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更好發揮工業機器人撬動作用

發布時間:2023-10-13 15:26:00來源: 人民日報

  更好發揮工業(ye) 機器人的撬動作用,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加速調整,既要謀基礎支撐,又要重應用牽引

  

  日前閉幕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上,能運送鐵餅、花式比心的機器狗成了網友熱議的“顯眼包”,化身為(wei) 觀察我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扇窗口。隨著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穩步推進,綜合實力持續提升,2022年我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營收超1700億(yi) 元,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

  機器人分為(wei) 工業(ye) 、服務、特種機器人等類型,我國機器人市場以工業(ye) 類為(wei) 主。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量達22.2萬(wan) 套,同比增長5.4%,裝機量穩居全球第一。

  作為(wei)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工業(ye) 機器人的研發、製造、應用已成為(wei) 衡量高端製造業(ye) 水平的重要標誌。眼下,要更好發揮工業(ye) 機器人的撬動作用,推動製造業(ye) 轉型升級,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加速調整,既要謀基礎支撐,又要重應用牽引。

  夯實基礎,提升關(guan) 鍵支撐能力。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品技術含量高,生產(chan) 工藝精密,組織過程複雜。關(guan) 鍵核心技術方麵,基礎通用技術、人機協作技術、軟件基礎技術、融合複用技術等領域難題有待攻克;核心零部件方麵,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大對減速器、控製器和伺服係統的研發力度時不我待。鑒於(yu) 此,要在頂層設計上強化布局,統籌推進技術攻關(guan) ,加快建設開放共享的公共服務平台,同時應打造規模化產(chan) 業(ye) 集群,促進行業(ye) 上下遊協同創新、合作研發。筆者在一家大型船企調研時發現,企業(ye) 使用的液貨艙焊接機器人,原本因技術門檻高隻能依賴進口,後來通過與(yu) 國內(nei) 設備商共建創新聯合體(ti) 合作攻關(guan) ,在不斷提出需求、驗證改進的過程中研製成功,不失為(wei) 協同創新的有益探索。

  分類施策,加快推進應用拓展。現代智能製造模式呈現柔性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等特點,既對工業(ye) 機器人行業(ye) 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進一步拓寬了行業(ye) 發展空間。今年1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17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製造業(ye) 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目前,我國製造業(ye) 機器人在衛浴、陶瓷、五金、家具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應用更為(wei) 廣泛,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興(xing) 行業(ye) 應用快速拓展。以應用示範為(wei) 牽引,鍛造我國製造業(ye) 機器人乃至工業(ye) 機器人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可在成熟應用、新興(xing) 應用、潛在需求等領域分類施策,加快拓展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今年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台政策規劃,有的支持機器人企業(ye) 建設“機器人生產(chan) 機器人”標杆工廠,有的推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企業(ye) 加快機器人應用,可謂緊鑼密鼓、如火如荼。

  當前,機器人產(chan) 業(ye) 正逐步逼近變革躍升的臨(lin) 界點。我國作為(wei) 製造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最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對工業(ye) 機器人有著旺盛的需求。把握變革機遇,部門、地方、行業(ye) 等多方發力,更好發揮工業(ye) 機器人的撬動作用,不但將有力促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更將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林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