默化地讓青少年從(cong) 小產(chan) 生“要保護、傳(chuan) 承和發展桂花相關(guan) 非遺文化”的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上還聘任了西湖街道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導師,今後將在滿覺隴村開展關(guan) 於(yu) 賞桂習(xi) 俗及文化關(guan) 聯的西湖風景名勝區非遺傳(chuan) 承與(yu) 發展研討會(hui) ,進一步助力桂花文化的保護傳(chuan) 承和創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