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賦能行政審批 北京市“做減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央視網消息:昨天(10月11日),記者從(cong) 北京市召開的獲取經營場所領域優(you) 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近年來,北京市在工程建設審批和不動產(chan) 登記等領域,通過製度重塑、流程再造和數智賦能,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
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北京市在不動產(chan) 登記領域聚焦“一窗、一次、一日”機製,最大限度幫助群眾(zhong) 和企業(ye) 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此外,大力拓展全網通辦的覆蓋範圍,在此前不動產(chan) 登記、房建類規劃許可全網通辦的基礎上,探索市政類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全網通辦,即線上申請、線上預審、現場核驗,可有效提高現場辦理效率,目前現場辦結率已經達到90%。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副主任 陳少瓊:我們(men) 已經實現了不動產(chan) 登記17項高頻事項的全程網辦,規劃許可也實現了所有房建類包括社會(hui) 投資和政府投資類項目的全程網辦。目前我們(men) 也在探索市政類項目的下一步全程網辦,預計明年應該就可以推行。
此外,北京市還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麵對標國際國內(nei) 先進做法,為(wei) 節約企業(ye) 時間和資金成本,北京市采取施工圖審查政府購買(mai) 服務,每年為(wei) 企業(ye) 節約成本約3億(yi) 元;圖紙備案即可開工,為(wei) 項目開工平均省時1個(ge) 月等等。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副主任 陳少瓊:除了這些之外,我們(men) 還在探索BIM(建築信息模型)報建審批,我們(men) 已經在副中心開始這項工作。BIM(建築信息模型)的主要特點就是用三維替代二維,這樣報圖的設計方案更加精準,同時因為(wei) 能實現電腦的比對,減少人工比對,效率會(hui) 更加高效。
從(cong) 2018年開始,按照放管服的要求,北京市還大幅度下放施工許可審批權限,目前,北京全市建築工程施工許可手續中,近94%的項目由各區級住建部門辦理,方便了企業(ye) 在本區就近辦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