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擔當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發布時間:2023-10-12 15:54:00來源: 光明網

  擔當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訪中國曆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

  劉 燁 方 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近日對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用黨(dang) 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dang) 、教育人民這個(ge) 首要政治任務,圍繞在新的曆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如何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筆者采訪了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曆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

  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曆史根基和文化基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這塑造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道德準則、價(jia) 值理念,積澱出中華民族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曆史是現實的根源,當代中國是曆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李國強說,“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曆史根基和文化基礎。”李國強表示,古老的中華文明與(yu) 古代埃及文明、兩(liang) 河文明、印度文明並稱為(wei) 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兩(liang) 河、印度的古代文明後來因種種原因由盛而衰、最終消亡,而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wei) 大文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李國強認為(wei) ,中華文明是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文明。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發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追求,闡發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思想哲理,孕育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改革理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李國強認為(wei) ,統一是中國曆史發展的主流,在秦朝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曆程後,無論哪個(ge) 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wei) 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中華文明長期的大一統傳(chuan) 統,形成了多元一體(ti) 、團結集中的統一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李國強舉(ju) 例說,佛教傳(chuan) 入並未摧毀本土儒家與(yu) 道家學說,而是推動了它們(men) 的新發展,西方的天文、數學傳(chuan) 入中國,等等,這些例子說明曆史上不斷有各種文化元素融入中華文明,彰顯著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內(nei) 在特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李國強認為(wei) ,中華民族曆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wei) 貴”。以“大同世界”為(wei) 理想,以“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為(wei) 操守,以“尚和合、求大同”為(wei) 準則,以“國雖大,好戰必亡”為(wei) 戒律,以“求同存異”“和諧共生”作為(wei) 與(yu) 世界相處之道,以實現和平、和睦、和諧為(wei) 榮,以侵犯他人、謀求霸權為(wei) 恥。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鑄就中華文明新輝煌的使命擔當

  李國強認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中華民族曆史的無限珍惜、對中華文化的禮敬傳(chuan) 承、對鑄就中華文明新輝煌的使命擔當。

  李國強說,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要立足中華民族偉(wei) 大曆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wei) 中國理論,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提供堅守正道的定力、勇毅前行的動力、變革創新的活力;要以寬廣胸襟實現不同文明交流對話,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xi) 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you) 秀文明成果,堅持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要到中華文明史的深處,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wei) 今用、洋為(wei) 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有機銜接,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行穩致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