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23北京東城文化月圓滿收官 三大係列69場活動交織上演

發布時間:2023-10-16 15:17:00來源: 光明網

  近期,曆時一個(ge) 多月的2023北京東(dong) 城文化月落下帷幕。8月21日到10月7日期間,“代代相傳(chuan) 、新新不已、美美與(yu) 共”三個(ge) 係列69場活動交織上演,與(yu) 北京文化論壇“傳(chuan) 承·創新·互鑒”永久主題密切呼應,全方位凸顯“‘崇文爭(zheng) 先’在東(dong) 城”文化魅力。

  文脈綿延 在代代相傳(chuan) 中尋根“中華魂”

  2023東(dong) 城文化月著眼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保護,圍繞如何讓古籍裏的文化活躍起來,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啟智”“潤心”“增信”,讓文物中的故事生動起來。從(cong) 聚焦老城保護複興(xing) 到推進文物資源活化利用,從(cong) 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到拓展文化新場景,越來越多的市民體(ti) 驗到了東(dong) 城文化的質感和溫度。

  8月至9月,第九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以北京孔廟國子監博物館為(wei) 主場,麵向全球舉(ju) 行。國學大典、國學創新、國學聯動、國學講堂等活動盡顯風雅。在書(shu) 店舉(ju) 辦國學讀書(shu) 會(hui) ,在劇院欣賞國學主題戲劇,在博物館感受國畫體(ti) 驗,在非遺工坊學習(xi) 古法拓印,成為(wei) 市民體(ti) 驗國學文化、展現國學之美的精彩場景。

  古樸厚重的東(dong) 城吸引著四方遊客,前門會(hui) 館群落和各類博物館更是成為(wei) 人氣打卡點。“博物館之夜”以新“夜”態方式,邂逅璀璨博物。探訪係列活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北京琺琅廠、史家胡同博物館、東(dong) 四胡同博物館等文博場館一經推出,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報名參與(yu) 。

  在與(yu) 博物館的深度體(ti) 驗互動中,也進一步拉近博物館文化與(yu) 大眾(zhong) 之間的距離。中秋前夕,北京古觀象台舉(ju) 辦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慢直播活動,邀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主席李舸,故宮學院院長、東(dong) 城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單霽翔,北京天文台副院長齊銳進行了一場融合傳(chuan) 統文化、影像記錄和天文科普為(wei) 一體(ti) 的星空對談。用鏡頭展現宇宙自然之美與(yu) 厚重的曆史氣息,讓傳(chuan) 統文化借助現代科技走入百姓生活,帶來中國式浪漫體(ti) 驗。

  古建音樂(le) 季係列活動則在宏恩觀奏響序章,將音樂(le) 和古建築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通過藝術和音樂(le) 的介入,打造文物活化利用品牌。

  文化繁榮 在新新不已中激活“新動能”

  為(wei) 打造高品質的文化消費新場景,文化月期間,東(dong) 城區推出一係列“文化+”融合發展的論壇、展會(hui) 等活動,讓創新促進文化交流與(yu) 融合。

  作為(wei) 文化月係列活動,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規劃財務司和中共東(dong) 城區委宣傳(chuan) 部共同舉(ju) 辦的第三十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hui) 專(zhuan) 題會(hui) 議論壇,呈現了當下視聽行業(ye) 發展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方向。“廣電視聽產(chan) 業(ye) 基地(園區)論壇”“廣電元宇宙與(yu) AIGC論壇”兩(liang) 大專(zhuan) 題活動落地東(dong) 城,打造了一個(ge) 互利合作、互惠共享、互創共贏的文化發展平台。

  以王府井步行街、前門大街等場地為(wei) 獨特的生態秀場舞台,以“IN北京,潮有範兒(er) ”為(wei) 主題的北京時裝周,依托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時尚產(chan) 業(ye) 資源,持續深耕潮流發布、展覽展示、高峰論壇、專(zhuan) 業(ye) 賽事、頒獎盛典、雲(yun) 潮計劃和各項時尚活動,為(wei) 這個(ge) 金秋的背景增添了一抹絢爛的時尚顏色。

