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四向發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近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是重大國家戰略,覆蓋沿江11個(ge) 省市,占全國“半壁江山”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真抓實幹、久久為(wei) 功。
做好“保護”文章。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近8年來,保護的成績單有目共睹,水質優(you) 良比例94.5%,長江幹流連續3年Ⅱ類水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持把“共抓大保護”擺在首要位置,破除“以GDP論英雄”的錯誤觀念,不斷完善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持續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領域汙染治理,剛性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創新“綠色+產(chan) 業(ye) ”“綠色+旅遊”等模式,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轉型升級,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做好“發展”文章。長江經濟帶作為(wei) 我國科技資源最富集、最具科技創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區域之一,在推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延鏈、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建鏈等方麵,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要堅持把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依托“橫貫東(dong) 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優(you) 勢,用好用活長江經濟帶的產(chan) 業(ye) 資源、科研資源、人才資源,在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在新領域新賽道打造更多“發展引擎”。
做好“傳(chuan) 承”文章。大江奔流而磅礴,文明沉厚而雋永。長江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條耀眼星河。要深入挖掘和弘揚長江文化豐(feng) 富內(nei) 涵,全麵推進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的係統保護,運用大數據、AI、VR等數字技術,采取建設文化公園、製作文藝節目、開發文創產(chan) 品等方式,推動長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讓廣大群眾(zhong) 切身感受到文化的“生命力”,激勵大家爭(zheng) 做文化傳(chuan) 承的參與(yu) 者、實踐者,切實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chuan) 承好、弘揚好。
做好“振興(xing) ”文章。長江經濟帶沿岸既有古村落,又有現代鄉(xiang) 村,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潛力巨大。要將長江的曆史文化、山水文化與(yu) 城鄉(xiang) 發展相融合,立足資源稟賦,突出區域特色,吸引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鄉(xiang) 村流動,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農(nong) 業(ye)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任務,持續唱響質量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品牌強農(nong) 主旋律,讓農(nong) 民群眾(zhong) 過上好日子,享受好生活。(苟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