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都共享了哪些好物?
十年來,中國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攜手緩解糧食危機、促進就業(ye) 、開展公共衛生領域合作。人們(men) 心手相連,共同建設自己的家園,也共享繁榮和幸福生活。
中國果蔬 豐(feng) 富中亞(ya) “菜籃子”
這天一大早,新疆霍爾果斯一家物流園裏一片繁忙,中國和鄰國的車輛隨處可見。一車車來自中國各地的蔬菜水果被送進海關(guan) 的監管庫,快速查驗後,便馬上運出口岸。
於(yu) 成忠做果蔬生意已經20多年了,幾乎每天都要和國外的經銷商們(men) 視頻連線,詢問銷售情況。
白俄羅斯經銷商:馬上拉橘子過來,橘子可以做。
記者:今年賣得咋樣?
白俄羅斯經銷商:今年嘛,可以。
果蔬商於(yu) 成忠:10月份以後,到來年的5月份,哈薩克斯坦幾乎60%都是我們(men) 中國的蔬菜。蔬菜從(cong) 采摘到運輸,到霍爾果斯報關(guan) 再出境,大概三天時間,就能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老百姓的餐桌上。
四川成都:物流通關(guan) 更便捷 百姓餐桌更豐(feng) 富
中國的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的同時,“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豐(feng) 富食材,也端上了我們(men) 的餐桌。
總台記者 黃鸝:哇,好香。我麵前的這道美食,是用來自新西蘭(lan) 的橄欖油煎的新西蘭(lan) 的西冷牛排。它的紋理特別清晰,而且色澤也非常鮮亮。
近年來,隨著成都中歐班列的開行以及成都第二個(ge) 國際機場的通航,讓“一帶一路”共建合作夥(huo) 伴的食材,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成都,大大降低了成本。
成都某西餐廳廚師長 張承濤:以前我們(men) 食材選擇麵相對比較少,這幾年,我們(men) 的食材選擇麵更廣,運輸周期變短,所以總體(ti) 的成本下降了10%到20%。
成都市民 劉學思:我們(men) 能夠隨時地吃到各國的美食,特別幸福。
菌草成為(wei) “幸福草” 造福多國民眾(zhong)
中國農(nong) 業(ye) 技術的頻頻出海,也讓更多國家享受到了糧食和蔬菜自由。今年9月,福建農(nong) 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迎來一批新學員。菌草,這種可用來培養(yang) 食用或藥用真菌的草本植物,陸續走進亞(ya) 非拉和南太平洋國家,為(wei) 當地的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在貧困率高達37%的非洲國家盧旺達,超3.5萬(wan) 名農(nong) 民接受了培訓,菌草成為(wei) 他們(men) 的“幸福草”。
盧旺達得意菌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萊昂尼達斯:菌草技術很不一樣,隻需要通過將草碾碎就能培養(yang) 出蘑菇,獲得收入,我認為(wei) 菌草能解決(jue) 我們(men) 很多的問題。
肯尼亞(ya) :大棚技術為(wei) 赤道地區蔬菜種植保駕護航
番茄是肯尼亞(ya) 的第一大蔬菜。中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推廣的大棚技術,提高了番茄等蔬菜的產(chan) 量,受到當地農(nong) 民的歡迎。
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 劉高瓊:我們(men) 分析這個(ge) 地方,主要是雨水下來後,容易發生晚疫病。塑料大棚架上去把雨水擋了以後,晚疫病就控製住了,產(chan) 量就大幅度提高,可以提高將近10倍的產(chan) 量。
針對赤道地區酸性土壤容易誘發的農(nong) 作物青枯病,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和肯尼亞(ya) 埃格頓大學專(zhuan) 家,正聯合將番茄嫁接技術,引進中非農(nong) 業(ye) 發展與(yu) 減貧示範村,在提高產(chan) 量的同時,降低農(nong) 藥施用量。
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 劉高瓊:國內(nei) 的嫁接技術很成熟,如果引到肯尼亞(ya) 來,在肯尼亞(ya) 進行推廣。如果能夠推廣,番茄青枯病的問題就會(hui) 解決(jue) 。
跨越山海 共享繁榮與(yu) 幸福
十年來,中國已向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派出2000多名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和技術人員,推廣示範菌草、雜交水稻等1500多項農(nong) 業(ye) 技術,帶動多個(ge) 國家減貧增收。
十年來,中國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yang) 了數萬(wan) 名公共衛生等專(zhuan) 業(ye) 人才,向58個(ge) 國家派出醫療隊,赴30多個(ge) 國家開展“光明行”,免費治療白內(nei) 障患者近萬(wan) 名。一個(ge) 個(ge) “小而美”“惠而實”的民心工程正給更多民眾(zhong) ,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千島之國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通車那天,成百上千輛摩托車聚集在橋頭,搶先體(ti) 驗“首航”。
馬爾代夫當地居民:這是我們(men) 一直想要的,終於(yu) 我們(men) 有了座橋。現在從(cong) 馬累島到胡魯馬累島,我們(men) 隻需要10分鍾。
剛果(布)居民瑪蒂娜,在中剛友好醫院做了眼科手術後,重獲光明。
眼科患者 瑪蒂娜:我上一隻眼睛就是在這裏做的手術,這是第二次給另外一隻眼睛做手術,現在我能用右眼清晰地看見你。
不同膚色的年輕人們(men) ,正在魯班工坊學習(xi) 工業(ye) 機器人、新能源、物聯網等7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泰國大城技術學院魯班工坊項目赴中國留學新生 孫思普:我學習(xi) 新能源汽車專(zhuan) 業(ye) ,我認為(wei) 新能源車是泰國汽車行業(ye) 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