  當然,對於(yu) 老百姓來說,最為(wei) 實惠的還是“文化惠民東(dong) 城行”活動,通過戲劇惠民、書(shu) 香惠民、電影惠民等一係列“打包”活動,把優(you) 質文化資源延伸到市民身邊。聯動駐區文化企業(ye) ——北京新影聯影業(ye) ,在東(dong) 環影城、金寶影城特別排映惠民電影60場次。在北京兒(er) 童藝術劇院、顏料會(hui) 館、吉祥戲院、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等演出機構推出了賞戲劇惠民專(zhuan) 場30餘(yu) 場次活動。轄區實體(ti) 書(shu) 店聯盟25家成員書(shu) 店發起書(shu) 香“惠”讀活動,紛紛進行打折促消費。

  除此之外,龍潭光影秀、隆福寺8K飛行影院等通過科技賦能豐(feng) 富園區文化場景的係列活動俘獲了不少年輕人的心,也成為(wei) 了東(dong) 城區潮流新坐標。

  文明燦爛 在美美與(yu) 共中彰顯“國際範”

  作為(wei) 此次東(dong) 城文化月的重磅活動,“我與(yu) 地壇”北京書(shu) 市闊別十年後,於(yu) 9月8日在地壇公園開幕,推出了名家薦書(shu) 、現場簽售、書(shu) 香市集、文化沙龍、探店打卡等主題活動。作為(wei) 地壇書(shu) 市首次回歸的盛大啟幕,書(shu) 市營業(ye) 期間累計進園讀者48.74萬(wan) 人次。市民不僅(jin) 被《我與(yu) 地壇》版本展、“我與(yu) 地壇——文學與(yu) 閱讀,閱讀與(yu) 人生”主題展、“地壇文化講堂”等情懷感吸引,更有8大專(zhuan) 區350個(ge) 展棚,208家參展商進行集中展示展銷,近百場閱讀互動活動、閱讀推廣活動、簽售活動、線上直播活動交織,撩撥著千萬(wan) 讀者向往書(shu) 香的心弦。

  此外,在明城牆遺址公園舉(ju) 辦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攝影大展,以線上線下同步傳(chuan) 播的方式,展出約100幅由中外攝影師共同創作的“一帶一路”國家世界文化與(yu) 自然遺產(chan) 作品,讓參與(yu) 群眾(zhong) 直觀感受古代絲(si) 綢之路的壯麗(li) 之美和當今“一帶一路”沿線的別樣魅力。東(dong) 城文化發展研究院也聚焦“一帶一路”開展了兩(liang) 場文化沙龍分享,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此之外,“影像中國”賞映分享會(hui) 以導賞的形式,邀請在京留學生群體(ti) 觀賞五洲傳(chuan) 播中心與(yu) 英國雄獅電視公司合拍紀錄片《建造古代皇城》,通過探究紫禁城局部模型,直觀展現中國古代皇家建築的魅力。

  “絕對之藍”與(yu) “未來之境”作為(wei) 國際藝術展的兩(liang) 場重量級國際展覽吸引不少市民前往。特別是其中的“未來之境”作為(wei) 迄今國內(nei) 最大規模的紮哈作品展,在1700平方米虛實交錯的步入式體(ti) 驗場域,展出200餘(yu) 件建築模型、原型研究、建築圖紙、沉浸式互動影像作品,讓參觀者打開無限想象力與(yu) 可能性之門。

  “中軸線上,讀懂故宮”茶文化係列公益課程也在雲(yun) 端開講,讓公眾(zhong) 深入了解故宮文化內(nei) 涵,感受中國傳(chuan) 統魅力,也以茶為(wei) 媒介,促進文化傳(chuan) 統與(yu) 交流互鑒的深度融合。

  此外,2023東(dong) 城文化月還同步推出了“書(shu) 香東(dong) 遊記、古建探訪錄、文潮嘉年華、遇見文博美”四條打卡線路,通過線下集章的方式匯聚東(dong) 城區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民眾(zhong) 得以深度式體(ti) 驗、沉浸式感受東(dong) 城之美,2000份集章冊(ce) 一上線就被預定一空,200餘(yu) 名用戶在小紅書(shu) 、大眾(zhong) 點評等網站留下活動筆記,分享City Walk沿途樂(le) 趣。

  文化如海,萬(wan) 川湧入,涓流匯集。穿梭在紅牆碧瓦的曆史建築群落中,文化賦能首都功能核心區的高質量發展。東(dong) 城文化月的首次亮相,集中呈現文化品牌最響亮、文化活動最密集、文化消費最惠民等特點,彰顯全速推進“崇文爭(zheng) 先”的首善氣象,在這個(ge) 金秋時節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宮辭)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